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1)解答
微小病变
MPGN
【并发症】
1. 感染:
原因:水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蛋白质营养不良、皮质激素或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肾病患儿极易罹患各种感染。常见为呼吸道、皮肤、泌尿道 感染和原发性腹膜炎等,其中尤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占 50%以上。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常见。细菌感染中以肺炎 链球菌为主,结核杆菌感染亦应引起重视。另外肾病患儿的 医院感染不容忽视,以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多见,致 病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
附子的作用?
注意:盖水之所制者脾,水之所行者肾也。故脾家得附 子,则或能生土,水有所归,肾中得附子,则坎阳鼓动, 水有所摄矣。
真武汤中白芍作用。
一者利小便、二者敛阴缓急。 水湿重加五苓散, 五苓散与真武汤均可利水,其不同之处? 太阳表邪不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 利,其为实证,是行有余之水;而本方真武汤为 肾阳不足水液内停,是为行不足之水。
⑤下肢疼痛伴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体征时, 应考虑下肢动脉血栓形成。股动脉血栓形成是 小儿NS并发的急症之一,如不及时溶栓治疗可 导致肢端坏死而需截肢;⑥不明原因的咳嗽、 咯血或呼吸困难而无肺部阳性体征时要警惕肺 栓塞,其半数可无临床症状;⑦突发的偏瘫、 面瘫、失语、或神志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在排 除高血压脑病、颅内感染性疾病时要考虑脑栓 塞。血栓缓慢形成者其临床症状多不明显。
血清铁、锌和铜等微量元素降低;转铁蛋白减 少则可发生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单纯性肾病:临床具备有四个特征。 ①大量蛋白尿(定性+3~+4、定量≥50mg/kg·d) ②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③高脂 血症 ( 血 浆胆固 醇:儿 童 >5.7mmol/L, 婴儿 >5.2mmol/L) ④不同程度的水肿为特征。水肿多为凹陷性,男孩常 有阴囊水肿。
二、根据激素分型
按糖皮质激素反应分为:
①激素敏感型肾病(steroid-responsive NS):以泼尼松足 量治疗≤4周尿蛋白转阴者;
②激素耐药型肾病(steroid-resistant NS):以泼尼松足量 治疗4周尿蛋白仍阳性者;
③激素依赖型肾病(steroid-dependent NS):对激素敏感, 但减量或停药2周内复发,重复2次以上者;
水肿导致湿热的机理?
【发病机理】 1.先了解两个概念
机械屏障、电荷屏障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球是毛 细血管团,
肾
肾小囊
单
位
肾小管
病理
本课件所用病理图片均摘自邹万忠主编.肾 脏病病理图鉴.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正常肾小球结构 模式图
结构分为三层。内皮细胞、基底膜、上皮细胞组成。其 中内皮细胞上有窗孔、基底膜有三层组成,但仍具有一 定的通透性,上皮细胞又称足细胞,互相指状交叉,之 间有空。
和从肾小球滤出后被肾小管吸收分解是 造成NS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肝脏合 成蛋白的速度和蛋白分解代谢率的改变 也使血浆蛋白降低。患儿胃肠道也可有 少,量蛋白丢失,但并非低蛋白血症的 主要原因。
2.高脂血症 患儿血清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和低 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其主要机制是低 蛋白血症促进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其中的大 分子脂蛋白难以从肾脏排出而蓄积于体内,导 致了高脂血症。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尤其。脂蛋白持续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却正 常或降低,促进了动脉硬化的形成;持续高脂 血症,脂质从肾小球滤出,可导致肾小球硬化 和肾间质纤维化。
本证以正虚为主,有肺脾气虚、脾肾阳 虚、肝肾阴虚及气阴两虚。初期、水肿 期及恢复期多以阳虚、气虚为主。难治 病例,病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或长期使用 激素者,可由阳虚转化为阴虚或气阴两 虚。而阳虚乃病理演变之本始。标证以 邪实为患,有外感、水湿、湿热、淤血 及湿浊。临床以外感、湿热、淤血多见。
在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本虚与标 实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正虚 易感外邪、生湿、化热致淤而使邪实, 所谓“因虚致实”:邪实反过来又进一 步损伤脏腑功能,使正气更虚。在不同 阶段,标本虚实主次不一,或重在正虚, 或重在标实,或虚实并重。一般在水肿 期,多本虚标实夹杂,在水肿消退后则 以本虚为主。可见本病肺脾肾三脏亏虚 是本,邪实蕴育为标,虚实夹杂。
2.肾炎性肾病:除具备以上特征外,具备以下四项中一项 或多项。
①血尿(尿检红细胞超过10个,分布在两周三次离心尿);
②反复出现高血压(排除激素引起),简单方法:学龄儿童 >130/90mmHg,学龄前儿童>120/80 mmHg;
