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2014秋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试题卷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匀称(chèn) 追溯微不足道(道理)B.归咎(jìu) 蹒跚无动于衷(内心)C.绮丽(qǐ)藩篱销声匿迹(隐藏)D.褶皱(zhě)唏吁惟妙惟肖(相似)2.按原文默写古诗(4分)(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2),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归园田居(其三)》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芳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这个句子表述准确,没有语病。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心中的无限愁苦。

C.“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句子画线词语都是连词。

D.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4.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

B.《昆虫记》----法布尔---一部“昆虫的史诗”。

C.《春望》---杜甫---五言绝句D.《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5.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6.仔细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祥子昏昏沉沉的睡了两昼夜,A 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一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A 这才想起去请大夫。

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节选自《骆驼祥子》 ) 选段中人物A是谁?是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请用简要语言回答。

7.某校电视台拟拍摄《话说长城》的电视片,请结合你对有关“长城”的了解,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5分)(1)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战争”“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四字语),在其他四个角度中选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

“建筑”:巧夺天工“”: “”: (2)《巧夺天工》中,打算设计一场辩论赛。

辩题为“如果长城某一段倒塌了,是在原址上重建还是原样封存为废墟”。

正文陈述:“我方认为,应该在原址上重建。

重建是对长城的保护,历史上这样的重建就有过多次;不然,我们今天只能从书籍中观看长城全貌。

”请你从反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

(3分)二、阅读理解(共50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8.本文题目“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有什么好处?9.第1段中去掉加点的“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10,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不超过15字)物候学就是的科学。

11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第1段生动地勾画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12.选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朴实严谨,作者采用生动典雅的语言描述有什么好处?(二)阅读《神奇的魔术师》一文,完成13~17题。

(13分)①女儿小海伦的生日就要到了,约当茨却高兴不起来。

②妻子小心翼翼地与他商量:“女儿想多邀些小朋友,开个生日‘派对’好不好?”“随你安排吧!”约当茨大手一挥,不耐烦地说。

“小海伦一直把你当作心目中的英雄,大伙也想听你讲海上的惊险故事呢!”妻子柔声细语地说,“呃,对了,还有一位魔术师要来表演,他自己找上门,不好意思拒绝。

”“魔术师?哈哈,混饭吃的江湖骗子!”灼当茨放声欠笑,笑声很空洞。

妻子惊恐地望着他,不知丈夫发生了什么事。

③小海伦生日那天,来了不少小客人。

屋子里,就像涌进一群花喜鹊,热闹极了。

④男主人却不问不闻,衔着雪茄,独自去河边散步了。

约当茨这次远航归柬,郁郁寡欢,心事重重。

自约当茨从河边回来时,魔术表演己近尾声。

看来的确很精彩,院子里不时爆出哄笑声、鼓掌声。

妻子嗔怒地瞟了他一眼,连忙让出座位,“哎,你到哪儿去了?到处找不到你。

这魔术太奇妙了!你不看,真可惜啦!”“骗小孩子而已!”约当茨鄙夷不屑地哼了一声。

⑤“唷,这位先生刚刚钓鱼回来吧?收获不小啊!”魔术师年岁已老,发须斑白,但精神矍铄。

他向约当茨高声喊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呵,说我吗?”顷刻间,约当茨成了全场的焦点。

“我帮你把鱼儿放进盆里!”魔术师端来一瓷盆,走到约当茨身旁,果然从他藤椅的前后左右,一把把抓出活蹦欢跳的金鱼来,扔进水里还能游动。

“好,压轴戏由我们大明星登场啦!”魔术师用口哨吹奏进行曲,一条漂亮的斑点狗蹦到台前。

眼看魔术师扔出礼帽,原来只是虚晃一枪,礼帽急藏身后。

斑点狗果真上了当,东嗅嗅,西扒扒,不见礼帽的影踪,最后,竟从灌木丛中,艰难地拖出一只大皮靴来。

它一步一趔趄,气喘吁吁地把大皮靴拖到主人的脚边。

更加意外的是,魔术师竟从大皮靴里抱出一只红眼睛的小白兔,送给小海伦,作为生日礼物。

全场的孩子都兴奋得尖叫起来,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⑥约当茨也忍不住鼓起了掌,笑出了眼泪,吩咐妻子送上丰厚的酬金。

