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相声》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乙、蜡、烛”等8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并能练习相声表演,感受相声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
3.感受相声的艺术魅力,激发热爱相声并主动探究了解中国传统相声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并能练习相声表演,感受相声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
2.感受相声的艺术魅力,激发热爱相声并主动探究了解中国传统相声文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
感受相声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感受相声的艺术魅力,激发热爱相声并主动探究了解中国传统相声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精彩的相声片段《吹牛》,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表演。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相声的了解。
板书:相声
3.出示关于相声的资料:
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津、南京。
相声艺术始于明清,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
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
相声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笑话、滑稽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
4.过渡引入:不只你们喜欢相声,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喜欢这种曲艺文化形式,主要是因为相声让人感到非常有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趣味相声》(补充板书:趣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用你
喜欢的符号勾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出示阅读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2)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课文,划生字,做标记。
(3)读到感兴趣的句子写写体会,这个相声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2.识生字:
课文中走出来一些陌生的汉字,你能和它们做朋友吗?
乙蜡烛熄展览刹缠
(1)去音认读;
(2)注音领读。
3.识字小能手: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法,如拆字法等。
(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
)
4.识字指导:
“烛”不要读成了“zhuó”;
同时注意“览”的声母是边音“l”。
5.齐读;开火车读。
6.词语练习:
(1)学生运用生字扩词。
(2)教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探究语言,感受幽默
1.同学们都读过了这个相声,说说这个相声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预设:非常幽默、有趣。
2.师引导学生体会幽默诙谐是相声的特点。
板书:幽默诙谐
3.你觉得哪些地方最幽默?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
预设:
甲:一打开马棚的门,马就轰的一声,全冲了出来。
我跳上马背,一个劲儿
地追,直追到敕勒(chìlè)川,阴山下,只见(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乙:(接唱)白云下面马儿跑。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抓住甲、乙连说带唱的表现形式体会相声语言方面的有趣特点。
4.相声不只是有趣、引人发笑,它往往就是生活现象的再现,还具有讽刺生活现象的作用,听后让人深思。
四、探究问题
1.过渡引入:大家都觉得这个相声语言非常幽默。
同学们已经了解这段相声内容了,再读一读这个相声,交流这个相声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预设:
里面问题让人发蒙。
2.迅速浏览课文,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个相声中一共给我们讲了几个让人发蒙的问题?
(1)学生自读思考,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课文共讲了五个让人发蒙的问题,同时引导他们分别概括问题。
(2)课件出示问题:
有一天,家里停电,我便点了十支蜡烛,夜里起风,吹熄了六支,请问最后还剩几支?
马儿冲出马棚,我骑马去追,最后马儿都停下来吃草了。
我一数,西边十五匹,东边十六匹,一共多少匹?
那天下半夜下了一场雷阵雨,你看,七十二小时后,能不能出太阳?
我和哥哥去参观科技展览会,先是骑黄牛追不上,后改乘汽车能不能追上哥哥?
两只母鸡在两天里生两个蛋。
要一百天里生一百个蛋,得养几只母鸡?
(3)你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4)简单说说文中的乙为什么会发蒙?
(5)生自由交流。
师引导学生感悟,因为这些问题具有模糊性,非常容易被人误解,出现理解性错误。
五、拓展延伸,深化感知
1.过渡激趣:孩子们,文中的相声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我们也能学着来表演一段相声,相信你们对相声这种艺术形式的了解就更深入啦。
接下来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相声表演艺术家吧。
2.与小组成员合作,自编自导一段相声,也可以直接引用课文中的部分段落,引导学生同桌配合进行表演。
教师注意提醒他们在表演前先确定好各自的角色,再将属于自己的台词读一读、记一记,争取在说相声的时候能够流畅表达。
同时,还要揣摩好人物在说话时的神态、动作以及说话的语气。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及时提醒他们注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和语气。
4.指名学生展示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进行简单评价,看看他们说得是否有趣、是否令人发笑,看看他们在说的时候有没有体现出“对话”时的互动交流过程。
教师适时对他们的表现予以评价,引导他们重点抓住表演者的动作、神态以及语气等细节进行评价。
5.全班参与投票,选出“未来笑星”
师总结:同学们,相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的诸多有趣特点,一直以来都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之一,就连不少外国朋友也深深地被它吸引了呢!那么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这样优秀的民族文化,让相声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发扬光大。
六、巩固提高
1、打开“基础训练/阅读训练-《趣味相声》”,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