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1水电解质是体液的主要成分,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2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40%;女性占35%3细胞外液:男、女各占20%,可分为血浆液5%,组织间液占15%4有一小部分组织间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故可称为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如结缔组织液和所谓的透细胞液如:脑脊液、关节腔液、和消化液5细胞外液最主要的阳离子:Na+;阴离子Cl-、HCO3 –细胞内液最主要的阳离子:K+和Mg2+,阴离子:HPO42-和蛋白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正常的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人体正常的酸碱度环境为pH=(7.40±0.05);人体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排泄来完成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血液缓冲系统主要为HCO3-/H2CO3最为重要6体液正常渗透压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血容量的恢复和维持:肾素-醛固酮系统7体液失衡的三种类型:容量失调、浓度失调、成分失调8低渗性脱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病因:1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反复呕吐、慢性肠梗阻)2大创面的慢性渗液 3.等渗性缺水补水过多9等渗性脱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外科病人最易发生这种缺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

它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的)的迅速减少;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

10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即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又称原发性缺水11.是指由于水分摄入超过排出造成体液,主要是细胞外液的容量过多又称水中毒12高钾血症降低血钾的措施有哪些?答:(1)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和食物;(2)降低血清钾浓度:①促使钾暂时转移到细胞内:5%碳酸氢钠液、高糖及胰岛素静脉滴注。

②从消化道排出钾离子:口服阳离子交换树酯从消化道排出钾离子。

③透析疗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3)对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对抗钾离子。

13补钾注意事项:1口服安全,常用补达秀片、 KCL 液2见尿补钾,尿量 40ml/h 才可经静脉补钾。

3静脉补钾:500ml 液体不可超过 1.5g,严禁推注。

4大量静脉补钾时应监测血清钾和心电图变化。

14血清钾正常值为 3.5-5.5mmol/l 低于3.5mmol/l 表示低钾血症. T 波降低、变宽、双相倒置,ST压低, QT 间期延长出现病理性 U 波15原发性酸碱失调: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原发性酸碱失调,则为混合型酸碱平衡失调. pH、HCO3- 及PaCO2是反应机体平衡的三大基本要素16代酸病因1、碱性物质丢失过多2、酸性物质过多3、肾功能不全代碱病因1、酸性胃液丧失过多2、缺钾3、利尿剂的应用4、碱性物质的摄入过多17因肺泡通气及肺换气功能障碍,不能有效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使体内CO2蓄积造成PCO2增高,PH值降低,引起高碳酸血症称呼吸性酸中毒。

18因肺泡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引起血PCO2↓、PH↑,称呼吸性碱中毒,又称低碳酸血症19外科感染(surgical infection)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一般是指发生在组织损伤、空腔器官梗阻和手术后的感染。

包括特异性感染及非特异性感染按病程区分:急性、亚急性、慢性。

急性:<3周、亚急性:3周-2月、慢性:>2月20条件性感染:在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下降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感染或机会性感染。

21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在广谱抗菌药物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过程中,原来的致病细菌被抑制,耐药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机体菌群失调而产生的新感染使病情加重。

22、疖:俗称疥疮,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

多由金葡菌、偶可因表皮葡萄球菌或其他致病菌致病。

以局部治疗为主,对于面部疖或有全身症状者使用抗菌药物。

1.早期促使炎症消:理疗、外用药 2.局部化脓时及早排脓 3.抗菌治疗:面部疖有全身症状给抗菌素23、痈:病因与疖相似,多由金葡菌感染,病变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同时发生急性的细菌化脓性炎症,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全身:1.休息2.加强营养3.抗生素.局部处理: 1.早期:外用药、理疗。

2.晚期:手术⑴切开引流:+、++、⑵切除、植皮24皮下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细菌性感染的非化脓性炎症。

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25丹毒:是皮肤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皮肤及粘膜有病损:皮肤损伤、足癣、口腔溃疡、鼻窦炎26.SIRS:在感染过程中,细菌繁殖和裂解游离,释放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多种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适量时可引起防御作用,过量时就可造成组织损害.感染如得不到控制可因炎症介质失控,并可相互介导,发生级联或网络反应,导致因感染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27肠源性感染:健康情况下,肠粘膜有严密的屏障功能.在严重创伤等危重的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或衰竭时,肠内致病菌和内毒素可经肠道移位而导致肠源性感染。

28全身性外科感染表现 1.体温改变骤起寒战、继以高热 2.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头痛、头晕、恶心等 3.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肝脾肿大,黄疸或皮下瘀斑,甚至出现休克症状。

