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8所示,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相等的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其中甲、乙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乙、丙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相同。
若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漂浮,此时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桌面对甲容器的支持力为N1。
若将小球A用一段不计质量的细线与乙容器底部相连,并使其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T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2,桌面对乙容器的支持力为N2。
若将小球A放在丙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小球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底接触,小球A静止时细杆对小球的压力为T2,液体对丙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3,桌面对丙容器的支持力为N3。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D )A.F1 = F2 ,N1>N2B.F2<F3 ,N2= N3+T2C.F2>F3 ,T1<T2D.F1<F3 ,N1= N3-T2甲乙丙图82.密度计如图9所示,A点处的刻度为1.0×103kg/m3,B点处的刻度为1.6×103kg/m3,A、B间距离15cm。
把这个密度计放入甲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点下方5cm处;放入乙液体中,液面的位置恰好在A点下方10cm处,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D )A.甲液体的密度是1.23×103kg/m3B.A、B中点处的刻度为1.3×103kg/m3C.乙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是3:4D.甲、乙液体的密度之比为6:7图93.如图7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置于水平桌面上,甲装密度为ρ1的液体,乙装密度为ρ2的液体,两杯子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甲杯中液体质量为M1,乙杯中液体质量为M2。
当把小球A放在甲杯中时,有1/4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当把小球B放在乙杯中时,小球全部浸在液体中,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两次液体均未溢出)。
已知ρ1:ρ2=5:4 ,两球体积相等。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M1>M2 P1=P2B.M1<M2 P1<P2C.M1=M2 P1>P2D. M1<M2 P1>P2甲乙图74.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和酒精。
有两个重分别为G A、G B的实心长方体A、B,它们的底面积均为S,高度比为2∶3,密度比为2∶1。
如图4所示,将A、B两物体分别用细线悬挂并浸在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
两物体静止时,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且物体A、B的下底面距容器底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物体A、B底部受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两物体所受液体的浮力分别为F A和F B,细线对A、B的拉力分别为T A和T B。
取出物体A、B后,甲、乙两容器底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
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0.8倍,h1=2h2=0.1m,S=10cm2。
则下列正确的是(g取10N/kg)( B )A.p B-p A=600Pa,T A<T BB.F B-F A=0.6N,F甲>F乙C.F甲-F乙=1.2N,F A<F BD.G A∶G B=4∶3,F甲<F乙5.图7是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圆柱体M的示意图,滑轮组固定在钢架上,滑轮组中的两个滑轮质量相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900N,连接圆柱体M与动滑轮挂钩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0N。
圆柱体M高为3m,底面积为0.022m,密度为3105.4⨯kg/m。
在绳端拉力F作用下,圆柱体M从其下表面距水面15m处匀速上升到其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用了3min,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60W,滑轮组的机械过效率为η,钢架对定滑轮的拉力为T。
在圆柱体M被缓慢拉出水的程中,圆柱体M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
不计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g取10N / kg。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A.压强p的最小值为15000Pa B.拉力T的大小为2700NC.拉力F的大小为640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6.如图7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 B )A.P甲<P乙m甲<m乙B.P甲>P乙m甲>m乙C.P甲<P乙m>甲m乙D.P甲>P乙m甲=m乙图7甲乙7.如图11所示,A 、B 、C 、D 四个不同的小球放在盛有水的相同容器中保持静止,D 球沉在容器底部,此时四个容器中的水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四个球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ρ4、它们的关系是ρ1<ρ2<ρ3>ρ4B .四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分别为F 1、F 2、F 3、F 4,它们的关系是F 1=F 2=F 3<F 4C .四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 1、P 2、P 3、P 4,它们的关系是P 1=P 2=P 3=P 4D .四个容器的总重分别为G 1、G 2、G 3、G 4,它们的关系是G 1<G 2<G 3<G 48.底面积为100cm 2的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当物体A 如图5甲所示,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1=0.8N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1;向上提物体A ,当A 如图5乙所示,总体积的1/4露出水面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降低了8m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2。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BC )A .压强p 1与p 2的差为800PaB .物体A 的密度ρA 为1.25×103kg/m 3C .金属块A 受到的重力为4N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为3.2N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ρ1、ρ2的液体。
物体A 、B是两个实心正方体,密度分别为ρA 、ρB ,所受的重力分别为G A 、G B ,体积分别为V A 、V B 。
将物体A 和B 以不同的方式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如图6所示。
在甲容器中,B 叠放在A 上,A 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比未放入物体时增大了ΔF 甲。
在乙容器中,A 、B 通过细绳相连,B 受到容器底的支持力为F 支(B 与容器底不密合),受到细绳的拉力为F 拉,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比未放入物体时增大了ΔF 乙。
不计细绳的质量和体积,已知ρ1: ρ2=2: 1,V A : V B =27: 8,F 支: F 拉=1: 21,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A .ρA : ρB =8: 135,ΔF 甲:ΔF 乙=1:1B .ρA : ρB =8: 135,ΔF 甲:F 支=35: 1C .ρA : ρ1=1: 9,F 拉:G A =2: 7D .ρB : ρ2=15: 4,F 拉:G B =7: 1010.如图6所示,将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重力为G 1的液体,现将重力为G B 的物体B 放入容器后,物体B 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上升了h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1、压力为F 1,液体对物体B 的压力为F B 。
已知容器重力为G 2,底面积为S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压力为F 2,桌面图11甲 乙图5 B 甲 乙 A B A 图6对容器的支持力为F 3。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BD )A .FB 大小为ρg hS B .G 1 、G 2、G B 之和与F 3大小相等C .G 1 、G B 之和与F 1大小相等D .F 2与F 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1. 如图8所示,两个相同的盛满水的甲乙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容器中漂浮一物块,物块密度ρ物=0.9ρ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D )A .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B .将物块全部压入水中时,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C .漂浮的物块,受的重力与浮力平衡,且有1/9体积露出水面D .将物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压力和浮力的合力不变 12.有A 、B 两个密度分别为ρA 、ρB 的实心正方体,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为G A 和G B ,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
将它们如图7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 对B 的压强与B 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6∶7。
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将物体A 和B 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物体A 漂浮,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
液体静止时,物体A 、B 所受浮力分别为F A 和F B 。
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0.8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 .F A ∶FB =15∶2,ρA <ρBB .ρA ∶ρB =3∶4, F A <F BC .G A ∶G B =1∶6,ρA <ρBD .F A ∶F B =5∶2,G A >G B13.如图5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的水所受重力为G 1,容器所受重力为G 2,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N 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N 2,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为N 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B )A .N 1与G 1大小相等B .G 1、G 2之和与N 2大小相等C .N 1与N 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N 2与N 3是一对平衡力图514.图9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S 0的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 1、底面积为S 1;当往锥形瓶中倒入密度为ρ、质量为m 2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ρghB .锥形瓶所受的重力与水平桌面对锥形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锥形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m 1+m 2)g/ S 1D .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与桌子对瓶底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图8甲 乙乙 甲 图7 图915.有A 、B 两个密度分别为ρA 、ρB 的实心正方体,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为G A 和G B ,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它们的密度之比为3∶4。
如图7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入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此时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1,酒精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2。
将物体A 和B 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物体A 漂浮,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
液体静止时,物体A 、B 所受浮力分别为F A 和F B ,此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了P 3,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了P 4,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0.8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P 3∶P 4=1∶6B.P 1∶P 2=5∶6C.F A ∶F B =15∶2D.F A ∶F B =5∶216.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