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的国际化之路研究97目录:一、公司简介 (2)二、吉利汽车国际化战略年表 (3)三、吉利的国际化之路 (5)寻找国际资本 (5)寻找国际市场 (7)寻找合作伙伴 (9)寻找国际发展壮大的机会 (11)四、吉利国际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策略 (11)五、吉利的战略性人力资本开发体系与内生性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分析与展望 (12)六、吉利的国际化战略分析 (15)七、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品牌升级策略 (16)八、结语 (17)参考文献: (18)一、公司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
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连续七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40万辆整车、40万台发动机、40万台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集团现有吉利熊猫、帝豪、TX4以及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及中国龙等10余个系列,30多款整车产品;拥有1.0L-1.8L全系列发动机及相匹配的手动/自动变速器,通过收购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快速丰富了吉利自动变速器的产品线,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重要保障。
0 集团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拥有全球鹰、帝豪、英伦三大子品牌的500多家4S店和近千家服务站;投资数千万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快捷服务;率先在国内汽车行业实施了ERP管理系统和售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了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市场信息快速处理。
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150万辆,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二、吉利汽车国际化战略年表2002年12月23日,吉利集团与韩国大宇国际株式会社在宁波正式签定全面技术合作协议。
2004年6月18日,吉利汽车一批共320辆吉利及华普轿车于上海外高桥沪东码头装船出口运往中东。
至此,吉利旗下豪情、美日、优利欧、华普、美人豹均已进入国际市场。
2005年5月30日上午,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会大厦同IGC集团隆重举行了整车项目合作及CKD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2006年10月24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英国伦敦皇家花园酒店,代表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上海华普,与英国锰铜控股公司(MBH)正式签署合资生产名牌出租车的协议。
这是吉利向海外迈出的重大一步。
2006年12月,吉利签署海外第一个SKD组装项目--俄罗斯项目。
首批300辆自由舰将在07年一季度正式投产,吉利海外扩张战略终于迈出坚定的一步。
2007年,在尼日利亚上市的是吉利旗下的自由舰和吉利金刚,市场反应较为热烈,投放市场的近千台吉利汽车被一抢而空。
2007年底,吉利汽车与俄罗斯罗里夫(ROLF)公司签订了价值15亿美元的整车供货合同,5年内向其供货20万辆汽车。
另一方面,吉利汽车还在继续加大与俄罗斯另一汽车公司因科姆公司的汽车组装合作。
2008年8月,吉利宣布投资2.7亿美元在墨西哥León城建立一座汽车组装工厂,另外围绕汽车工厂吉利还将投资2.3亿美元建造一座工业园。
吉利在墨西哥建成的汽车工业园最终将提供2000个工作岗位,整车年产能将达30万辆。
2009年12月23日,吉利与福特同时宣布就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
2010年3月28日,吉利汽车在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公司签署了正式收购沃尔沃的协议18亿美元的收购价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至今为止金额最大的海外汽车收购案。
收购将在三季度完成。
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在英国伦敦共同出席交割仪式。
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日在伦敦宣布,已经完成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到2015年,吉利汽车将拥有以左、右舵兼顾,满足各国法规和消费习惯的15个系列42款整车;拥有满足国内外法规要求的汽、柴油兼顾的8个系列发动机、7个系列MT手、自动变速器、3款ECVT无级变速器;开展混合动力轿车研发和吉利方程式赛车项目。
到2015年,在海外建成十五个生产基地,实现三分之二外销的目标。
使吉利汽车成为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品牌。
三、吉利的国际化之路寻找国际资本吉利汽车作为一家生产自主品牌轿车的民营企业,发展初期不被社会认可,在国内寻找资本更非易事。
但是吉利汽车渴望通过资本市场和多种融资渠道来推动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
经过努力,吉利汽车在2003年—2008年期间,通过部分参股上市公司之控股公司并与上市公司合资,进而全面收购控股公司及向上市公司注入核心资产,最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实现整体上市。
1、参股与合资:2003年初,吉利汽车确定了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国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 )作为上市合作者,开始了一系列的资本运作。
2003年4月,董事长李书福协议收购PG公司32%股份,间接持有国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 )8亿股股份;同年5月和11月,国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的全资子公司Centurion Industries Limited和Value Century Group Limited分别与浙江吉利美日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合营成立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和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两家合资企业,股权比例中方53.19%,外方46.81%。
至此吉利汽车成功参股香港上市公司,完成资本运作第一步,集资近6亿元人民币。
