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七月课件

诗经七月课件


星的分野
宿 国 宿 国 宿 国 角亢 郑 虚危 齐 井鬼 秦 氐房心 宋 室壁 卫 柳星张 周 尾箕 燕 奎娄 鲁 翼轸 楚 斗牛 越 胃昴毕 魏 女 吴 觜参 赵
宿
角亢
氐房心
尾箕
斗牛


宿
兖州
虚危
豫州
室壁
幽州
奎娄
江州
胃昴毕
扬州
觜参

宿
青州
井鬼
并州
柳星张
徐州
翼轸
冀州
益州

雍州
三河
荆州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诗 经 豳 风 七 月
· ·
本篇选自《诗经》豳风,豳写作“邠”,国名, 在今陕西省旬邑县至彬县一带。这是西周初年民 歌,也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全诗共 八章,诗中写了耕地、采桑、养蚕、纺织、收割、 染布、打猎、饮食、盖房、酿酒、藏冰、祭神、 祝寿等,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周早期我国 西北地区的农村社会面貌:农奴们一年四季辛勤 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但大部分都得归“公”, 自己却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任何自由,过着悲 惨的生活。从写法上看,多用白描方法,以时令 为经,以农业生产劳动为纬,抓住富有特征的事 物加以表现。另外,多用对比的方式来体现奴隶 与贵族生活的不同。
饁:送飯。 南畝:泛指農田 田畯 :農官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 鳴倉庚。
载:开始。 陽:温暖 。(晋)张载,字孟阳 有:動詞詞頭 仓庚:黄莺,即黄鹂。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懿:深。另有美,美德,魏晋以后多用为 妇女的美称。如:懿旨:指皇太后或皇后 的指令。如常见的墓联挽联:“励俗徽音 垂百世,流芳懿德著千秋。”“立佳城千 年不朽,垂懿范万古如斯。” 微行:小道。
附:古代的天文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 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 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 月五星运行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 人选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宿作为坐标, 称为二十八宿。见书835
赤道、黄道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商或辰)尾箕 北方玄武:斗(南斗六星)牛女(婺)虚危 室壁 西方白虎:奎(魁,主文采)娄胃昴毕觜参 (有三星)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穫,十 月隕蘀。
秀:禾、草等植物吐穂開花。 葽:远志,植物名。 “穫”與“獲”是同源字,简化字:获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爲公子裘。
貉:成语:一丘之貉(形容同是丑类,没 什么区别) 貍 :野猫。“貍 猫换太子”的故事。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 獻豣於公。
同:集中 豵:一岁的猪,指小兽。豜:三岁的猪, 指大兽。豝:牝猪,或两岁的猪。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斯螽(zhōng):蝗類昆蟲,即蚱蜢、螞蚱。 《周南· 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尔子孙, 振振兮。” 《毛詩正義》:“此言‘螽斯’, 《七月》言‘斯螽’,文雖顛倒,其實一也。” 青山拱照螽斯衍,绿水回环瓜瓞绵。 螽斯衍庆 股:腿,如悬梁刺股。 莎雞:俗稱紡織娘。振羽:雄性莎雞振動翅膀發 出叫聲。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朋:两,甲骨文写作 小篆写作:
饗:動詞,鄉人在一起飲酒。
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躋:登,升。 稱:举起。 “稱解狐”:推荐。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 及公子同歸。
遲遲:緩慢的樣子。 春日遲遲:在春天白天變得長了。後來就 用“遲日”稱代春日,如杜甫絕句二首 《遲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蘩:白蒿,與養蠶有關。 采蘩祁祁:採集的白蒿很多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 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晝爾于茅,宵爾索绹。亟其乘屋,其 始播百穀。
索:绳索,这里作动词,搓。 亟:急。 乘:《毛傳》:“乘,升也。”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 十月滌場。
蚤:通早 ,指早朝,古代一種祭祀儀式。 獻羔謂祭司寒也。 《禮記· 月令》:“庶 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
壶:指葫芦。(壶范:指宽宏大量) 叔:拾取。 苴:麻的种子。 荼,苦菜也。 如火如荼。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 禾麻菽麥。
重:tóng ,早种晚熟的谷。穋:晚种早熟的 谷。 禾,这里专指一种谷物,即小米。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
上入:到公家去。 执:指服役。 宫:室,这里指统治者的住宅。
萑:荻的一种,“枫叶荻花秋瑟瑟。”萑 苇:这里作动词。 蠶月:開始養蠶的月份,指夏曆三月 猗(jǐ):通“掎”,牽引。女桑:即柔桑。 “猗彼女桑”是說用手拉住枝條採摘那柔 嫩的桑葉。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黄,我 朱孔陽,爲公子裳。
鵙:就是伯勞鳥。 績:本義是績麻,把劈開的麻縷搓成綫 朱:鮮紅色。孔:副詞,很。 裳:下衣。《诗经》“东方未明,颠倒衣 裳。)。《诗经· 邶风· 绿衣》:“绿衣黄 裳。”《毛传》:“上曰衣,下曰裳。” 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 “裳”。“裳”字也写作“常”。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 八处士》)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王勃《滕王阁 序》) 扪参历井长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 白《蜀道难》) 月离于毕。 荧惑守心。 太白食昴。
分野
即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城联系起来, 认为“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城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 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 戶。嗟我婦子,曰爲改歲,入此室處。
“宇,屋邊也。從宀,于聲。” 户:半门日户。门当户对。门对青山,户 接绿水。 向:朝北的窗戶。
六月食鬰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 剝棗,十月穫稻。
亨:通“烹” 菽 :豆类的总称。 剝:通“攴”,擊打。 稻:酿酒的原料。
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春酒:冬天釀酒,經過春天才做成,所以 叫春酒。 后人常用“春”代“酒”,如剑 南春。 眉寿:长寿。如果说“齐眉寿”或“齐眉” 则指夫妻长寿。如: 瑶觞春介齐眉寿,锦砌晖承绕膝花。 “堂上齐眉周甲子。” “偕老齐眉” “岁岁华堂祝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菽苴。采 荼薪樗,食我農夫。
附:古代的历法:三正(zhēng):周历、 殷历、夏历
周: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殷: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夏: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春秋》《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多用 夏历
《春秋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 苗。” 《孟子滕文公上》“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 之。”这里的秋阳应指夏历的五六七三个 月,此时太阳最强烈。 汉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建寅之月为岁首, 此后二千多年一般都用夏历。夏历与农事 相应。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衣:指上衣。褐:粗麻或獸毛做成的短衣, 是窮苦人穿的衣服。卒:動詞,終了。卒 歲:過完一年。周代官方雖用周曆,民間 可能仍用夏曆,周曆的二月是夏曆的十二 月,一年快要過完了,因此說“何以卒 歲”。 連件粗麻短衣都沒有,怎麽過完這一 年呢?
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 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流火:“火”不是九大行星中的火星,而是一 顆恒星,卽28宿中的心宿二,這顆星古代 稱爲“火”,又稱爲大火;夏曆六月黄昏 時,這顆恒星出現在正南方,是正中和最 高的位置;到七月黄昏時位置開始偏西向 下移動,古人稱之爲“流火”;隨着大火 位置移動,暑熱開始減退;到了九月,已 經秋凉,就要“授衣”,卽發放禦寒的冬 衣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