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蜂学

养蜂学

养蜂业:利用养蜂以取得蜂产品,并以农作物授粉以促进农业增产的生产部门,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蜂学:研究蜜蜂生命活动规律,养蜂生产技术,蜜源植物以及蜜蜂为植物授粉的一门科学,是昆虫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品种:b ee的自然或地理品种,也就是同一种bee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里,由于地理上的隔离,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亚种。

授精:精液进入阴道和输卵管内,由于运动和内部压力,使精液流入受精囊里贮存起来的过程。

受精:卵子产生后,卵子和精子结合成为配子。

试飞:18日龄左右工蜂选择在天晴时,头朝蜂巢门口,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进行试练飞行并定位蜂巢口位置。

十字型:蜜囊之后是前胃,其前端呈十字型袋口,是四个三角形唇瓣,开关可调节进入中肠的食物量,其后端为一长漏形活动瓣膜,前胃瓣伸入中肠,可防止食物回涌。

蜜囊是贮存花蜜和水分的器官,半透明并富有弹性,平常容积为14-18ul,吸满花蜜后为55-60ul。

群势:衡量蜂群强弱大小的指标,以框为单位
一般管理技术:指养蜂生产中经常而普遍运用的最基本的操作技术,是每个养蜂者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理想养蜂场地:应具备米粉源丰富.交通方便.小气候适宜.地势高燥.水源良好.场地比较开阔和比较安全安静条件
蜜源植物:能够分泌花蜜并且能够被bee采集利用的植物
主要~:一般都具有分布面积大,数量多,泌蜜量大,开花流蜜期长不仅能够提供bee繁殖.而且能生产商品的蜜源植物
Bee检疫:动物检疫一部分,可防治病虫害的蔓延,保护无病区,缩小疫区。

保护养蜂业顺利发展
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们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bee科bee亚科bee属
4个属:大,小,东方,西方bee。

4个品种:欧洲黑峰碦尼阿兰蜂高加索蜂意峰
外部形态:1全身被几丁质外壳(外骨骼),骨化硬;2绒毛:保温,保护体躯携带,传递花粉
头部: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呈圆形心脏形三角形
1.眼三单眼(感觉近物)两复眼(感觉远物)
2.触角:一对分为柄梗鞭三节,鞭节有与神经相连接的感觉毛和感觉器使触觉和嗅觉对外界刺激特敏感。

蜜蜂口器:嚼吸式,特点是上颚发达,适于咀嚼花粉和咬开房盖。

下颚和下唇特化为能吸吮花蜜的喙。

胸部:运动中心由前中后和并胸腹节组成
前肠:包括咽、食管、蜜囊和前胃四个部分,咽位于口后,膨大为食窦,具有吮吸和还吐花蜜的功能。

涎腺:共两对,头涎腺,为两串扁平梨状体;胸涎腺,两串发达管状腺体。

分泌物为涎液,含有转化酶,促使蔗糖转化,只有工蜂有。

营养涎:为葡萄状腺体,能分泌用以饲喂蜂王,蜂王幼虫,以及雄蜂和工蜂幼龄幼虫的乳浆,称为蜂王浆,只有工蜂有。

雄生殖系统:1对睾丸(腹腔两侧扁平扇状体.产精子器官).2条输精管(细小).1对贮精囊(长管状).1对粗大的粘液腺(与贮精囊并列,基部相连).一条射精管和阳茎
饲养蜂群的基础技术包括选购蜂群,场地布置与蜂群排列,检查蜂群,修造与保存巢脾,饲喂蜂群,合并蜂群,诱入蜂王,防止盗蜂等
17种蜜源植物油菜、紫云英、刺槐、泡桐、苕子、西瓜、板栗、盐肤木、长叶石栎、牡荆、芝麻、薄荷、棉花、柃属、枇杷、海州香薷。

巢脾保存:1、二硫化碳消毒法,二硫化碳气体比空气重,通过挥发,消毒由上而下。

2、硫磺粉消毒法,硫磺粉遇火即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进行消毒。

蜜蜂的遗传育种的特殊性:
组配方式的特殊性(1单二倍体2雄风交配一次6-8只);蜂群内多家族现象
蜂群整体决定生产力;制种必须控制广阔空间
蜂王在蜂群的作用:生殖作用(载体)、控制群体(蜂王物质)、对后代的影响
自然条件下蜂王的产生:自然分群(老处不见)、自然交替(老有病时,老处相见,直到处交配成功而自然死)、急迫造台(猝死or人为原因)。

