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与衍生问题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与衍生问题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及衍生问题指导老师:王玉芳所在班级:2010级金融四班学生姓名:张尧学生学号: 201003024502012-4-8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及衍生问题摘要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在我国货币市场中的地位尤为突出。

它一直被视为货币市场的晴雨表。

通过了解该市场的诞生、发展、现状有助于了解货币市场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本文就探究货币市场的运行现状及未来趋势展开论述。

关键字: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流通发展货币市场在我国属于新兴的金融市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货币市场已初具规模,并带动相关衍生品形成产业集群。

但由于我国对货币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扶持力度不强。

导致该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一直相对缓慢。

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中,这一现象尤为突出。

一、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概述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存款凭证。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储蓄是一种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转让的大额存款定期储蓄。

发行对象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无论单位或个人购买均使用相同式样的存单,分为记名和不记名两种。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并且可以转让的金融工具。

这种金融工具的发行和流通所形成的市场称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第一张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美国花旗银行于1961年创造的。

其目的是为了稳定存款、扩大资金来源。

由于当时市场利率上涨,活期存款无利或利率极低,现行定期储蓄存款亦受联邦条例制约,利率上限受限制,存款纷纷从银行流出,转入收益高的金融工具。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较高,又可在二级市场转让,对于吸收存款大有好处,于是,这种新的金融工具诞生了。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存单除对银行起稳定存款的作用、变银行存款被动等待顾客上门为主动发行存单以吸收资金、更主动地进行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外,存单购买者还可以根据资金状况买进或卖出,调节自己的资金组合。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最早产生于美国。

美国的Q条例规定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不能支付利息,定期存款不能突破一定限额。

20世纪60年代,美国市场利率上涨,高于Q条例规定的上限,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入金融市场。

为了吸引客户,商业银行推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购买存单的客户随时可以将存单在市场上变现出售。

这样,客户实际上以短期存款取得了按长期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可转让大额存单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而且也提高了存款的稳定程序,对于发行存单的银行来说,存单到期之前,不会发生提前提取存款的问题。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存款凭证。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期限一般为14天到一年,金额较大,美国为10万美元。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储蓄是一种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转让的大额存款定期储蓄。

发行对象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无论单位或个人购买均使用相同式样的存单,分为记名和不记名两种。

两类存单的面额均有1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100000元、500000元共八种版面,购买此项存单起点个人是500元,单位是50000元。

存单期限共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四种期限。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并且可以转让的金融工具。

这种金融工具的发行和流通所形成的市场称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货币市场基金、商业银行、政府和其他非金融机构投资者,市场收益率高于国库券。

二、我国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银行的大额存单业务随着相关政策的变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1989年中央银行首次颁布《关于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1996年对该办法进行了修改,1997年由于大额存单业务出现了各种问题而实际上被暂停。

早在1986年交通银行即已经首先引进和发行大额存单,1987年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发行大额存单。

当时大额存单的利率比同期存款上浮10%,同时又具有可流通转让的特点,集活期存款流动性和定期存款盈利性的优点于一身,因而面世以后即深受欢迎。

由于全国缺乏统一的管理办法,在期限、面额、利率、计息、转让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曾一度出现混乱,因此中央银行于1989年5月下发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对大额存单市场的管理进行完善和规范。

但是,鉴于当时对高息揽存的担心,1990年5月中央银行下达通知规定,向企事业单位发行的大额存单,其利率与同期存款利率持平,向个人发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比同期存款上浮5%。

由此导致大额存单的利率优势尽失,大额存单市场开始陷于停滞状态。

1996年,央行重新修改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对大额存单的审批、发行面额、发行期限、发行利率和发行方式进行了明确。

然而,由于没有给大额存单提供一个统一的交易市场,同时由于大额存单的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盗开和伪造银行存单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十分猖獗,中央银行于1997年暂停审批银行的大额存单发行申请,大额存单业务因而实际上被完全暂停。

其后,大额存单再次淡出人们的视野,至今已近10年。

三、我国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大额存单虽然在国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在中国为什么“水土不服”呢?对中国大额存单市场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得到一些经验与教训:大额存单市场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例如利率市场化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必须有相关的法律和技术条件保障,以维持市场秩序。

