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读》2014高考作文预测题目之《自我成长》(原创稿件,请注明

阅读》2014高考作文预测题目之《自我成长》(原创稿件,请注明

《中学生阅读》2014高考作文预测题目之《自我成长》(原创稿件,请注明议论文2014-05-29 15:09:《中学生阅读》2014高考作文预测题目之《自我成长》(原创稿件,请注明出处)河南省实验中学张定勇简介:张定勇,极品作文、极品阅读风暴创始人,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长期在高三毕业班任教,高考作文研究专家,曾多次命中高考作文试题,主编三十余部作文专著。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助我造一条船吧!”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突然来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这是一个哲理故事类材料作文。

结尾处苏格拉底的话已经点明了材料的寓意——“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突然来访。

”这是材料的中心立意。

从苏格拉底的角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快乐来自于对明确目标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中,只有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明确目标,并为之忙得无暇顾及的时候,快乐就会降临到我们身边。

身教和言教要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目的。

从年轻人的角度,要勇于请教,面对问题,要积极寻找解决之道。

年轻人寻找快乐时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如果一味去依靠自我,很难解决问题。

当然这是次要角度。

在写作时最好从材料的中心立意来写。

写作时特别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意列好提纲,如《专注目标,快乐相伴》可以从“专注目标不言悔,快乐无价自相随”“专注目标不言弃,快乐为伴悄然来”“专注目标勇攀登,快乐如灯永不灭”三个角度来写,篇末强化观点——“专注目标,自有快乐相随。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唯有专注于心底的那个明确目标,在忙得无暇顾及之时,快乐便会悄然而至。

”二是要注意选好精彩的材料。

可以选择古今中外的适合的例子来论述观点。

如:胸有明确目标,手握奋斗之剑。

目标与奋斗,是相辅相成的产物。

越王为了复国而卧薪尝胆,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辛苦付出,刘盛兰为了帮助上不起学的孩子而捡拾废品,邓稼先为了祖国安全而研发原子弹,油菜花父子为了研发种子而刻苦钻研。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近日,作家李辉在“东方历史讲堂”重温八十年代时透露,著名画家黄永玉写信给曹禺:“你是我的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戏,一个都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

”身为北京人艺院长的曹禺非但不生气,还郑重地把信夹入大相册,在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来访时念给他听。

当时的青年作家张辛欣在《收获》上发文批判曹禺,惹了麻烦,毕业分配没着落,巴金介绍她到北京人艺当导演,曹禺也没拒绝。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可以写作的角度很多。

从曹禺的角度: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虚心纳言,大度处事;善纳逆耳忠言;宽容;善待错误,人生境界顿开。

正视批评,成就谦谦君子之风。

腹有雅量气自华。

闻过则喜,谦虚的姿态。

从黄永玉张欣幸的角度:敢于批评,勇于批评。

敢于挑战权威。

以上立意从材料的总体上把握,均为一类立意。

二类立意只抓住材料的局部,如不为势位所误,心无杂念,批判力量大等。

三类立意为尊敬,谦虚等。

在写作时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要设计好一个精美标题,或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者用对称式结构,或者简明地提出判断,如:《腹有雅量气自华》《闻过则喜,宽容面对》《包容为帆助远航》《倾听逆耳忠言》《闻过则喜,难能可贵》《博大胸襟筑辉煌》《闻过则喜真名士》《笑纳批评,昂首人生》《博大胸襟方纳百川》《以宽博之心勇对批评责难》等。

二是在运用素材是一定要紧扣“虚心对待别人的批评”这个中心来写。

如下列例子都是很好的论据:①梅兰芳虚心求教,宽容一位老者之批判。

②铁凝、莫言面对《咬文嚼字》的淡然与诚恳,接受指摘的气度。

③唐太宗以魏征为镜,明其得失,从善如流,闻过则喜。

④面对质疑,三峡工程总指挥潘家铮说其实三峡建设中最应该感谢的人是那些反对的人们。

⑤胡适一生名满天下,他有一句名言:“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他从不以激烈的言辞攻击自己的反对者,而是正视别人的批评。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男孩,收到爷爷给他的一份生日礼物,那是一只可爱的小乌龟。

他在兴奋之余,很想和乌龟一起玩耍,但乌龟初到陌生的环境,一下子就把头脚缩进了壳里。

小男孩便用棍子捅它,想把它赶出来,但却一直没有效果。

爷爷看到他的举动,就说:“不要用这种方法,我教你一个更好的办法。

”他和小男孩把乌龟带进屋内,放在暖和的壁炉旁,几分钟后乌龟觉得热了,便伸出了它的头和脚,主动向小男孩爬去。

“有时候人也像乌龟一样。

”爷爷说,“不要用强硬的手段逼迫人,只要以善意、亲切、诚挚和热情的方式,使他觉得温暖,他就一定会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兼具开放性和限制性,不偏不难不怪,没给考生设置多大的障碍。