2004年3月,国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更名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
2、收购上市公司2005年5月,浙江吉利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经国家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批准,以1.53亿港元即每股0.09港元收购Proper Glory Holdings Inc公司68%的股份,加之李书福已持有的32%股份,全面收购了PG公司,即时持有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25亿股,占60.68%股份,顺利完成控股上市公司的关键步骤。
3、发行可转换债券2006年4月,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受托成功发行了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1亿美元的五年期零息可转化债券。
至此,吉利汽车已在香港资本市场共募集了约13.6亿人民币的资金,使浙江吉利汽车和上海华普国润两家联营公司的总资本从港币10亿4仟6佰万元大幅增加至港币25亿7仟3佰万元,解决了吉利汽车未来两年新产品研发、新工厂建设和设备技术改造等重要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
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 )的全资子公司Centurion Industries Limited与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了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陆虎汽车有限公司和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三家合资公司,股权比例中方53.19%,外方46.81%,至此吉利汽车控股在国内的合资公司增至五家,注册资本增至港币33亿5仟万元。
4、成功发行新股2007年2月,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 )实现配售现有股份及认购新股份6亿股,直接融资6.36亿港元,其中4.1858亿港元用于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
通过上述资本运作,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 )总股本约从41.2亿股增至52.01亿股,PG公司占比从60.68%降为48.07%。
2003年-2008年间通过发行可转债、增发新股及历年分红再投资,合计融资超过27亿元人民币,并将该等资金全部投入国内汽车产业。
5、股权置换为了扩大上市公司规模,提升上市公司形象,增强上市公司的国际化融资能力,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再次大手笔运作,拟将五家合资公司中中方投资人持有的44.19%的股权转让给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的全资子公司(外方投资人),从而换取上市公司股份。
通过换股,使上市公司总股本达到64.89亿股,大股东持股比例从48%增至58%,再次确立控股地位,经过漫漫十个月的层层审批,国内首例跨境换股终于获批。
6、整体上市后的展望一是打造国际化的资本链条。
通过股权置换后,上市公司(0175.HK)将持有合资公司91%的股份,合资公司的资产和损益都能在香港上市公司(0175.HK)的年报中集中体现。
上市公司(0175.HK)将汽车业务精心梳理,让业务和资本密切结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体公司来从事汽车研发、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和整车销售业务,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资本链,为吉利集团的未来业务发展提供了国际空间。
二是打造国际化的融资平台。
香港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吉利汽车通过在香港的上市与越来越多的国际跨国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财团等建立了密切关系,同时也在与他们加强包括资本合作在内的一切有可能的合作,这对吉利汽车资本国际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更将促进吉利汽车全面的国际化发展。
寻找国际市场目前,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十位的跨国汽车巨头都已经进入中国。
国内汽车中高端市场以德系、日系为主的合资、进口品牌夺取了绝大多数的份额;经济型轿车与低端轿车市场层级,虽然是自主品牌目前唯一能站得住脚的领域,但合资汽车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品牌号召力,同时也针对国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文化,实行价格战,使得这一层级的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只能在市场缝隙中艰难成长。
面对国内汽车市场这样的一个环境,吉利清醒地了解国内外汽车行业的格局,寻找突围的策略,选择市场国际化,打开一条光明之路。
首先,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但吉利毕竟在低端市场站稳了脚,这对吉利发展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全球一体化发展,国际投资、贸易等壁垒已经不断破除,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消费迅速兴起,让已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之一的吉利汽车,有了切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再次,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国门,建立全球品牌,通过树立国际品牌形象来提升品牌影响力,以一种更高的姿态与国际汽车巨头展开竞争,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走向海外过程中,吉利汽车品牌不断得到技术强化和品牌提升,反过来使国人改变了对吉利的成见。
这就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参与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
2003年,吉利汽车在上海设立国际贸易公司开始拓展国际市场。
2008年吉利汽车实现海外汽车销售出口达到37289台,比2007年的21111台增加16178台,增长77%,相比其他中国汽车企业,吉利汽车出口量排名第三,占到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约15%的份额。
吉利汽车在国际市场的运营中充分立足当地,实施本土化建设,积极利用集团的产品、技术、品牌等资源,通过与海外公司的合资、合作以及独资等模式,在多个国家建立起自己的组装生产基地、销售渠道、经销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