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概况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概况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房制度改革的决 定》,同年11月23日,财政部、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中 国人民银行颁发《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暂行规定》。
(4)农村保障
1994年1月23日,化,同年4月15日,国务院还发布了《国家八七扶贫 攻坚计划(1994—2000)》。
三、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第一阶段:准备(1978—1985)
• 1978年3月5日,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 正案,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修正案均对劳动者休息、休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保障、 公民在养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的权利、公民教育、妇女权益等做了规定。
• 第四阶段:全面建设(1998—2010)
• 1998年3月,新一届中央政府在保留民政部的同时,新组建了劳动与 社会保障部,统一了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由此,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 管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作,民政部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 工作。 • 养老保险行业统筹被取消。 • 确立了“两个保障”和“三条保障线”。 “两个保障”指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确保企业离退休人 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三条保障线”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 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 • 农村保障 2006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1994年1月23 日发布的《农村五保供养鸡工作条例》)使农村五保制度实现了由农民 供养向农民供养向财政供养的重大转变。2003年11月18日,民政部、卫 生部、财政部发出《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中央财政直接出 面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
2、从由企业按比例提取劳动保险金统筹使用的社会保险形 式退到在企业营业外列支的企业保险形式
1969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发《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 革意见(草案)》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 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在营业外列支。这一做法使社会 保险丧失了统筹调剂的职能,变成了“企业保险”。
• 与国有企业配套。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 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工人分 担缴纳,其中企业缴纳数额为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15%左右,工人 缴纳数额不超过本人工资的3%。劳动合同制取代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铁 饭碗”。
• 与外商投资情况相适应。1986年11月10日,劳动人事部颁布《关于外 商投资企业用人自主权和职工工资、保险福利费用的规定》,强调外资 金企业必须缴纳中方职工退休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
• 1978年5月《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恢复了工人退休养 老制,1980年《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确立了离休制。
第二阶段:缓慢发展(1986—1993)
• 提出社会保障概念。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提出了“社会保 障”概念,并且单独设章阐述了社会保障的改革和社会化问题,社会保 障作为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负责、单位包办保障制的对立物,被正式载入 国家发展计划。
4、社会救济 方针:生产自救、群众互助,辅之以政府必要的政府救济
二、倒退(1966年~1976年)
1、从由政府、工会分工合作的社会化管理模式倒退到由政 府一家做主的集权化管理模式
1968年国家计委劳动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劳动部门把劳动保险工作统 管起来,各地由此形成了政府部门独揽社会保险业务,劳动部门集劳动 保险政策制定、业务管理和监督多种职能于一身的管理格局。
• 两项主体: A、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 B、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
• 三项补充: C、农村社队集体保障 D、社会救济 E、对革命军人的优待和抚恤
1、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 1951年颁布了适用于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和合作社 的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具体规 定了职工在疾病、伤残、死亡、生育及年老后获得必要物 质帮助的办法,同时规定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可以享受一定 的保险待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法规
(1)养老保险
199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确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2)医疗保险
199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职工医疗保障 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确定了医疗保障改革试验方案,称为两江 试点。
(3)住房保障
企业职工保险经费从企业收益中直接提取,自行组织实施 ,封闭式运营。当企业收益不足以支撑单位保障时,国家 财政通过补贴的方式来给予最后保证。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以政府财政拨款为基础, 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实施,其待遇水平略高于企业保险。
3、农村集体保障 农村集体以社队为单位,农村居民通过所在社队集体获得的 有关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合作医疗、五保户供养及其他福利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
人民网和人民日报两会热点问题调查
1、社会保障 2、收入分配 3、社会管理 4、教育公平 5、三农问题 6、医疗改革 7、反腐倡廉 8、物价问题 9、食品安全 10、房价调控
(农民财产权、文化产业)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演变历史
一、初建(1949年~1966年) – 两项主体,三项补充
• 第五阶段:法治时代(2010-)
•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 第三阶段:急剧变革(1993—1998)
• 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主要标志,社会保障被界定为市场经济体 系的五大支柱之一。同时,《决定》规定了“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 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