4.原感染部位以外出现多器官衰竭症状。

5.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重症时反可减少.(1)局部感染病灶的处理(2)抗生素的使用:早期大剂量使用,联合应用。

(3)支持治疗(4)对症治疗 1.降温2.激素3.抗休克29破伤风:潜伏期:平均6-10天该期越短,症状越重。

前驱期:1-2天。

12~24h(打呵欠等),头痛、头昏、乏力、嚼肌紧张酸胀、烦燥典型症状: 1.顺序:咀嚼肌→面→颈项→背腹肌→四肢→膈、肋间肌。

2.表现:⑴开口困难;⑵苦笑面容;⑶颈项强直;⑷角弓反张;⑸四肢屈曲;⑹呼吸困难。

特点:⑴意识清楚;⑵无高热原则: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

30多发伤:由同一致伤因素造成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创伤为多发伤。

31多处伤:是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两处以上的创伤。

32.复合伤: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引起的创伤为复合伤。

33创伤的并发症1.感染:化脓性感染占并发症的首位2.创伤性休克:是重度创伤病人死亡的常见原因。

3.挤压综合征: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到压砸或长时间重物的挤压→肌肉组织缺血坏死→释放肌红蛋白、高K、高H→急性肾功衰。

4.多系统器官衰竭:ARF、ARDS、应激溃疡、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5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酸中毒被称为死亡三联征。

34烧伤的病理分期:1休克期也称渗出期:组织烧伤后的立即反应是体液的渗出,一般要持续36—48小时。

大面积烧伤早期基本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伤后早期,休克主要威胁病人生命2感染期感染是造成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3修复期应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促进创面愈合。

浅度烧伤自行修复,深Ⅱ度靠残存的上皮岛爬行修复,Ⅲ度烧伤脱痂后基底肉芽组织生长瘢痕愈合,有些需植皮.治疗原则:1保护创面防止清除外源性粘染2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3防治局部及全身感染4尽早消灭创面5防治器官的并发症35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与促进因素作用下产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局部表现: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转移症状、全身症状:贫血、低热、消瘦、乏力36、颅内压增高: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减,超过其代偿能力,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0mmh2o以上,从而引起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的病因:1.颅腔狭小2.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加①脑组织体积的增加②脑脊液过多③脑血流量增加 1.颅内占位性病变 2.颅内感染性疾病 3.颅脑损伤 4.脑缺氧 5.中毒6.内分泌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意识障碍、其他症状体征。

治疗:一般处理(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病因治疗、药物治疗降颅压、亚低温冬眠疗法、脑脊液体外引流、巴比妥治疗、辅助过渡换气、对症治疗37脑疝: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38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①皮下血淤斑②鼻、口咽部出血和/或脑脊液耳鼻漏。

③颅神经损害症状 1.颅前窝骨折:出血经前鼻孔流出;之“熊猫”眼征;脑脊液鼻漏;空气也可经此逆行进入颅腔内形成颅内积气;嗅神经和视神经损伤。

2.颅中窝骨折:脑脊液耳漏;脑脊液鼻漏;面神经和听神经损伤;致命性鼻出血或耳出血。

3.颅后窝骨折:乳突和枕下部皮下瘀血(battle征);舌咽N、迷走N、副N、舌下N损伤。

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的治疗原则①头高位卧床休息。

②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及便秘。

③预防颅内感染,全身应用抗生素。

④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堵塞及冲洗耳道、鼻腔。

⑤脑脊液漏停止前不作腰穿⑥经1个月治疗,脑脊液漏不停止可手术治疗。

39脑挫裂伤临床: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生命体征、局灶症状和体征40、中间清醒期:当原发性脑损伤很轻,最初的昏迷时间很短,而血肿的形成又不是太迅速时,则在最初的昏迷与脑疝的昏迷之间有一段意识清楚时间,大多数为数小时或稍长,称为中间清醒期41、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只伤后首次CT检查时无血肿,而在以后的CT检查中发现了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出现了新的血肿,此种现象可见于各种外伤性颅内血肿42、酒窝征:见于乳腺癌,若累及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即所谓"酒窝征"43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各种病因引起颅内的椎管内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隙的统称,分自发型和外发型1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原有的控制胃排空的幽门窦、幽门括约肌及十二指肠球部解剖结构不复存在,加上部分病人胃肠吻合口过大,导致胃排空过速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

2残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余胃发生的原发癌。

3进展期胃癌:癌组织超出粘膜下层侵入胃壁肌层为中期胃癌,病变达浆膜下层或是超出浆膜向外侵润至邻近脏器或有转移为晚期胃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