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概述
3.按形象特点分类 现实主义小说 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如实地再现生活,以 浓郁的生活色彩再现现实本身的丰富性和 多样性,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浪漫主义小说 侧重于对理想世界的热烈向往和追求, 它主要是按照理想的样子反映生活。它常 常以理想的、情感的逻辑取代现实的、生 活的逻辑。
超现实主义小说 它采用不曾有不可能有的样子,把虚幻的、 荒诞的、有意乖谬的非现实情节当作真实世界, 加以细腻逼真的描写,从而达到深刻反映现实生 活的目的。 纪实小说 把新闻事实用小说的笔法写出来,着重表现 重大而真实的事件。反对虚构,强调实录。主题 显露,很少作情节描写,以原汁原味的可信性来 吸引读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 对现实生活的提炼 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3. 注重描写和选材
1.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 小说中所创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 中的第一要素。如果一部小说作品没有塑造出感人 至深的人物艺术形象,它就不能跻身于第一流作品 的行列,在世界小说名作画廊里就不会有它的一席 之地。
小说是文学文体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个家族。小说的形态有万 千种之多,分类的依据不同,将会出现各不相同的小说类别。 主要采用篇幅、内容、品格、表现特点等类别来加以梳理。 1.按篇幅容量分类 长篇小说:十万乃至数百万字。 从本质上说,长篇小说应是一部艺术化的人生历史画卷。 中篇小说:二万至十万字。 反映生活历史的相对完整的某一局部;主要人物有三五个; 围绕中心展开情节;背景往往被推到幕后。 短篇小说:三千至二万字。 往往截取生活中富有典型性的某一侧面或片断加以集中描 绘,以提示社会生活的意义。
4.按表现重点分类 情节小说: 生活故事化。以故事为主体的小说,它侧重于 故事的生动性、曲折性和完整性。 性格小说: 人物性格化。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的小说,强调 性格描写和性格复杂性的充分揭示。作品中人物 性格的展示,成了情节发展的基本动力,作品中的 环境,成了人物性格表演的舞台。
圆形人物是扁平人物的复杂化和丰富化,当 扁平人物的塑造“再增多一个因素,我们 开始画的弧线即趋于圆形”。圆形人物我 们无法以一句简单语句将它描绘殆尽,他 的性格内涵像“月亮那样盈亏互易,宛如 真人那般复杂多面”。
福斯特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理论为我们的人物形态 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福斯特的理论也有不完 美之处,那就是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只涉及到20世 纪初的小说,而对20世纪汹涌澎湃的现代主义文学 思潮中出现的新的人物形态就没有也不可能作出理 论概括。所以在福斯特的理论之外,我们还要补充 一种人物形态,那就是象征人物。
心理小说 以人物的心理世界为描写中心的小说。往往 运用内心独白、感官印象和联想梦幻来表现客观 事物所引起的人物内心世界的意识活动,折射外 部世界。
5.按叙述方式分类 讲述型 指叙述人明显介入小说之中,让读者在其引导 下了解作品的内容。我们好象面对小说家而坐, 听他讲故事。小说家坐在窗边眺望,将他的所见 所感一一转述给我们。 显示型 指作者退隐不露面,采用显示艺术对象客观存 在状态的小说。我们所看到的,就是现实生活客 观的画面,没有作者的评头论足,一切全由我们 自己去感受。
优点: 一、在于易于辨认 二、容易为读者所记忆 三、他们身上往往具有喜剧性的因素
缺点: 一、性格比较单一,缺乏丰富的性格内涵, 不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去丰富完 善它,因而它不能留给读者再思考、再创 造的空间,剥夺了读者反复玩味的乐趣。 二、扁平人物性格是封闭型的静态性格,没 有发展容 易给人造成不真实的感觉。 三、扁平人物容易理想化或漫画化。
《红楼梦》 总计:男495人,女480人,合计:975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732 人,无姓名称谓的243人。 有人将《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归谱如下: 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十二丫环:晴雯、麝月、袭人、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儿、香 菱、金钏、司棋、抱琴。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 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十二儿:庆儿、昭儿、兴儿、隆儿、坠儿、喜儿、寿儿、丰儿、住儿、 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 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 艾官、豆官、葵官。
微型小说:它的篇幅更短,几十个字、几百个字至 一千多字。情节单一,人物很少。多取材于日常生 活中的一件小事,寓有褒贬或哲理。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 然响起了敲门声……
2.根据艺术品格分类 通俗小说 带有浓厚传奇味道,以娱乐性为尚,讲究 故事性、趣味性、平易性、消费性。 严肃小说 以艺术地再现社会人生为宗旨,追求高 雅的审美趣味,严肃的认识价值,完美的 艺术品位,创作上精益求精。
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 一,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 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 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样式。
