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通信行业体制

我国通信行业体制

我国通信行业体制随着我国通信行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通信行业在网络规模、技术应用水平、用户数量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经过与国外先进通信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我国通信企业充分认识到,与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相比主要是在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存在差距和不足。

因此,通信企业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特别针对管理中深层次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埋头实践,积极探索,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企业管理的领域不断拓展,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通信行业在企业管理现代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开展全国通信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评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成果审定工作的简要回顾2004年的全国通信行业开展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审定工作,得到了各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各集团公司的领导对管理创新成果的申报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所属各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成果的推荐和申报。

各相关单位共组织推荐管理创新成果310项。

其中国家邮政局66项,中国电信12项,中国网通18项,中国移动11 7项,中国联通87项,省行业协会,中国通信企协分会和专业委员会10项。

中国电信企业创新管理研究车昭猛【摘要】:本文对中国电信企业的创新的必要性,创新的方式和如何管理企业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随着中国电信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国外竞争对手的即将进入,消费者对电信业务的需求日益呈现层次化、多样化的特点,使得中国电信企业不得不进行多种形式的创新形成个性化和差异化,以获得或保持竞争的优势。

现在的中国电信企业在很多方面已到了不得不创新的时候,如果因为害怕失败就不去进行创新,企业就必定会失去发展的机会而灭亡。

本文论述了中国电信企业的多种创新方式,包括: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价值链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全球化经营创新。

电信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创新方式,按照企业发展和用户的要求,分阶段、分时期的逐步进行。

创新过程是技术、市场和组织相互作用的过程,企业必须对创新进行管理。

创新管理就是要寻求有效的创新模式——换言之,就是对学会如何有效应对创新带来的挑战这一过程进行管理。

它包括:建立电信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和对创新的过程进行管理。

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创新模式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成功,虽然存在一个一般意义上有效的创新模式,但是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具体的组织和管理特点进行修正。

最后本文对中国电信企业的创新进行了总结,得出创新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必须依靠有效的内部关系链和外部关系链,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和支持创新的组织、文化氛围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前言】:6-8第一章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8-15第一节创新的理论研究8-13第二节创新与核心竞争力13-15第二章电信企业创新的必要性和电信企业创新现状15-25第一节电信企业创新的必要性15-17第二节电信企业创新现状17-22第三节电信企业创新的障碍22-25第三章电信企业通过多种创新获得核心竞争力25-41第一节技术创新25-26第二节营销创新26-31第三节产品创新31-35第四节价值链管理创新35-37第五节人力资源管理创新37-39第六节全球化经营创新39-41第四章电信企业的创新管理41-51第一节建立电信企业创新激励机制41-45第二节创新的过程管理45-51第五章总结51-54参考文献54-56现代电信运营商正处于剧烈变化的经营...勇于创新管理和运作模式,践行低成本高效运营,保证企业持续增长和不断发展,努力...创新管理模式低成本高效运营现代电信运营商正处于剧烈变化的经营环境—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消费者的日益苛求以及快速技术变革等的挑战。

由此,要求电信运营商必须认清新形势,勇于创新管理和运作模式,践行低成本高效运营,保证企业持续增长和不断发展,努力打造最具价值的电信企业。

低成本高效运营的概念从本质上讲,任何企业都是通过生产、流通或者服务活动来获取经济利益并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经济组织。

企业管理的关键就是对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用最高效的方法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企业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以来,从泰勒制管理到行为科学理论、从竞争管理到战略管理等,尽管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都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

当前战略管理比较流行,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他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总结了企业的竞争战略主要分为: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和目标集聚战略(focus)。

“总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率、规模化的生产设施,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

为达到这些目标,企业需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重视,确保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差异化战略”主要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通过生产出该产业中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独特产品,形成独特甚至是独家经营的市场。

“目标集聚战略”是企业将目标集中到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或某个特定的细分市场,在那里建立起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差异上的优越地位。

迈克尔·波特还指出,一个企业在面对三个战略选择时,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战略。

如果企业的战略模糊、摇摆不定,往往会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但在电信运营企业管理和运营实践中我们发现,企业在单独实施其中的一种战略时,往往显得过于狭隘,效果也并不理想。