面对小男孩粗暴的戳碰,小乌龟只是将身子缩得更紧;爷爷用炉火温暖房间,小乌龟终于伸出了脑袋。

善用温暖去感化他人,方能消融重重冰川,化解危机,驱散严寒,解决困难。

温和真诚,方动人心。

粗暴和武力往往使阴霾扩大加重,而温和真诚才是消散人心头乌云的那股春风。

这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当我们要打开人们的心房时,亲切真挚的爱心与关怀,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强硬的处世待人态度往往适得其反,而温和又充满爱心的方式最易安抚人心,被人接受。

这样做事,要比用其他方法更有力量。

从试题内容的上来看,此题暗扣热点话题——温暖社会、民心工程的话题。

针对消除社会戾气、关注民生的社会大背景,凸显“温和真诚,融化冰川”的主题,此题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心自我。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此作文命题强调学生深入地观察生活、理解生活、表现生活,能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

写作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审准命题意图。

审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句即爷爷的话——“不要用强硬的手段逼迫人,只要以善意、亲切、诚挚和热情的方式,使他觉得温暖,他就一定会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要注意小男孩的粗暴的戳碰方式不能解决问题,爷爷善用温暖去做到了想做的事情。

两种方式,正反对比,意在倡导我们遇事要学会温和的待人处事。

②设计一个好的标题。

好的标题可以紧紧抓住读者的心里,先声夺人。

如《温以处事,和以待人》《扬善意之帆,绝千里江河》《温暖待人,曲径通幽》《善待他人,成就人生》《用温暖消融冰川》《温暖真诚,方动人心》。

这些标题点题鲜明,或用对偶,或用比喻,简短有力,富有文采。

③美化文章结构。

设计层次的最好方法是围绕中心论点,设计分论点,让分论点统领主体部分的每个自然段,共同完成对主旨的表达,如可以从“温和待人,赢得尊重的同时收获成功”“温和处事,彰显博大的胸怀和人格魅力”“温和生活,在从容宁静中体验生命的美好”三个方面设计层次的,最后用“温以处事,和以待人,学做一场春雨,在无声中滋润万物,美好且持久,温暖而动人”对全文进行总结,真正做到了收放自如,结构严谨。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自行车在奔驰着,前车轮瞥了后车轮一眼,得意地笑出声来:“哈哈,我们同样都是车轮,可我总走在你的前面,你总跟在我的后面。

你不感到屈辱吗?”后车轮也不争辩,默默地继续行它的路。

不久,这辆自行车拆散修理了。

在修好整装的时候,主人把车轮换了一下位置。

自行车又开始奔驰了,过去的后轮瞥了一眼如今的后车轮说道:“老兄,你这回可明白了吧,过去并不是你能干、先进一些,而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现在轮到后车轮默默无语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这是一个哲理故事的材料作文,具有思辨性。

材料可写的角度主要有两个:前车轮的角度:不能认清自己的位置容易骄傲自大,被人耻笑。

后车轮的角度:认清位置与价值的关系,正确看待自己的位置,展现自身的价值。

后车轮的角度也是中心角度。

材料的核心就是这句话——“老兄,你这回可明白了吧,过去并不是你能干、先进一些,而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位置和价值”这一话题,这个话题属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范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我们都要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但是被安排在不同的位置,也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自行车前轮没有认清自己,自认为比后车轮能干、先进,表现出自傲的神情,其实只是处在前轮的位置而已,显然对前轮是批判的否定的情感。

相反后轮面对前轮的讥讽,也不争辩,默默地继续行它的路,等到主人把车轮换了一下位置,它也没有骄傲,而是向前轮即如今的后轮客观地点明了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对后轮是肯定的赞扬的情感。

后车轮关于位置和价值的一番话体现了材料的主旨: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只要努力奉献,积极追求,就同样有价值;正确看待自己的位置,展现自身的价值;我们要正确对待位置和价值的关系,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不同的人,所处的职位有高低之别,岗位有显要与平常之分,但都可以创造自己的事业,做出一番成绩。

可以展开联想。

从材料联想开去会有更多立意,比如: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位置,而在于默默的奉献,积极的追求,后轮也能展现价值;平凡的岗位能够实现不平凡的价值;位置差,不要气馁,增强自身实力;位置好,也要清醒认识,不要盲目自大。

可以写找准位置,适应位置,需要认清自我,审视自我,用一颗平静的心聆听自我价值的呼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也可以写“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我们对人生对位置的正确态度。

不论我们在人生舞台上的角色如何,我们都有权力在我们的位置上绽放自己,我们都有希望成为他人心中的英雄……由于文体不限,除了议论文、记叙文外,在写法上可以寻求突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