1.虚构性 本质 “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 小说竭力挖掘的艺术内容,强调的是新鲜、独特
结构是对人物、事件的组织安排,是谋篇布局、构成 艺术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 故事:事件 小说结构的几种形式 : 单线型结构 复线型结构 辐射型结构 蛛网型结构 情绪型结构 板块型结构
小说中的情节指作品中的人物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 成的相互关系和一系列矛盾冲突构成的事件及其 发展过程。 (1)完整性:中国读者传统的审美心理是要求有完 整的故事情节,前因后果要交代清楚。 小说创作一般都注意情节的发生 ——发展——高 潮——结局这一完整的运动过程。 (2)复杂性:完整复杂的情节源于并高于生活的完 整复杂性。小说可以多条情节线索与主干情节共 存,以枝蔓情节丰富主干情节。
小说人物的塑造途径有 1)、原型塑造法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加 工改造,塑造出人物形象的方法 。 《红楼梦》 、《水浒传》、《三国演义》《情人》 、 《山楂树之恋》
2)、多种合成法 :将多个原形的素材,按照相似 性组合的原理给予加工改造,塑造出人物形象的办 法。 《阿Q正传》、《围城》、《红岩》、
一、小说鉴赏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人物的鉴赏 小说的人物艺术形象比较讲究质和量。在 质的方面,要求人物形象不仅与历史人物 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不能相同,也要 求小说里人物艺术形象要高于叙事类散文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 “我们可以将人物分为扁平的和圆形的两 种。”
6.按照内容: 古典小说分为神魔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志人、 志怪小说。 现代的按照内容,分为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科幻 小说,玄幻小说,历史小说、侦探小说等。
7. 若按体式来分,则有日记体、书信体、、新闻体、 笔记体小说、传记体小说、诗体小说、章回体小 说等; 8. 按流派分,有现代派和现实主义,前者又可分为: 象征主义、结构主义、魔幻主义、意识流、黑色 幽默等。 9.按照时间分古典小说、现代小说。 1918年,鲁迅《狂人日记》,现代小说的开始。 10.以语言特点来分,则有文言和白话之分。
环境是小说情节发生、发展所处的时间和空间。 既包含具体的场合、情境、生活氛围等小环境, 也包括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大环境。 在小说创作中,首要的是对艺术形象在特定情境 下的场合、氛围,即小环境的精心描写。大环境 在具体的创作中并非无时不在,但更多的时候是 作为幕后背景来体现的。 小说环境的设置有社会环境的设置、自然环境 的设置和生活场景与心理氛围的设置等。
3)、理想寄寓法:把现实生活无法实现的美好事物通过
寄寓理想而实现,塑造出人物形象的办法。
琼瑶《泡沫之夏》、韩剧《 冬季恋歌》、金庸《神雕侠 侣》
4)、幻想超越法:按照人类心中随心所欲地想象而 不顾及是否理想、是否可能实现,塑造出人物形象 的办法。 神魔系列:孙悟空、哈利波特、《聊斋志异》
小说人物塑造,主要是性格塑造,要塑造出与众不 同的“这一个”来。 (1)人物形象既有鲜明的主体性又有耐人寻味的 丰富性,使人物的任何一次举止言行都源于他的 主体性性格,写出性格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 (2)真实表现人物性格命运的逻辑 作者创造人物时总是按照人物的性格命运逻辑去 描写,人物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独立个 性,有自己待人接物的处世方式。
一、小说的概念与特点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这里所说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谈、小的 道理,与现时所说的小说相差甚远。
巴尔扎克: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普鲁斯特:小说是沉默之子。 大江健三郎:写小说是救赎。
黄孝阳:小说是写人性的,小说也是要抵达神性的。
扁平人物又称为类型人物,“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 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的”,常常可以用一个句子来 加以描述概括。这些人物性格可以用忠诚、奸猾、 粗鲁、勇敢等词语概括殆尽,同时这种性格特征永 远保持不变。在文学史上我们可以找出许多这样的 扁平人物,如《西游记》中的沙和尚,《红楼梦》 中的刘姥姥,《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扁平人 物并不局限于“反面人物”或小丑式人物,“正面 人物”也可以是扁平人物。
一种是常规含义上的象征人物,他只是用具体的人 物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和思想感情。如鲁 迅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便是一个象征人物。
另一种特殊的象征性人物又可称之为抽象人物或符 号化人物。这种人物已不再具有具体可感的外观 和日常人们的言行生活习惯,充其量仅有一点日 常生活的行为痕迹,往往有意加以扭曲、变形, 或以荒诞的形式出现。在他们身上抽象代替了具 体,人物完全符号化了。这种怪诞的人物形象, 一看便知是明显的虚构,但它又潜藏着深刻的寓 意。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格利高尔 变成了一个大甲虫。作者用人变为虫这样一个荒 诞的情节,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严酷的 生存状态,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 人在社会的压力下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尊严, 人变成了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