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2)可以用众数600元表示工作人员月工资水平吗?为什么?
5、反馈交流情况。
6、点名课题
通过我们共同研究,不仅对平均数有了新的认识,还结识了两位新朋友:中位数和众数。(板书课题:中位数和众数)
三、
自我检测
1、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
98 57 55 62 61,求中位数。
2、在一次英语口试中,2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
教学重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难点
能正确选择运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
教
学
流
程
一、
温故互查
(一)基础训练。
1.口算下列各题
128+92 34+48 800+750 396÷12 850÷4 57÷2
2.只列式不计算。
某校五年级各班为灾区同学捐款的数额如下:
班别
五(1)班
五(2)班
五(3)班
苏家湾小学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备课教师:苏 婷授课时间:2012年6月26日
教学内容
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正确选择运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1)引入中位数
师:再观察这组数据,你认为哪个数据最能代表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或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2)导出中位数的特点。
(3)总结中位数的定义。
2、中位数的即时练习(完成课本p88试一试。)
求出下面这组情况。
10 15 18 25 32 34 48
五(4)班
金额/元
330
248
398
410
怎样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二、
设问导读
(一)谈话导入。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将来找工作时你最关注什么?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招聘启示。
(1)从启示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出示工资表。
观察数据,分析原因。
2、小结。
(三)揭示问题,自主探究。
1、中位数的定义
(2) 数的个数是偶数的情况。
10 15 18 25 32 34 48 50
指出:中位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3、众数的定义
(1)再次观察数据,还发现什么特点?
(2)引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众数。
4、探索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作用
小组交流:
(1)平均数1000元和中位数650元,哪个数表示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更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
课外作业:课本第89页小调查。
同科教师补充
授课教师反思
70 80 60 8010070 90 50 80 70
80 70 90 80 90 80 70 90 60 80
求出这次英语口试中学生得分的众数。
四、
巩固练习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分别是:
15 17 14 10 15 19 15161012
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零件件数的中位数和众数。
(指出:中位数和众数以及平均数有时会是同一个数。)
五、
拓展探究
某小组进行跳绳比赛,每个成员1分钟时间跳的次数如下:
234,133,128,92,113,116,182,125,92.
(1)分别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你认为平均数、中位数哪一个能更好地表示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
六、
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课本第89页“练一练”第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