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儿亚健康原因危害以及处理方法

少儿亚健康原因危害以及处理方法

(一)亚健康概念以及现状
何谓亚健康?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

以往人们认为亚健康主要发生在生活压力大的成年人身上,而近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亚健康正在低龄化,一些中学生正受其困扰。

引起青少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期望过高,由此产生的非理性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社会上种种不良的价值观渗透进校园,造成青少年情感的苦闷。

近几年来,计算机也已成为诱发青少年亚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时间玩电脑游戏或者上网,会诱发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一些不适感。

(二)危害
而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讲,亚健康造成的危害比成年人更甚。

比如:
首先,儿童亚健康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儿童亚健康常有食欲不振、代谢紊乱等现象,容易造成机体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影响骨骼、神经等身体发育,进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其次,儿童亚健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危害。

儿童亚健康带来的悲观、没耐心、没兴趣等负性情绪给孩子的性格成长、人格完善造成不自信、多疑、自恋、偏执、自卑等性格缺陷。

第三,儿童亚健康会影响孩子学习:儿童亚健康状态使孩子学习
动力不足和缺乏效率,厌学,承受学习压力的能力差,从而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的不理想进一步减小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

第四,儿童亚健康状态有可能埋下疾病“祸根”。

儿童亚健康状态容易使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乘虚而入。

因为这些疾病均有一个缓慢渐进的发展过程,青春期代谢旺盛,容易将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掩盖。

如果忽略开始时的亚健康状态,就为真正疾病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还有,儿童亚健康状态有可能使孩子染上恶习。

儿童自我约束、调节能力差,亚健康状态若长期得不到校正即可诱发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吸烟、吸毒、酗酒、少女怀孕、斗殴等。

埋下疾病“祸根”。

亚健康状态容易使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乘虚而入。

儿童亚健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疾病状态,但如果不加重视,会给身体组织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创造条件。

所以医师和家长应密切配合,采用日常综合调护的方式,增强孩子的免疫功能,强化其体质,以积极的心态和方法,尽早让孩子摆脱亚健康状态。

有关专家已经在呼吁,全社会应行动起来,帮助青少年走出亚健康状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三)原因
根据中医的原理,小儿亚健康可由以下原因导致: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小儿亚健康状态多与饮食喂养不当;外感六淫;用药不当,损伤正气;体质因素有关,导致机体脾胃不和,心脾积热,免疫功能紊乱与低下。

1.1 饮食因素《诸病源候论》曰:“小儿饮食不调,伤于脾胃,脾胃不和,不能饮食”。

过食油腻、甜食及饮食的不规律是引起小儿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因素。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误食腐败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脾胃不和。

若食之过多,脾胃受累,则运化不及而停滞,日久可致体内生热,湿热内滞日久还可蕴郁心脾。

1.2 外感因素风、寒、暑、湿之邪和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脾胃不和。

尤在季节交替之际,空气温度、湿度变化比较大,大部分小儿会觉得不适应,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小儿处于亚健康状态。

如初春季节易疲乏,天气骤然变冷时会触发哮喘或加重。

1.3 滥用抗生素有资料显示门诊患儿80%~85%使用抗生素,普通感冒患儿92%~98%使用抗生素,肺炎患儿则达100%,住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几乎100%静脉输入抗生素,约1/3的URI和2/3的LRI患儿联合使用抗生素。

长期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使小儿机体菌群失调,损伤正气,致胃肠功能紊乱,处于亚健康状态。

1.4 体质因素若父母体弱多病或妊娠时罹患各种疾病,或早
产、双胎、胎气孱弱,生后骨肌嫩怯,腠理疏松,不耐自然界中不正之气的侵袭,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2 辨证分型
2.1临床表现
小儿亚健康状态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纳呆、口涎、口臭、大便不调(或干、或溏、或便多质常)、磨牙、倦怠乏力;夜眠不安、惊惕、小便黄、哭闹、易怒;发作性的喷嚏、鼻塞、鼻鼾、浊涕。

