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定技术运动心肺功能试验

测定技术运动心肺功能试验

测定技术-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测试前准备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运动心肺试验需要在受过运动生理基础知识培训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并要求医务工作人员参加心血管急症处理培训学习,技师和医师熟悉运动过程中正常和异常反应并能够认识或预防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突然事件。

受试者准备1. 试验应在餐后 2 小时进行、禁烟,运动前 12 小时不进行过分的体力活动;2. 确定患者病情属运动适应证范畴,排除运动禁忌证;3. 暂时停用干扰运动反应药物,如 b - 受体阻滞剂等。

4. 安静时 12 导联心电图和静态肺功能测定;5. 运动中连续记录心电活动和血压;6. 详细说明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和如何运动。

实验室准备实验室温度要求在 21-23摄氏度,此外尚必需配臵复苏设备包括:常规抢救用药及静脉注射装臵;氧气筒和抽吸装臵;气管内插管和喉镜;DC 除颤器。

仪器定标和系统质量验证为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在仪器使用前需要进行流量传感器和气体分析器的定标。

先进的仪器系统的定标过程已经完全自动化。

流量传感器的定标过程是使用标准容积的定标筒(通常为3L )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即用标准容积修正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得到容量定标系数)。

气体分析器定标是使用含有已知浓度的氧和二氧化碳的标准混合气体,校正氧和二氧化碳分析器,具体方法 1. 一点定标法(使用一种定标气体), 2. 两点定标法(使用两种不同浓度的定标气)。

采用接近生理范围的气体进行两点定标,是保证气体分析器准确性的最好方法(通常为 26% 氧,其余氮气; 16% 氧, 4% 二氧化碳,其余氮气)。

现代的测试系统配备了系统测试质量验证手段,仅需使用标准容积的定标筒和一种标准定标气体(浓度通常为 16% 氧, 4% 二氧化碳,其余氮气),即可检测整个系统的工作状况。

禁忌症与并发症禁忌症1. 吸入室内空气情况下 PaO 2 <45mmHg ;2.PaCO 2 >70mmHg ;3.FEV 1 <30%pred ;4. 近期心肌梗死;5. 不稳定心绞痛;6. 急性肺栓塞或者肺梗塞;7.II O -III O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8. 快速室性 / 房性心律失常;9. 严重身体畸形未纠正者;10. 严重的主动脉狭窄;11. 充血性心力衰竭;12. 未控制的高血压;13. 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运动受限;14. 室壁动脉瘤;15. 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并发症1. 心动过缓的心律失常;2. 猝死(室性心动过速 / 室颤);3. 心肌梗死;4. 充血性心力衰竭;5. 低血压和休克;6. 肌肉骨骼损伤;7. 严重疲劳,头晕,乏力,全身不适,身体疼痛和持续数日的疲乏等。

运动方案功率负荷的表示方法:功( Work ):表示为千克 . 米( KPM , 1KPM= 移动 1 千克重物,垂直距离为 1 米时克服重力所作的功);功率( Power ):即单位时间的功,以 watt 表示, 1 watt=6.12KPM/min ( 100 watts @ 600KPM/min );能量( Energy ):用摄氧量( VO 2 )表示,单位是 L/min 或 ml/min 。

运动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的条件和目的的不同,可有许多种运动试验的方案,如以运动量分类的极量运动方案和次极量运动方案;按照运动时相分类有连续运动和间歇运动;按照运动功率改变方式的递增功率运动和恒定功率运动;按照运动器械分类的功率自行车和平板运动,本节以功率改变形式的运动方案为基础。

运动方案应该根据受试者测试的目的施行个体化,适合的运动方案应该根据患者情况使其运动能够持续 6-12 分钟。

递增功率运动这是一种进行性多阶梯试验,功率以 1-6 分钟间隔增加(图)。

现在多推荐 1 分钟斜坡式递增( ramp )运动方式,使运动更均匀,运动参数变化连续和减少判断者之间的分析差异。

运动中功率递增的方式, a 为阶梯状, b 为斜坡状。

恒定功率运动这尤其适宜于测量稳定代谢条件下心肺功能参数。

该方式对于测量一已知功率负荷,用于评价各种治疗或药物因素对运动能力的作用等。

递增功率运动方式用来测量患者的最大耐受功率负荷,而恒定功率运动则用来评价低于最大运动水平如 50% 和 75% 最大功率负荷时对特殊参数的评价。

运动方法功率自行车功率计踏车是连接功率计的踏车。

与平板相比,功率自行车较为便宜、占地小、噪音低,并且通过调节阻力改变功率负荷。

踏车的功率单位用电功率计表示为瓦( Watt , W ),转速维持 40-70( rpm )。

在限定踏车速度 40-80 rpm 时,运动功率可被准确测量出( 1 watt=6 kpm )。

具体方案:第一阶段为开始运动的 3 分钟热身(无功率负荷或低功率负荷)阶段;第二阶段可按照 25watt/ 2-3 分钟的速度阶梯式递增直到运动终止,目前多主张在第二阶段以 15-50watt/ 分钟的速度斜坡式功率递增的运动方案;第三阶段为恢复阶段,进行短暂的无功率负荷恢复。

