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了解本文作者茅以升的基本情况。

2.了解并概括有关石拱桥的知识,理解怎样去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本课的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和行文结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使用的各种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在了一起。

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并排而成的木梁桥。

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是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

今天,请大家随着我走进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

20世纪30年代,他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晚年编写了《中国桥梁史》,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背景资料。

本文原载于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后经作者补充、修改。

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
作时说:“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即传播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3.知识链接。

说明文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学体裁。

说明文的特点:知识性(指其内容,使人有所“知”)、通俗性(指其语言,让人易懂)、条理性(指其结构,做到言之有序)。

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分类别、摹状貌。

说明文语言特点:科学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简练明确。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整理全文思路。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3-9):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原因。

第三部分(10):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3.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上述特征。

答案示例: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答案示例: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说明顺序,抓住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三个特征进行说明,有条不紊。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阅读第1、2段,思考: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自然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答案示例: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

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

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做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

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答案示例: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
“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3.默读第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答案示例:第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修整。

第五自然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

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

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4.指名朗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11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答案示例:由整体到局部。

5.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并说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答案示例: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
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
双曲拱桥:建于新中国成立后。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6.文章最后为什么要写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建设呢?
答案示例: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解放后中国石拱桥的建设成就是辉煌的,有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达112.5米,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而且,我国桥梁事业在原有基
拙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世界仅有的“双曲拱桥”就是其一。

这样写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展示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令读者感到十分振奋并激发出爱国之情。

四、课堂小结。

本文重点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写赵州桥是由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

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分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