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深刻的部分。

3、体会作者“一咏三叹”的表达方法。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领会人类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练习引课
1、填充合适的词语:()的土地
2、引课: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为什么?下面我们来学习15课。

二、根据课题质疑。

“神圣”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时候对谁说的?为什么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解决以上问题:
2、简介印第安人、写作背景和西雅图。

四、检查预习生字情况。

五、小组读课文,理顺文章顺序。

六、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想这部分写了哪写内容?
2、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
3、理解:为什么说“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
为什么说“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

”?
4、这部分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5、归纳小结: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七、作业:熟读第一部分,背诵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部分: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

”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人类与大地的关系是那么密切,所以,西雅图对购买土地的白人提出那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小组学习,交流讨论:西雅图从哪几方面对白人提出要求?提出了哪些要求?为什么提出那些要求?
2、全班交流以上问题。

理解难句: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3、这部分作者的表达方法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小结第二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第三部分
大地上的万物不仅仅跟我们息息相关,还跟我们的下一代密切关联。

所以,西雅图还进一步对白人提出了哪些要求?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部分,思考上面问题。

2、理解: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大地的孩子”指谁?“降临在大地上的事”有可能是什么事?“终究”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4、小结:第三部分讲什么?
三、总结全文:
1、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3、联系实际谈谈身边保护环境或破坏环境的现象。

四、作业:
写写自己身边的发现和感受: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是得到保护还是破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