面色萎黄或花斑、发不荣、脘痞腹胀、口唇红赤、手足心热、多汗、皮肤粗糙或搔痒、瓜甲不荣(白斑、脆薄)、眼袋增重、生长滞后、皮肤的高敏反应(易痒疹)、舌质红、苔白厚或/和腻、花剥苔。

2.2临床分型
根据小儿亚健康状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侯师将其分为两型:
2.2.1 脾胃不和型纳呆,倦怠乏力,夜眠不安,脘痞腹胀,腹痛;口干、苔薄黄腻,便不成形;易反复发作,病有宿根。

2.2.2 心脾积热型手足心热,磨牙,口涎,口臭,面赤,唇红,烦躁,夜眠不安,多啼,口干或渴,皮肤粗糙或瘙痒,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指纹青紫。

3 中医药防治
小儿亚健康状态属于中医学的“未病”范畴。

中医药个性化治疗与辨证用药模式,对小儿亚健康状态的调养防治表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特色。

3.1良好的饮食习惯
合理饮食应遵循“谨和五味,食饮有节”的原则,做到营养全面而均衡,侯师特别强调小儿应谨防暴饮暴食,饮食偏嗜。

一日三餐的主食应以五谷杂粮为主,多吃新鲜蔬菜、豆制品,使人体营养来源丰富,某些食物还有特定的作用,如水果和新鲜蔬菜可预防坏血症。

但必须定时定量,切忌膏粱厚味,烂粥为宜,水果应在就餐半小时之内吃。

3.2良好的睡眠习惯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指出了良好的起居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侯师遵此提出小儿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切忌晚睡、熬夜、晚起。

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晚上十点之后是生长激素分泌的最佳时期,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3.3适当的运动“形不动,则气郁血滞,五脏不安。

形过动,则耗气伤精,形神受损,疾病乃生。

”可见,适度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气血的流通,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小儿可以进行游泳,舞蹈等活动,但应适度,每周2~3次为宜。

3.4避免滥用抗生素小儿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避免过早使用抗生素;肺炎大量重复地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反而会损伤小儿正气,使抵抗力下降而反复感邪不已。

应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避免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产生耐用菌株。

3.5 中医药治疗
针对小儿亚健康状态脾胃不和,心脾积热的主要病机,遵循“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的治则,中医提出了“调脾和胃,消食清热”总治法,运用“健、运、清、消”四法调治小儿亚健康。

3.5.1脾胃虚弱:健脾益气,突出以“健脾”为主,兼以“运脾”。

不可过燥,以免生热。

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

3.5.2乳食停滞:健脾化滞,突出以“运脾”为主,兼以“泻脾”。

方选:保和丸和平胃散加减。

3.5.3心脾积热:清心泻脾,突出以“泻脾热”为主,兼以清心化滞。

方选:凉膈散和保和丸加减。

3.5.4脾胃不和:调脾和胃,突出以“和脾、和胃”,或兼以清热、化滞。

主要是平和,无论是健、是运、是清、是化、是降均应遵以“调和”,既所谓“消”。

(四)解决方法
要远离亚健康状态,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多加注意:
均衡营养。

要注意摄入脂肪类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因为这类营养是大脑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及时补充可有效改善人在承受巨大的学习、心理压力时的迅速消耗。

保证睡眠。

由于学生用脑时间长,脑细胞始终处于疲劳状态,而良好的睡眠可给大脑补充养分,保证学习、生活时精力充沛。

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6~8小时,最好保证午睡半小时。

晒太阳。

要养成每天上午光照半小时的习惯,对于经常处于萎靡状态、有忧郁倾向的孩子来说更为必要。

培养兴趣。

培养健康的兴趣,既可充实业余生活,还可丰富心灵,甚至还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防止亚健康向疾病转化。

户外活动。

每周抽时间到郊外接受光照,呼吸负氧离子浓度较高的新鲜空气,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减少抑郁的发生。

正视压力。

要认识到生存中有压力是必然的,必须学会以积极的身心状态应对各种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