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题、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B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灌溉农业C .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 .退耕还草2.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分布示意图 , 图中古绿洲退化成沙漠的主要原因①禁樵禁采 ②盲目开垦 ③过度用水 ④封沙禁牧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3.下图为宁夏自治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南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②图中降水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③宁夏黄河沿岸引水灌溉, 干旱危害程度低 ④宁夏中西部第一产业为主, 抵御干旱能 力较强⑤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宁夏应山区恢复天然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⑥宁夏应在引黄灌区增加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A .①③④B .②⑤C .③⑤D .②④⑥4.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 ) A .气温变高,湿度变小 B .气候变干( )C.气温变低,湿度变小 D .气候变湿润5.下图为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林土壤枯枝落叶多因而有机质含量高B.此循环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C.雨林生长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D.雨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原状图为我国某地区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障城镇用水②开发水能资源③蓄水灌溉农田④发展水产养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③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④营造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9.读我国西北某地景观图,从整体性的角度,下列自然地理特征与图中所在地不相符A .降水稀少,气候干B .植被稀疏,生态脆弱C .河流短小,多内流河D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10 .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土壤 ⑤植被。
A .①②B .②⑤C .③④D .④⑤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 施和生物措施。
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 ( )A .侧蚀B .下蚀C .沟头崩塌 12 .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B .水土流失C .土壤盐渍化D .生物多样性减少13.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 树的为( )A .土地荒漠化B .水资源短缺C .酸雨D .生物多样性减少D .溯源侵蚀的 是( )A.A 点B.B点C.C点D.D点 14.我国不同自然区的环境特征差异显著。
以下描述与其对应区域相匹配的是A.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柴达木盆地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青藏高原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东北平原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长江三角洲15.读下面漫画,回答下题。
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其进一步恶化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大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从国家林业局获悉 ,全国现有森林面积29.32 亿亩, 森林覆盖率 20.36%,人工林保存面积9.26 亿亩, 居世界首位 ,这得益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工程等。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 完成各题。
16 .我国大力实施这些工程的直接目的是()a. 增加木材产量b. 提高生态质量c. 提高农民收入d. 调整农业结构A .ab“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
东部连接快 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 .“一带一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 ( ) A .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 B .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C .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 D .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19 .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 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 的成本, 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这些地区主要是B .cdC .ac17.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A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D .bd , 正确的是 ( ) B .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A .大洋洲、西欧B .东欧、东南亚C .中亚、西亚D .东亚、南亚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0.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 )A.大连 B .青岛 C .深圳 D .上海21.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③保持生物多样性④增加用材林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图为尼日利亚木材加工工业、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a、 b、 c 工业分别是 ( )A.木材加工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B.纺织工业、木材加工工业、食品工业C.食品工业、木材加工工业、纺织工业D.木材加工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23. c 工业的扩展在该地区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②水资源短缺③海水入侵④土地荒漠化加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划分,也可以按人文要素划分。
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间差异明显。
回答下面小题。
24.在地形上,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省区是 ( )A.蜀 B .青 C .藏 D .新25.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 )A.四川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吐鲁番盆地 D .准噶尔盆地26.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呈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昆仑山、秦岭 B .大兴安岭、太行山 C .天山、阴山 D .南岭、武夷山27.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 A.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 B .7 月份平均气温 0℃等温线C. 800 毫米年降水量线 D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28.下列各组地方,全部位于暖温带的是( )A.陕西全部、辽宁南部 B .山东、河南北部C.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D .北京、乌鲁木齐29.下列地貌单元中,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是( )A.青藏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内蒙古高原 D .黄土高原读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30.O地和 P 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大气环流D.植被、土壤31 .关于图中 R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 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B.该河流域地势起伏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C.该河流每年会出现凌讯D.一般情况下,该河河道西岸较陡,河道较深32. Q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A.劳动力丰富,但劳动生产率低B.田地规模小,土地租金低,经济效益良好C.当地高度发达的工业促进了当地高度机械化农业的形成D.依托铁路和海港,促进商品经营,产品商品率较高二、综合题33 .“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
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之间被称作金沙江。
位于金沙江下游已建和在建的 4 座巨型水电站,总发电量相当于 2 座三峡工程发电量。
下图为金沙江流域图。
完成下列问题。
( 1)描述金沙江流域的地形地势特点,并简述成因。
( 2)简析图中湿地的成因。
( 3)描述并分析图中城镇分布特点。
( 4)评价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的条件。
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 D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
图示区域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人口密度较小。
D湖周围的耕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耕地,居民种植作物,大都将作物当作饲料从事动物饲养。
有人建议,为利用该区域的草场资源,引进来自中国青藏高原的牦牛发展放牧业。
右图是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
1)指出湖水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2)用水循环原理解释 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3)分析湖区周围的农业偏向于动物饲养的主要原因。
4)你认为该区域引进牦牛发展畜牧业的建议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35 .读图 , 完成下列各题。
(1)按干湿区的划分 , 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区和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 ; ②。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 : ①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具体地说 ,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 _ ”防护林带 , 该防护林带的具体作用是___ 。
36.下图是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图中①地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建设基地有利的区位自然条件是()。
A、地势平坦 B 、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C、土壤肥沃 D 、灌溉条件好2)A区域为我国东北的平原, A区域的耕作制度为,A、①两区域的耕作制度(相同或不同)3)图中 A 区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4)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文明的“北大荒”,‘北大仓'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北大荒”可垦荒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垦荒,这说明。
( 5)东北拥有“中国总装备部”的荣耀,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振兴东北经济是根据区域条件走特色之路,简述东北具备的有利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1.B2.B3. B4.B5.A6.D7.C8.A9.D10.A11.D12.B13.B14.A15. A16.D17.C18.D19.C20.C21.B22.D23.B24.D25.B26.C27. C28.B29.D30.C31.A32.D33.( 1)地形特点:以高大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山高谷深(起伏很大)原因: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形成高大山脉;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强,地形起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