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装箱运输法规及主要内容

集装箱运输法规及主要内容

返回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 则》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铁道部于1997年3月14日发布《国际 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该规则于1997年10月1日起开始 实施。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是为了加强国际集装箱多 式联运的管理,促进通畅、经济、高效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 运的发展,满足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交通部、铁道部(以下简称交通部、铁道部)有关规定而制 定的。该规则适用于水路、公路、铁路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 运。交通部、铁道部是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主管部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本规则管理本地区 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四)“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单据(以下简称多式联运单 据)”,是指证明多式联运合同以及证明多式联运经营人接 管集装箱货物(以下简称货物)并负责按合同条款交付货物 的单据。该单据包括双方确认的取代纸张单据的电子数据交 换信息。
(五)“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经营(以下简称多式联运经营 人)”,是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与托运人订立一 项多式联运合同并以承运人身份承担完成此项合同责任的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 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水路、公路、铁路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 运。
第三条 交通部、铁道部是我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主管部 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本规则管理本 地区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第四条 本规则下列用语的定义 (一)“国际集装箱”,是指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技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 则》
9.多式联运经营人或其授权人的签字及单据的签发日期、地点; 10.交接方式,运费的交付,约定的运达期限,货物中转地点; 11.在不违背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双方同意列入的
其他事项; (二)多式联运单据缺少本条第一款所指事项中的一项或数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 则》
第九条 多式联运企业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应向有关部门提出 申请,提交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具有分支机构经 营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固定营业场所、必要的经营设施、相 应的管理人员、流动资金,审批程序按第六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条 要求停止多式联运业务的企业必须向发放经营许可证 的单位提出申请,上报交通部、铁道部,经审批同意后,收 回经营许可证,并凭批准文件向工商、海关、银行、税务部 门办理相应手续。
下一页 返回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 装箱运输管理规定》
国际集装箱运输及与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与外国港口之 间的海上集装箱运输,包括按照合同约定全程运输为海上国 际集装箱运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区段。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事 业。该规定提出,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必须贯彻安全、准确、 迅速、经济和文明服务的方针,积极发展门到门运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 则》
业场所、必要的经营设施和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 (三)该企业具有三年以上国际货物运输或代理经历,有相应
的国内、外代理。 (四)注册资金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并有良好的资信。增
设经营性的分支机构时,每增设一个分支机构增加注册资金 人民币100万元。 (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多式联运经营人的审批 (一)铁路系统以外的企业申请经营多式联运业务,应上报至 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并抄报所在地市(设区 市)以上的交通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 门自收到全部申请文件起三十日内提出意见后转报交通部。 国务院部门在京直属企业申请经营多式联运业务,可直接向
第十章 集装箱运输法规及主要内 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 管理规定》
二、《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 装箱运输管理规定》
近些年来,国际国内分别针对各种集装箱运输颁布了若干 项法规,对于规范集装箱运输市场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让 从事集装箱运输的经营者有法可依,下面将一些主要的集 装箱运输法规介绍一下。
下一页 返回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 则》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是我国从事经营多式联运 业务和工作的从业者遵守的法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 理规则》正文如下: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管理,促进通畅、经 济、高效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满足对外贸易发展 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铁道部(以下简称交 通部、铁道部)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十一条 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申请经营多式联运业 务,需经交通部、铁道部共同批准后,按照有关法律、行政 法规的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应手续;其申领经营许可证、 换证、停业均按本章有关规定办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 则》
外商独资企业不得从事多式联运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另有 规定的除外。 未经交通部、铁道部共同批准,境外企业不得从事我国国际 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 第十二条 从事多式联运业务的企业使用的多式联运单据应符 合第三章规定的要求。多式联运单据实行登记编号制度。凡 在我国境内签发的多式联运单据必须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或其 代理人报交通部、铁道部登记,并在单据右上角注明许可证 编号。 第十三条 多式联运经营人使用电子计算机传递运输信息、数 据时,其传送代码、报文格式应符合国内规定适应国际标准 的EDI标准,参加多式联运的区段运输承运人应按多式联运经 营人的要求提供集装箱的动态信息及有关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 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90年12月5日颁布《中华人民共 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文件号:国务院令 第68号),该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是我国 为加强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明确有关各方责任,适 应国家对外贸易的需要而制定的。本规定适用于从事海上
第八条 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从 事多式联运业务的,应在有效期满三十日前向原发证主管部 门申领换证。如不申请换证,其多式联运业务资格在期满后 自动丧失。
交通部、铁道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对多式联 运经营人的行为随时进行监督检查。省、自治区、直辖市交 通主管部门对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资格条件和多式联运单据进 行年审,铁路系统的年审由铁道部执行,国务院部门在京直 属企业的年审由交通部、铁道部共同执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 则》
第三章 多式联运单据 第十四条 多式联运单据的内容 (一)多式联运单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货物名称、种类、件数、重量、尺寸、外表状况,包装形式; 2.集装箱箱号、箱型、数量、封志号; 3.危险货物、冷冻货物等特种货物应载明其特性、注意事项; 4.多式联运经营人名称和主营业所; 5.托运人名称; 6.多式联运单据表明的收货人; 7.接受货物的日期、地点; 8.交付货物的地点和约定的日期;
标准的集装箱。 (二)“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以下简称多式联运)”,是指
按照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 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国际集装箱从一国境内接管的地点运至 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的地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 则》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合同(以下简称多式联运合 同)”,是指多式联运经营人凭以收取运费、负责完成或组 织完成国际多式联运的合同。
(八)“收货人”,是指有权从多式联运经营人处接收货物的 人。
(九)“迟延交付”,是指货物未在明确约定的时间内交付。 (十)“计算单位”,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特别提款
权(SDR )。 第二章 多式联运的管理
第五条 申请经营多式联运业务的企业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资格。 (二)具有与从事多式联运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固定的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 则》
上一页 返回
二、《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
二、《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于1996年2月1日颁布并实施了《集装 箱汽车运输规则》。该规则由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 施。 《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是为了加强集装箱汽车运输的规范 管理,明确承运人与托运人及其他有关方的权利、义务和责 任界限,维护正常的运输秩序和运输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而制订的,该规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汽车货物运 输规则》制定。该规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营业 性集装箱汽车运输及与其相关的场站装卸、储存等业务。集 装箱联运、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汽车运输,除另有规定 者外,均适用该规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 则》
交通部、铁道部申报。铁路系统的企业申请经营多式联运业 务,由企业所在地的铁路局向铁道部直接申报。在收到上述 转、申报文件后六十日内,交通部、铁道部共同审核发出批 准文件或不批准的通知,并按两部共同商定的工作程序办理。 (二)已批准经营多式联运业务的企业凭批准的文件到省、自 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领取经营许可证,国务院部门在 京直属企业到接受申请单位领取经营许可证,铁路系统的企 业到铁道部领取经营许可证。 (三)申请经营多式联运业务的企业,应提到下列文件: 1.申请报告; 2.企业章程、业务章程; 3.经营多式联运业务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六)“区段运输承运人”,是指与多式联运经营人签订区段 运输合同,完成此项多式联运中的某区段运输的人,不管他 是否与多式联运经营人属于同一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