蜜蜂疾病的诊断技术:临床症状诊断,实验室诊断
常见症状:腐烂、变色、畸形、“花子”或“穿孔”
1,发展养蜂学意义:
a提供价值高,用途广的蜂产品(蜡,蜂毒,蜜蜂幼虫,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雄蜂蛹等)
蜂蜜:食糖、保健品、药品
b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2,花粉如何形成?
足:分前中后3部(基.转.股.胫.跗.前跗)
工蜂前足:基跗节内侧生着一列硬毛,称为跗刷,用来刷集头部的花粉粒。

胫节末端有可活动胫距和基跗节的弧形凹槽构成净角器,用于清扫触角。

工蜂中足:跗刷:用于刷集胸、腹部的花粉粒。

胫节近端部内侧活动胫节,用于清理翅和气门,并能铲落后足上的花粉团。

工蜂后足:胫节外侧内凹,边缘生有大且硬的毛,形成可装花粉和树胶的花粉筐。

胫节端部有硬刺,称为花粉耙,其跗节基部外侧有一耳状扩展部分,称为耳状突。

两者作用是将花粉耙集和推进花粉筐。

基跗节内侧着生有10排硬毛,称为花粉栉,用于梳集花粉。

3,三型蜂的形成:
内因:蜂王产受精卵因发育条件不同而形成新蜂王和工蜂;未受精卵形成雄蜂。

外因:新蜂王:受精卵产在王台内,幼虫期内全喂王浆;工蜂:产在工蜂房,1-3日幼虫喂王浆3日后喂蜂粮;雄蜂:产雄蜂房,1-3日喂王浆3日后喂蜂粮
4,蜂群内信息传递方式:1.外激素(蜂王上颚腺分泌的信息素叫蜂王物质。

又为“口授信息素”,对蜜蜂有镇静作用,能使飞散的蜜蜂重新聚集,形成稳定蜂团;能抑制工蜂卵巢发育和阻止工蜂建造王台,对工蜂有强烈吸引和聚集作用) 2.蜜蜂舞蹈(100m以内发现食物,为圆舞,大于100m,则是摆尾舞)
5,巢脾上巢房分三种:王台、工蜂巢房、雄蜂巢房。

1王台呈杯状,体积最大,功能是用来培育处女王。

2工蜂巢房直径最小,数量最多,位于脾中、上部,用来培育工蜂和贮存蜂蜜、蜂粮(花粉、蜂蜜)。

3雄蜂巢房比工蜂巢房大,位于巢脾下缘和两侧,用来培育雄蜂,以及贮存蜂蜜。

4,场场址选择条件:
1、丰富的蜜蜂源,是发展养蜂生产的可靠保证。

2、养蜂场址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3、养蜂场地周围的小气候特点,设置峰场的地方必须阳关充足,地势干燥,巢门方
向开阔,这样会延长工蜂采蜜的时间,从而增加养蜂收入。

4、蜂场周围空气要清新,无严重空气污染。

5、蜂场附近,要有良好的水源,解决蜜蜂和养蜂人员的用水问题。

5,检查蜂群的方法有全面检查(可以掌握蜂群的总体情况),局部检查(重点了解某方面的情况),箱外观测(可以从蜜蜂的活动推测蜂群的大致情况)。

目的:通过检查蜂群,了解和检查封群m变化和内部,以便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

蜜蜂之所以成为最理想的授粉者,是因为它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具有以下几个有利的特点:1形态构造特殊性:蜜蜂足具有专门适应采集花粉的特殊构造,蜜蜂周身有绒毛,易于粘附花粉
2授粉专一性:蜜蜂每次出巢,仅采集同一种植物的花粉及花蜜3群居性:过着群居生活,群体数目大,且集中4可运移性:饲养在活框蜂箱内,且每晚陆续归巢5食料贮存性:体内具有蜜囊,贮蜜量达体重一半,蜂巢贮存大量蜂蜜和花粉6可训练性:利用条件反射,可用泡过花香的糖浆训练蜜蜂,诱引到需要传粉的作物上进行传粉工作。

蜂蜜的形成:原理采自花蜜,次是蜜露和甘露。

一是物理作用,即蒸发除去原料中过多的水分,是水分含量降低到18℅左右,形成一种具有高渗透压的浓缩蜜液,以利于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生长;二是生化作用,通过体内分泌的消化酶,将应有的蔗糖和淀粉,转化为还原糖,是还原糖达到65-80%蔗糖含量降至5%以下。

计划培养:在主要的蜜源流蜜期到来之前一个半月到结束前一个月之内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使蜂王和工蜂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保证在大流蜜期间有大量的蜜蜂参加采集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