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七月讲义

诗经七月讲义

诗经七月讲义
诗经七月讲义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商或辰)尾箕 北方玄武:斗(南斗六星)牛女(婺)虚危
室壁 西方白虎:奎(魁,主文采)娄胃昴毕觜参
(有三星)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诗经七月讲义

诗经七月讲义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
•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 八处士》)
•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王勃《滕王阁 序》)
• 扪参历井长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 白《蜀道难》)
• 月离于毕。 • 荧惑守心。 • 太白食昴。
诗经七月讲义
星的分野
宿 角亢 氐房心 尾箕 斗牛 女



燕越

宿 虚危 室壁 奎娄 胃昴毕 觜参






宿 井鬼 柳星张 翼轸




诗经七月讲义
诗经七月讲义
• 《春秋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 • 《孟子滕文公上》“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
之。”这里的秋阳应指夏历的五六七三个月, 此时太阳最强烈。 • 汉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建寅之月为岁首, 此后二千多年一般都用夏历。夏历与农事 相应。
诗经七月讲义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 衣:指上衣。褐:粗麻或獸毛做成的短衣 都是窮苦人穿的衣服。卒:動詞,終了。 卒歲:過完一年。 連件粗麻短衣都沒有,怎麽過完這一 年呢?
宿 角亢 氐房心 尾箕 斗牛 女
州 兖州 豫州 幽州 江州 扬州
宿 虚危 室壁 奎娄 胃昴毕 觜参
州 青州 并州 徐州 冀州 益州
宿 井鬼 柳星张 翼轸
州 雍州 三河 荆州
诗经七月讲义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 首先要說明,這首詩裏記月份使用了周曆和夏曆兩種曆法周人用周曆兼 用夏曆,故詩中周曆夏曆並舉。一般說“X月”是指夏曆,凡“X之日”是指 周曆: 夏 历 正 月 二 月 三 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诗经七月讲义
• 五月斯螽(zhōng)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 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其入我 床。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 入此室处。
• 六月食郁及薁(yù),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 (pū)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 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jū)。采荼薪樗 (chū ),食我农夫。
• 在文中不懂得地方做标记
诗经七月讲义
•背景大意敷演
诗经七月讲义
• 本篇选自《诗经》豳风,豳写作“邠”, 国名,在今陕西省旬邑县至彬县一带。 这是西周初年民歌,也是“国风”中最 长的一首叙事诗。
• 全诗共八章,诗中写了耕地、采桑、 养蚕、纺织、收割、染布、打猎、饮 食、盖房、酿酒、藏冰、祭神、祝寿 等,从写法上看,多用白描方法,以 时令为经,以农业生产劳动为纬,抓 住富有特征的事物加以表现。
诗经七月讲义
•内容讲授
诗经七月讲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流火:“火”不是九大行星中的火星,而是一 顆恒星,卽28宿中的心宿二,這顆星古代 稱爲“火”,又稱爲大火;夏曆六月黄昏時, 這顆恒星出現在正南方,是正中和最高的 位置;到七月黄昏時位置開始偏西向下移 動,古人稱之爲“流火”;隨着大火位置移動, 暑熱開始減退;到了九月,已經秋凉,就 要“授衣”,卽發放禦寒的冬衣了。
•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 先功业的。
诗经七月讲义
就表现手法而言分为赋、比、兴。
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 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 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 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 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 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 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诗经七月讲义
大麻布与苎麻布
•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穋(lù), 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入执宫功。昼 尔于茅,宵尔索绹(táo)。亟其乘屋,始播百谷。
•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阻。四之日其蚤, 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 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诗经七月讲义
•初读感知
• 周 历 三 月 四 月 五 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 本诗用历 三之日 四之日 蚕月、春日 四月 五月 六月 • 夏 历 七月 八月 九 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二月 • 周 历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正 月 二 月 • 本诗用历 七月 八月 九 月 十 月 一之日 二之日
• 《春秋》《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多用夏历 • 觱(bì)发(bo,阴平):风寒也。 • 栗烈:气寒也。
诗经七月讲义
正音试读
• 《豳风·七月》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bìbō),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sì),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yè)彼南亩。田畯至喜。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 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 殆公子归。 • 七月流火,八月萑(huán)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jǐ)彼女桑。七月鸣鵙(jú),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 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豣 (zōng),献豣(jiān)于公。
··
诗 经 豳 风 七 月
诗经七月讲义
文化常识
——简介
诗经七月讲义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 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 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 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 《诗》,或取其整数称《诗 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 经典,始称《诗经》,并沿 用至今。《诗经》所录,均 为曾经入乐的歌词。
诗经七月讲义
《诗经》六义
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
•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 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 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 是民歌。
•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 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 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 74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