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讲义_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讲义_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设O ⊙的半径为r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则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如下表:从另一个角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还可以如下表示:二、切线的性质及判定1.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2. 切线的判定:定义法: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距离法:到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 切线长和切线长定理:⑴ 切线长: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⑵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①切线的判定定理设OA 为⊙O 的半径,过半径外端A 作l ⊥OA ,则O 到l 的距离d=r ,∴l 与⊙O 相切.因此,我们得到: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注:定理的题设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半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结论是“直线是圆的切线”.举例说明:只满足题设的一个条件不是⊙O 的切线._ A_l _ l _A_l上②切线的性质定理及其推论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三、三角形内切圆1. 定义: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2. 多边形内切圆:和多边形的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多边形的内切圆,这个多边形叫做圆的外切多边形. 3.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与三边关系(1) (2)图(1)中,设a b c ,,分别为ABC ∆中A B C ∠∠∠,,的对边,面积为S 则内切圆半径(1)s r p =,其中()12p a b c =++; 图(2)中,90C ∠=︒,则()12r a b c =+-四、典例分析:切线的性质及判定_ O_F _E_ D _ C _ B_ A_ C_ B _ A _ C_ B_ A_c_ b _a_c_ b_a_T _A【例1】 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过点D 作O 的切线,切点为C ,若25A =︒∠,则D =∠______.例1例2巩固【例2】 如图,直线AB 与O ⊙相切于点A ,O ⊙的半径为2,若30OBA ∠=︒,则OB 的长为()A .B .4C .D .2【巩固】如图,AB 与O ⊙相切于点B ,线段OA 与弦BC 垂直于点D ,60AOB ∠=︒,4cm BC =,则切线AB = cm .【例3】 如图,若O 的直径AB 与弦AC 的夹角为30︒,切线CD 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D ,且O 的半径为2,则CD 的长为( ) A .B .C .2D .4巩固【巩固】如图,EB 为半圆O 的直径,点A 在EB ,BC AD ⊥于点C ,2AB =,半圆O 的半径为2,则BC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例4】 如图,已知以直角梯形ABCD 的腰CD 为直径的半圆O 与梯形上底AD 、下底BC 以及腰AB 均相切,切点分别是D C E ,,.求证:以AB 为直径的圆与CD 相切.例4 巩固【巩固】如图,已知以直角梯形ABCD 中,以AB 为直径的圆与CD 相切,求证:以CD 为直径的圆与ABAD_ A _ O_ C _B_MC相切.【例5】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以BC 为直径的半圆O 与边AB 相交于点D ,切线DE AC ⊥,垂足为点E . 求证:(1)ABC ∆是等边三角形;(2)13AE CE =.【巩固】如图,MP 切O ⊙于点M ,直线OP 交O ⊙于点A B 、,弦AC MP ∥,求证:MO BC ∥.【例6】 如图,ABC ∆中,AB AC =,O 是BC 的中点,以O 为圆心的圆与AB 相切于点求证:AC 是O 的切线。

【例7】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BC 为O 的切线,切点为B ,OC 平行于弦AD , OA r =。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2)求AD OC ⋅的值;(3)若92AD OC r +=,求CD 的长。

【巩固】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BC 是和O 相切于点B 的切线,过O 上A 点的直线AD OC ∥,若2OA =且6AD OC +=,则CD = 。

CB AODCBA【巩固】 如图,AB 是半圆(圆心为O )的直径,OD 是半径,BM 切半圆于B ,OC 与弦AD 平行且交BM于C 。

(1)求证:CD 是半圆的切线;(2)若AB 长为4,点D 在半圆上运动,设AD 长为x ,点A 到直线CD 的距离为y ,试求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例8】 如图,AC 为O 的直径,B 是O 外一点,AB 交O 于E 点,过E 点作O 的切线,交BC 于D 点,DE DC =,作EF AC ⊥于F 点,交AD 于M 点。

(1)求证:BC 是O 的切线;(2)EM FM =。

【例9】 如图,割线ABC 与O 相交于B 、C 两点,D 为O 上一点,E 为BC 的中点,OE 交BC 于F ,DE 交AC 于G ,ADG AGD ∠=∠。

