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十二)《导则》第十一条,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的结构体系。 3、镇村体系职能等级结构规划。
选择镇村发展的重点,形成“县城—中心镇—一 般镇—中心村”的职能等级结构。 中心镇:一级中心;一般镇,二级中心;中心村: 三级中心,一般为行政村。中心镇的选择标准: 区位、交通、设施、规模、布局、发展潜力。中 心村的选择标准:交通、规模、布局、设施、发 展潜力。
一、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综述 (二)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的重要
性和意义 四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县 (市)域镇村体系规划,划定区域开 发管制区,完善开发管制的内容,明 确自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特别土地 资源、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的保 护范围和原则要求,实现资源的永续 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十二)《导则》第十一条,县域镇村体系
规划的结构体系。 1、镇村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发展的重
点、对策措施等。 2、预测县域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
人口预测:县域总人口数量、镇区(乡政 府驻地)人口规模、村庄人口规模。 Q=Q0(1+K)n+P 城镇化水平预测:县域各镇区人口规模总 量占县域总人口百分比。
村庄
>1000 601~1000 201~600
≤200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十二)《导则》第十一条,县域镇村体系 规划的结构体系。
6、县域镇村公用工程基础设施规划。 交通规划:镇(乡)—中心村、中心村— 中心村的道路 电力规划:电厂、变电所(站)、配电网 络、高压走廊 能源规划:供气站点和规模,沼气、太阳 能利用。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一、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综述 (一)背景
2.广西城镇化跨越发展政策背景: 《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 展的决定》及系列配套政策文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 法>办法》和《关于开展乡镇机构 改革的指导意见》(桂发[2011]3号 的实施。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十二)《导则》第十一条,县域镇村体系 规划的结构体系。
6、县域镇村公用工程基础设施规划。 环卫规划:镇(乡)、中心村、基层村三 级垃圾收集、储运设施
7、县域镇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合理确定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配套公 共设施位置、规模和建设标准。
一、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综述 (三)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中的几个定义
行政村: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层 的一级,是为了便于管理,而确定的乡 下一级的管理机构所管辖的区域。 村庄(自然村)村民按照生产和生活 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点。 镇(乡):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置 的镇(乡)。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一、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综述 (三)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中的几个定义
中心镇: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中的各分区内, 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 的镇。 一般镇: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中,中心镇以 外的镇(乡)。 中心村: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中,设有兼为 周围村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村。 基层村: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中心村以 外的村。
系规划编制的现状发展分析。一是对现状 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二是综合分析已有的 上层次规划和各乡镇总体规划。 (十二)《导则》第十一条,县域镇村体系 规划的结构体系。包括确定镇村发展战略、 预测人口规模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职能等 级结构、规模等级结构、空间布局结构、 公用用工程设施、防灾减灾、空间管制及 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等。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一、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综述 (三)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中的几个定义
村镇:包括建制镇、乡和村庄。 村镇基础设施:维持村镇或区域生存 的功能系统,即供电、供水、供气、 交通及对抗灾救灾起重要作用的指挥、 通信、医疗、消防、物资供应与保障 等基础工程设施系统,也称生命线工 程。
镇村体系规划需要收集的基础资料。 一是自然、资源、环境方面的资料。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资料。三是 基础设施方面的资料。四是搜集先进 地区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城乡规划建 设的经验和做法。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十一)《导则》第十条,是指县域镇村体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一、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综述 (三)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中的几个定义
镇村体系:一定区域内(县域或镇域)在 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 镇(乡)、村(行政村、自然村)群体。 镇村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县域或 镇域),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村、镇 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 和职能分工的镇、村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一、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综述 (三)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中的几个定义
镇区: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建 设发展区。 乡驻地:乡人民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 建设发展区。 小城镇:指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的 具有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 人口所聚居的社区,包括国家已批准的建制 镇和尚未设镇建制的相对发达的乡集镇。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编制县域镇体系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谐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城 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县(市)域 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镇村布 局、完善镇村功能、塑造镇村特色,改善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促进镇村经济 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我区城镇化跨越发 展。
一、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综述 (二)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的重要
性和意义 二是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 乡规划法>办法》的要求。《广西实施 办法》第七条第三款的规定。 三是统筹城乡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 协调发展的要求。镇、村合理布局, 形成由“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中 心村”的镇村体系。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五)《导则》第四条,是指编制的依据及
与相关行业规划的关系。编制县域镇村体 系规划,一是应当遵循的有关法律、法规 和政策文件依据,包括《城乡规划法》、 《广西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二是应 当遵循的有关技术标准依据,包括国家标 准和行业规范等。三是要与国土规划、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 协调。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七)《导则》第六条,是指编制县域镇村 体系规划的期限:二十年左右,与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的年限相一致。
(八)《导则》第七条,是指县域镇村体系 规划编制和审批。
(九)《导则》第八条,是指县域镇村体系 规划的公示。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十)《导则》第九条,是指编制县域
一、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综述 (二)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的重要
性和意义 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建立合
理的镇村体系,大力发展小城镇,有利 于减少农民的迁移成本、创业成本,实 现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 六是村镇规划编制的要求。县域镇村体 系规划是村镇规划编制的依据和前提。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十二)《导则》第十一条,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的结构体
系。 5、县域镇村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镇村规模分级表(人)
规划人口规模分 镇区、乡政府驻
级
地
特大型
>50000
大型
30001~50000
中型
10001~30000
小型
≤10000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十二)《导则》第十一条,县域镇村体系 规划的结构体系。
6、县域镇村公用工程基础设施规划。 通信规划:邮政局所、通信枢纽;广播台 站、广播线路;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 等 供排水规划:集中供水的水源、规模、水 厂位置及分布、服务的人口等;排水设施、 污水处理设施等,农村小型分散式污水处 理设施建设
镇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表
镇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表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十二)《导则》第十一条,县域镇村
体系规划的结构体系。 8、县域防灾减灾规划。
消防规划:消防站设置和消防通道建 设的标准和要求。 防洪规划:镇(乡)、村庄防洪设施 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十二)《导则》第十一条,县域镇村体系 规划的结构体系。
5、县域镇村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国家标准:特大、大、中、小型四个级别 的镇村规模等级 中心镇原则上应为特大型或大型以上乡镇 一般镇为中、小型乡镇 中心村一般为大型以上村庄 划定必须制定规划的乡和村庄的区域
1.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现状背景:有法 可依,无规划可循、无人管理和服务。 造成规划严重滞后,机构不健全,人 才流失,职能不到位,村镇规划建设 管理已基本陷入停顿甚至倒退的局面; 村镇基础设施配套严重滞后,农村生 产、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 村镇建设特色不突出,资源消耗大; 综合防灾能力极其脆弱。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二、县域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内容 (六)《导则》第五条,是指县域镇村
体系规划编制的原则,包括编统一规 划、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因地制宜, 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节约土地,合 理用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防治 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历史文化和传 统,突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