魔术师却不肯收受,只和约当茨干了一杯葡萄酒。

他说,年轻时他是名消防队员,火灾中,为抢救医院里的病人,被砸下的横粱压断双腿。

他拉起裤管露出金属假肢,寒光凛凛,使约当茨全身一震。

⑦一切都明白了。

他是从医院里知道了约当茨的情况,才特意赶来。

与这位神奇的魔术师相比,约当茨作最坏的打算,也仅仅将据去一条腿,难道就到了世界末日?⑧夕阳下,约当茨目送魔术师的汽车渐渐远去,轻轻用口哨吹起了《手手进行曲》。

天空明净,微风拂面,远处的青山更青了!13.文中第2段中,妻子“不知丈夫发生了什么事”,读了文章之后,你知道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14.文章标题是“神奇的魔术师”,从全文来看,魔术师“神奇”在哪些方面?(2分)15.文中约当茨在不同的时间段,对魔术师持有不同的态度。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双音节词语。

(3分)约当茨在魔术师到来之前的态度是,他在看完魔术师的表演后的态度是,最后他目送魔术师远去时,对魔术师的态度是。

16.文中妻子的言语和动作均不多,但她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请结合文中的一处具体的语言或动作描写分析妻子的形象。

(2分)17文章结尾说:“天空明净,微风拂面,远处的青山更青了!”有什么深层含义?(2分)(三)《雪中贺卡》一文,完成18~22题8年前,我读初一。

这年,我12岁,正是有幻想的年龄。

冬天,飘了几场大雪。

元旦就像精灵似的附在雪花瓣上,悄悄舞来。

精致的小贺卡也在空中飘来飞去。

由它扯起的情丝便暖热了这个雪冬,世界因此变得多情而美丽。

然而,我们在迷恋贺卡的时候,并未忘记自己的老师。

我们把最精致的贺卡,捧送给他们。

歪歪扭扭的贺语是一串串跳跃着的童心。

老师收了贺卡,都很激动。

他们捧贺卡的手有些颤,眼睛因此湿了。

A给我们上课的,有6位老师。

我们送出5张贺卡,惟独没有送她。

那年,她只有19岁,刚中师毕业。

同学们欺她年轻,时常捣乱。

她的眼圈常被气红,嘴唇颤颤翕动,很可怜,而我们幸灾乐祸地看着她。

气急了,她只会说:“你们不可爱……”同学们说,既然不可爱,何必送贺卡给她?于是,她没有收到祝福。

元旦前一天的那堂课,她很不自然,讲得很累。

在她离开教室的那一刻,还回头看了我们一眼,那美丽的眼睛湿了,晶晶地亮。

B我的心颤抖了。

课后,我送了一张贺卡给她。

她坐在办公室里,静静地。

而别的老师正满足地翻读学生写给自己的元旦贺语。

屋外,飘着大雪,她望着雪,一动不动。

我说:“全班同学让我送贺卡给您,祝您元旦快乐……”泪,在她脸上滑滚。

她哭了。

我悄悄地离开。

屋外,已罩了厚厚的一层雪,一阵冷风吹过,卷起一团雪雾,向远处滚去。

细细看,竟像一只飞跑的兔子,很美丽,也很可爱。

事情过去几年,我已离开那所中学,到省外的一所大学读书。

这件事,以及她,都随着年轮的添刻,在我的记忆里淡化。

3年前的一个冬日,又飘起大雪。

那雪花在风中旋着,竟旋来一张美丽的小贺卡。

贺卡是我初一是的语文老师寄来的。

她在上面这样写着:那张贺卡像雪花一样把寒冬舞美……此时,她已被评为优秀人民教师。

我的眼睛湿了。

C窗外的雪花撒满天,纷纷扬扬,而那雪花瓣竟散发出淡淡清香,我为自己的感觉感动,真的,冬天会被贺卡舞暖。

18.第5段中加点的词“幸灾乐祸”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19、文中A、B、C三处地方写到眼睛湿了,结合上下文,分别说说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