(1)求证:AD 是O 的切线;(2)如果242AB AD EG ===,,,求O 的半径。

【例10】 如图,已知点E 在ABC ∆的边AB 上,以AE 为直径的O ⊙与BC 相切于点D ,且AD 平分BAC ∠.求证:AC BC ⊥.【巩固】AB 是圆的直径,BC 是它的弦,过C 作圆的切线CD ,过B 作BEABC EBC ∠=∠.【例11】 如图,已知Rt ABC ∆中,90ABC ∠=︒,以AB 为直径作O ⊙交AC 于D ,过D 作O ⊙的切线DED CBAE_ A_ O_ B_ C _ D _E交BC 于E .求证:BE CE =.【巩固】如图,已知O ⊙的弦AB 垂直于直径CD ,垂足为F ,点E 在AB 上,且EA EC =,延长EC 到点P ,连结PB ,若PB PE =,试判断PB 与O ⊙【例12】 如图,点P 在O 的直径BA 的延长线上,2AB PA =,PC 切O 于点C,连结BC .(1)求P ∠的正弦值;(2)若O 的半径2cm r =,求BC 的长度.【巩固】在Rt ABC△中,90ACB ︒∠=,D 是AB 边上一点,以BD 为直径的O ⊙与边AC 相切于点E ,连结DE 并延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 (1)求证:BD BF =;(2)若64BC AD ==,,求O ⊙的面积.【例13】 如图所示,AB 是O ⊙直径,OD ⊥弦BC 于点F ,且交O ⊙于点E ,若AEC ODB ∠=∠.(1)判断直线BD 和O ⊙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2)当108AB BC ==,时,求BD 的长.【巩固】已知:如图,⊙O 的直径AB =8cm ,P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P 作⊙O 的切线,切点为C ,连接AC ._PB(1)若120ACP∠=︒,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若点P在AB的延长线上运动,CPA∠的平分线交AC于点4tan60PC=⋅︒=,∠83OPCS S Sπ∆=-=阴影扇形BOC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12的度数.【例1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1060AB AD m D==∠=︒,,,以AB为直径作O⊙,(1)求圆心O到CD的距离(用含m的代数式来表示);(2)当m取何值时,CD与O⊙相切.【例15】已知:如图,O⊙的直径AB与弦CD相交于E,BC BD=,O⊙的切线BF与弦A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1)求证:CD BF∥.(2)连结BC,若O⊙的半径为4,3cos4BCD∠=,求线段AD CD、的长.【巩固】如图,在ABC∆中,90C∠=︒,34AC BC==,.O为BC边上一点,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半圆与BC边和AB边分别交于点D E,,连结DE.(1)当3BD=时,求线段DE的长;(2)过点E作半圆O的切线,当切线与AC边相交时,设交点为F形.A_C典例分析:切线长定理及切线性质的应用【例16】在Rt ABC∆中,90A∠=︒,点O在BC上,以O为圆心的O分别与AB、AC若AB a=,ACb=,则O的半径为()AB、a bab+C、aba b+D、2a b+【例17】如图,AB BC⊥,DC BC⊥,BC与以AD为直径的O相切于点E,9AB=,4C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例18】如图,过O外一点P作O的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为A、B,连结AB,在AB、PB、PA上分别取一点D、E、F,使AD BE=,BD AF=,连结DE、DF、EF,则EDF∠=()A、90P︒∠-B、1902P︒-∠C、180P︒-∠D、1452P︒∠-【例19】如图,已知ABC∆中,AC BC=,CABα∠=(定值),O的圆心O在AB上,并分别与AC、BC相切于点P、Q。

(1)求POQ∠;(2)设D是CA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DE与O相切于点M,点E在CB的延长线上,试判断DOE∠的大小是否保持不变,并说明理由。

【例20】如图,O为Rt ABC∆的内切圆,点D、E、F为切点,若6AD=,4BD=,则ABC∆的面积为。

CFBACEBNQPODCBAC EFBFCB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