以总成本领先战略为例,虽然低成本可以使公司产品具有价格竞争力,但是只强调低成本往往不能真正发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仅专注于降低成本的企业,可以生产出非常低价的产品,但产品性能和质量往往差强人意,最终可能损害企业的价值。

再者,由于运营商的技术、业务、设备、支撑、服务和价值链打造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种新业务很快就会被别人复制,同质化问题相当普遍,所以,差异化很难真正体现并长期保持。

同时,由于电信运营企业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特点,目标集聚战略不仅会过度减少客户群,而且将增加成本。

因此,运营商在实施低成本战略时应该通过管理和运营手段的提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追求更多的业务创新,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优的网络与服务质量。

如此,才能真正保证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

这就是本人提出的低成本高效运营的核心理念。

低成本高效运营是一种整合战略模式。

即在企业战略指导下,通过对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不断追求低成本运营的同时,努力追求和保持产品与服务的竞争性、高效率和高质量。

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的三大基石低成本高效运营要求企业在规模生产的基础上降低成本。

典型的低成本高效运营的企业,其产品与服务的销售和提供一定是高效率、标准化的,并且强调努力创造和获得规模经济优势,以构建总体上的成本优势。

实现电信企业低成本高效运营的三大基石是集中化、标准化、信息化。

集中化就是对分散、有限的资源实施跨地域、跨领域的统一与整合管理,减少重复建设与浪费,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规模效应以降低运营成本。

集中化的原则是统一、精简和效能,目的是让一个点的工作代替其他多个点的重复工作。

所以,要在资源的集中配置使用上实现统一,精简就是精练和集约。

为了实现集中化的目标,要尽可能减少机构和设施点的数量,以尽可能少的节点满足全局的需要;效能即满足各种业务需求,也就是说集中化的目标是高效地满足各类业务需求,不能因为集中化而影响业务需求的满足。

标准化是指通过用统一的标准来规范产品、服务、流程与作业,最终实现资源最优利用和提升企业效率的做法。

标准化的原则也是统一、精简和效能。

统一,表示用面向企业、面向客户的思想去构建设备、产品与服务标准,包括推动扁平化企业组织的构建。

精简,要求尽可能用通用的标准减少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的种类与数量,追求尽可能大的经济规模。

效能,就是用标准化的产品、服务与流程,充分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标准化并不仅仅限于产品或者设备的标准化,标准化的范围还涉及到企业的各个运营流程和管理流程等方方面面。

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企业的产品研发,业务提供,客户服务和经营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率和降低企业的成本。

要用信息化的思想去思考、研究、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以达到不断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和提升效率的目的。

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仍然是统一、精简和效能。

具体解释与前面相似,故不再赘述。

集中化、标准化、信息化,简称“三化”,构成了电信企业低成本高效运营的三大基石。

夯实这三大基石就可以使企业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处于一种更有利的位置,能够使企业更快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更有效地在企业各个部门以及产品线范围内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力推进电信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深刻理解现代电信运营商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是推动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创新的基础。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电信运营商实践低成本高效运营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全球化大生产为电信运营商降低设备采购成本提供了可能。

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IP化的通信产品也为电信运营商建设成本的不断降低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也应该看到,变革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商业模式的不断更新、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在给运营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打造持久的核心竞争力,电信运营商必须通过集中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改造,不断创造低成本高效运营能力,从而推动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电信行业发展。

集中化是电信企业低成本高效运营的核心。

通过集中化实现各类通信网、业务网和支撑网的集中建设,优化企业各类资源的配置,实现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发挥规模优势,提高运营效益。

标准化是低成本高效运营的基础。

只有采用标准化的网络结构、通信设备和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才能真正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运营效率,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信息化是低成本高效运营的手段。

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可以固化企业低成本高效运营的优化成果,能够确保企业运营的最佳效果。

综上,电信企业要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首先要大力推行集中化。

要把现代化大工业流水线生产方式引入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创造电信运营商独有的现代化大工业流水线运营体系,从而进一步整合和发挥运营商的规模优势,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

比如,中国移动实现了网管系统集中化,把各项繁琐的网络管理工作按照流水线生产方式进行精细化和具体化分解处理,从而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降低了成本。

其实换一个角度思考,就可以发现很多工作都可以应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

举例来说,某国际化的公司就把服务全球的两百多名财务、会计人员集中起来,成立全球会计中心,为全球的子公司提供一揽子的财会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