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深圳教师资格心理学上课课件1
深圳教师资格心理学上课课件1
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如:完成作业再出去玩儿) 2、自动化的意思状态
人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 (如:一边开车一边与旁边的人讲话) 3、白日梦状态
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似乎一 方面清醒着一方面做梦,通常在不需要集中注意的情况下 自发产生。(如:上课走神) 4、睡眠状态
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 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
优点: 不需要特殊条件和设备,容易掌握
缺点:访谈对象有限;被试受主管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会影响资料的真实性。
14
第五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认识内外世界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15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9
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定义:是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
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 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优缺点:
优点:能收集到一手资料;收集到的资料客观真实。 缺点:观察的结果难以重复;收集到的资料受观察者的主观
影响。
10
睡眠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脑电波的变化) 5、特殊状态:打麻醉针或吃特定药物之后的一种迷糊状态。
17
第二节 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1、定义: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 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特点
(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 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 一、什么是意识 1、定义: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
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 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 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内容(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3)对自身的觉知
16
二、意识的状态
1、可控制的意思状态 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
和实测过程要求很高
11
三、实验法
1、定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 观察的方法。
2、变量种类: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自变量: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指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
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控制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
变量。
12
3、种类 (1)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
景中,有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 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优点: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 缺点:实验情境不易控制, (2)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 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 现象。 优点:实验条件严格控制,实验结果可以反复验证。 缺点:被试能意识到自己在接受实验,因而有一定 的局限性。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意识主要 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 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19
三、注意的分类
按照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 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异,我们可以将注意分成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二、测验法 1、定义: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
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 方法。
2、通过测验工具可以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第一,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 第二,用来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 第三,通过对不同的人进行相同的测验,可以
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优点:可以重复测验 缺点:测验内容必须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对编制
13
四、调查法
1、定义: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 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
2、种类: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
问卷法:是指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
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优点:节省人力物力 缺点:回收率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结果
谈话法:是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
(一)不随意注意
1、定义: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的条件: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新颖性、对比、运
动和变化等。 (2)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 3、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20
(二)随意注意
1、定义: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一直努力的注意。 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2)注意的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 ,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提 高。
3、功能 (1)选择功能(一般会注意重要的对自己有益的信息) (2)维持功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 (3)调节功能(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
18
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注意不同于意识。
实验、模拟
现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一)实验与认识心理学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 (四)心理测量学 (五)生理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家庭咨询、婚姻咨询、职业指导) (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人才的选拔、团队的凝聚力) (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购买动机) (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测谎仪)
派别
构造主义
机能主义
代表人物
冯特、铁钦纳
詹姆斯
研究对象
意识经验、结 构
行为的机能
研究方法
内省法
实验、机能
行为主义
华生、斯金纳 外显行为
观察、实验
格式塔(完形)魏太默、考夫卡 整体知觉 苛勒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潜意识
认知心理学 人本主义
西蒙、奈瑟
信息加工
马斯洛、罗杰斯 需要、价值观
现象观察
观察、解析
2、引起的条件: 活动的目的与任务 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 个体的知识经验 活动的组织 个体的人格特征及意志品质
(三)随意后注意
1、定义: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它类似于 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 不随意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