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2018·江苏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
材料告诉我们(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答案】B 解析: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C、D在材料中未体现。
故选B。
2.中国的炼丹是最早寻找长生不老药物的实验,但缺乏科学性。
后来,克隆技术在实现长生不老方面有了一些进步。
目前,各国科学家也在延长人的寿命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但人类离真正实现长生不老还有很远的距离。
这说明( )
A.世界上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B.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
C.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被动的
D.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答案】D 解析: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A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错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不能说总是被动的,C错误;人类对长生不老的古今探求,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故选D。
3.“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重在落实、贵在行动、少说多做。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行动
B.认识来自实践,实践才会形成认识
C.只有实践才能够真正地改造世界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C 解析:重在落实、贵在行动、少说多做,说明只有实践才能够真正地改造世界,C正确。
A不是哲学原理。
B、D与题意不符。
4.观察漫画《鲁班落聘》。
招聘者的主要错误在于( )
A.没有看到运动是绝对的
B.没有看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没有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没有做到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答案】C 解析: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脱离实践的认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以是否具有文凭为标准来选聘人才的做法违背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故选C;A、B、D 均不符合题意。
5.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作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
到了宋元时期,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
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商贸需要,筹算就水到渠成地演变为珠算。
珠算的推广使用,有力地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珠算的出现是古代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产物。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珠算的产生和推广适应了古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当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证明筹算已经不能适应商贸需要,筹算就水到渠成地演变为珠算。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珠算的推广使用,促进了我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