平板试验运动方案选择完全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设备条件而定,应用的方案有数种,以 Bruce 方案最常用,Bruce 多级平板运动试验: I 级 1.7mph 、 10% 坡斜度, II 级 2.5mph 、 12% 斜度, III 级3.4mph 、 14% 斜度,各级运动 3 分钟。

此外,也有用改良 Bruce 方案。

Bruce 方案的优点是大多数受试者不能达到最后一级,缺点是功率递增速度较大,影响 VO 2 max 的准确测量。

目前许多实验室采用 Balke 运动方案,功率阶梯状增加按照 MET 水平均匀增加。

次极量运动和极量运动目前次极量的运动未有一公认的标准,有研究按照年龄预计最大心率的 85% ,或心率达到 200- 年龄、 190- 年龄作为次极量运动试验的终止运动心率;也有报道按照运动心率达到最大预计心率的 90% 时作为标准。

然而,由于最大心率与年龄关系的回归变化范围较大,对于后者即相同心率对于相同年龄的不同个体,可能有的已达到最大的靶心率,有的超过了运动最大的靶心率,有的甚至仅为次极量运动心率水平。

极量运动是指受试者表现为运动尽了真正的最大努力(筋疲力竭)时或者其他临床指标提示达到最大运动量时的运动,其具体标准:1. 动脉血 HCO 3 - 降低 3 4mmol/L ;2.pH 下降 <7.35 ,除非受试者运动试验前为碱血症;3. 尽管功率增加, VO 2 不再增加;4.R 值( VCO 2 /VO 2 )上升 >1.09 。

最大功率运动时达不到上述标准意指次极量。

1.2. 两项指标需要运动前后即时血气标本。

如无血气标准则参考 3.4. 项。

由于运动终结通常不易见到 VO 2 平台出现,故只能参考 R 值以决定运动是否已达极量或次极量。

但 R 值易导致错误,所以氧和二氧化碳分析器必须定期仔细定标和校准。

6 分钟步行试验和 12 分钟步行试验6 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简单的运动功能检查,是测定在特定的时间内一定水平过程中受试者可步行的距离。

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许多疾病范畴,主要用来评价机体的功能状态和治疗效果,帮助明确外科治疗如肺减容术和坐骨神经痛8手术对临床的影响,作为一种生理储备指标, 6 分钟步行试验可以预测死亡的危险性或者手术治疗的预后。

该检查的优点在于需用的设备少,结果重复性好,并且适用于不能进行平板或者功率自行车运动试验者或者严重虚弱者,而且结果与最大运动试验的耗氧量相关,与功能状况相关。

但是,方法的标准化是一急待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6 分钟步行试验适应于心肺功能受损较严重的患者,因为轻度功能受损时步行距离不受限制。

12 分钟步行距离与 6 分钟步行距离呈显著正相关, 12 分钟步行试验和 6 分钟步行试验一样能够预测公斤耗氧量,可用来评价心肺功能中度至严重受损患者的运动耐量。

其优、缺点与 6 分钟步行试验大致相同。

终止运动的指征1. 新出现或者加重的心绞痛;2. 中枢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头晕、或接近晕厥;3. 末梢低灌注情况,如紫绀、苍白;4. 疲乏、气促、喘息、腿痉挛或者间歇性跛行;5. 运动中收缩压较基础值下降 >10mmHg ,运动功率增加血压不升,并伴有缺血症状;或高血压反应(无明显症状时,收缩压 >250mmHg ,我院为 220mmHg 和 / 或舒张压 >115mmHg )。

6. 在无 Q 波的导联(不包括 V 1 和 aVR 导联)出现 ST 段抬高( 3 1.0mm ),此外, ST 段持续性压低,或者心电轴明显偏移;7. 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高度室性心律失常如多源性、短阵室速等;运动试验报告一份完整、准确的运动试验报告,必需要有以下内容:(一)运动前情况:运动的原因,简要的病史资料(职业、生活方式、习惯、饮食、服药、诊断等),简要体格检查(主要指心、肺)和简要的实验室检查资料;(二)运动的类型:功率自行车(阶梯递增或斜坡递增,功率)或平板运动(方案种类、速度和坡度);(三)受试者反应:合作和努力情况;(四)决定极量或次极量运动;(五)计算运动耐量(受试者 VO 2 max/VO 2 max pred% );(六)测定无氧阈时 VO 2 AT/VO 2 max pred% 比例;(七)决定最大运动功率时的肺功能状态: BR=1- ( VEmax/MVV ), RR 以及 VT/FVC ;(八)测定静息和最大功率运动时气体交换( V/Q )情况: P ( A-a ) O 2 , VD/VT 和P ( a-et ) CO 2 ;(九)运动终止的原因:疲乏、下肢酸痛、呼吸困难、胸痛、头晕等;(十)运动后恢复阶段检查受试者,包括心、肺、脉搏、血压等;(十一)仔细分析运动资料,写出完整的报告,包括诊断和提出合理建议等。

电脑化运动心肺功能测定仪将以上所有参数、图形经处理后打印列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