③氮质血症(BUN CR升高),但需排除血容量不足引起。 ④补体C3降低。
④肾病复发与频复发(relapsandfrequentlyrelaps):复发(包 括反复)。是指尿蛋白由阴转3+>3天。频复发是指肾病 病程中半年内复发≥2次;或1年内复发≥3次
三、病理分型
需要给大家说一说肾活检穿刺。(如图) 肾病综合征病理表现多种,常见以下几种。 ①微小病变: ②系膜增生型肾炎; ③膜性肾病; ④膜增生性肾炎; ⑤局灶节段硬化等。 几种病理类型怎样 记忆理解? 加病理模式图。
2.机理: 目前还不清除,一般认为与免疫因素有关。
免疫反应或 其他因素
滤过膜 损伤
破坏了电荷屏 障和机械屏障
血浆蛋 白从尿 中丢失
水肿
水液 外渗 组织 间隙
血浆胶体渗透 压下降
血容量降低继 发水钠潴留
低蛋白血症
蛋白尿
高脂血症
①肝脏代偿性合成增加 ②脂类物质代谢障碍
病理生理
大量蛋白尿可引起以下病理生理改变。 1.低蛋白血症 血浆蛋白由尿中大量丢失
4.其他 患儿体液免疫功能降低与血清IgG和补 体系统B、D因子从尿中大量丢失有关,也与T 淋巴细胞抑制B淋巴细胞IgG合成转换有关。抗 凝血酶Ⅲ丢失,而Ⅳ、V、Ⅶ因子和纤维蛋白
原增多,使患儿处于高凝状态。由于钙结合蛋 白降低,血清结合钙可以降低;当25(OH)D3结
合蛋白同时丢失时,使游离钙也降低。另一些 结合蛋白降低,可使结合型甲状腺素(T3、T4)、
【诊断】
具有前述四大特征, 但需排除乙肝肾、紫癜肾等继 发性肾病及先天性肾病。
【治疗】
中医治疗: 一、辨证要点
区分本证、标证。 本证有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 早期以气虚、阳虚多见。病久可见阴虚。但要注意阳虚是根 本。所以不管病初、后期都不能忘记温阳补气。 标证:水湿多见于浮肿期;湿浊多见于后期,比如肾衰期。 最常见的标证是外感、湿热、血瘀。 二、治疗原则
【病机】
内因: 禀赋不足 久病体虚 外因: 外邪入里
肺气虚 脾阳虚 肾阳虚
精失封 藏下泄
水液输 布失常
蛋
白 病久
尿 伤阴 肝肾阴虚
水 肿
肝失 气阴两虚 所养
外感
水 湿湿 血 湿 热浊 瘀
本病属本虚标实,
本虚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 阴两虚。
标实为外感、湿热、湿浊、血瘀等。 外感与肺脾肾虚的关系? 水肿导致血瘀的机理?及关系?
此三层结构组成滤过膜,只有分子量在7万D以下物质可 以通过。此即机械屏障。PS: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分
子量的符号为Mr。单位道尔顿(Dalton,Da,D)
滤过膜中内皮细胞与上皮细胞中有唾液酸蛋白、基底膜 中有硫酸类肝素糖蛋白,带有阴电荷,构成电荷屏障。 血浆白蛋白带有阴电荷,据由于电荷的排斥作用,故正 常情况下可组织血浆白蛋白滤过。
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证多见于激素治疗的什么阶段? 多见于病程的早期或激素维持治疗阶段。
为什么说肾病综合征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
答: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水谷精微输 布、封藏,均依赖肺的通调、脾的传输、 肾的开阖及三焦、膀胱的气化来完成。 病因病机:小儿禀赋不足,久病体虚, 外邪入里,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亏虚, 气化运化功能失常,封藏失职,精微外 泄,水液停聚,则发为肾病综合症。
3.血栓形成
NS高凝状态易致各种动、静脉血栓形成,以肾 静脉血栓形成常见,表现为突发腰痛、出现血 尿或血尿加重,少尿甚至发生肾衰竭。但临床 以不同部位血管血栓形成的亚临床型则更多见。 除肾静脉血栓形成外,可出现:
①两侧肢体水肿程度差别固定,不随体位改变 而变化。多见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②皮肤突发紫斑并迅速扩大; ③阴囊水肿呈紫色; ④顽固性腹水;
2.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
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有低钠、低钾、低钙血症。 患儿可因不恰当长期禁盐或长期食用不含钠的 食盐代用品、过多使用利尿剂以及感染、呕吐、 腹泻等因素均可致低钠血症。临床表现可有厌 食、乏力、懒言、嗜睡、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 克、抽搐等。另外由于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 渗透压下降、显著水肿、而常有血容量不足, 尤其在各种诱因引起低钠血症时易出现低血容 量性休克。
二、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5岁高发。
三、中医病名:本病多属水肿范畴,因水肿多 以腰以下浮肿为主,故多理方面,肺脾肾三脏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景岳全书·肿胀》指出: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 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如果2岁以下发病应注意什么?)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congenitarynephroticsyndrome)指生后3个月 内发病,临床表现符合肾病综合征,可除外继发所致者 (TORCH或先天性梅毒等),分为:
(1)遗传性:芬兰型,法国型(弥漫性系膜硬化,DMS)。 (2)原发性:指生后早期发生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标本兼顾:扶正培本注意配合祛邪。扶正以健脾补肾为主。 祛邪分别治之。
三、分证论治
一、本证
(一)肺脾气虚
主症:全身浮肿,面目为著,小便减少,
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