1.利率市场化程度尚未成熟是以前发展大额存单市场的最大障碍。

过去由于中国资金供求关系紧张,出于对高息揽存问题的担心,中央银行对大额存单利率进行的严格管制,导致大额存单的吸引力尽失。

由于利率管制,中国以前大额存单市场的发展并非由银行出于自身的需要而进行创新所主导,而更大程度上是由监管机构所主导,银行的创新活动受到严重的限制。

2.无法保证流动性是大额存单无法发展的重要原因。

由于10多年以前, 中国二级证券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 人们的投资意识不强, 大额存单在很大程度上欠缺流动性, 形成可转让0 存单难以转让的状况。

而且, 由于存单难以转让还导致很多问题, 同时我国尚没有一家专门办理票据贴现和转让的机构, 货币市场交易商和经销商缺乏, 不能起到活跃货币市场的作用, 无法形成活跃的二级市场, 投资者无法随时变现, 也就不能发挥存单的流动性作用, 达不到发行存单的最终目的。

3.以前金融市场的技术条件难以满足存单市场发展的需要。

例如,按大额存单管理有关规定,记名大额存单可办理挂失,10天后补发新存单。

而记名存单转让时由买卖双方和证券交易机构背书即可生效,由于技术条件所限原发行银行无法掌握大额存单的转让情况,从而给存单到期兑现带来麻烦,而且制度的缺失也导致了银行资金的损失。

正是由于技术条件所限,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备导致当时以大额存单为媒介的各种犯罪活动相当猖獗。

四、在新的条件下发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根据国外经验,大额存单可以作为存款利率上限的突破口。

一旦大额存单在利率上放开,由投资者和银行通过市场机制定价,并且实现在大规模发行的基础上保证足够的市场流动性,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最重要的突破。

因此,发展大额存单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金融工具创新,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利率市场改革相当重要的一步。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金融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因此发展大额存单市场的时机日益成熟,具体而言:1.目前中国银行业市场化程度已大大提高,在竞争压力下创新的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所提高;2.证券市场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完全有能力提供大额存单市场发展所需的流动性;3.现有的市场技术手段足以保证大额存单在维持足够流动性前提下的安全性,大额存单被用于诈骗等犯罪活动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

五、我国发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建议近年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加快。

首先,中央银行已于2004年10月29日起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同时进一步放宽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利率下限虽然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但对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 的贷款利率原则上已经不再设定上限,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则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13倍。

至此,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只剩最后一步,即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上浮和取消贷款利率下限。

接着,中央银行于2005年5月24日发布实施《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随着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企业的短期融资成本已突破了法定贷款利率下限的约束,因此可以认为贷款利率下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突破。

至此,中国利率市场化剩下的仅仅只是存款利率上限了,而这正是利率市场化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一步,根据国外经验,大额存单可以作为存款利率上限的突破口。

一旦大额存单在利率上放开,由投资者和银行通过市场机制定价,并且实现在大规模发行的基础上保证足够的市场流动性,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最重要的突破。

因此,发展大额存单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金融工具创新,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利率市场改革相当重要的一步。

同时大额存单既克服了活期存款利率过低而定期存款又不能转让的局限,又突破了机构网点的制约,而且有发行者不能回购,购买者不能提前支取的特点,将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主动负债工具,拓宽资金来源。

一旦大额存单进入货币市场,可丰富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逐渐发展成为货币市场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促进货币市场的培育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允许银行发行大额存单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应采取谨慎积极的态度,尽快研究和执行发展大额存单市场的各项措施。

1.严格审批管理。

作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主管部门的中国人民银行要严把审批关, 审查发行单位制定的发行办法或章程及使用凭证,为了控制银行筹资成本,对发行单位申请的发行计划额度应根据该行上年发行情况储蓄存款增长率,与其他发行单位申请的发行计划额度综合平衡后审定。

2.加强发行市场监管。

主管部门、发行单位应广泛宣传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特点和有关规定,使投资者充分了解这一工具的特点,从而逐步形成社会监督, 发行单位的自律机制。

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查处的力度,对擅自发行存单的机构,对使用凭证、执行利率、面额等不符合规定的发行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其惩罚的力度。

3.确定科学的利率水平,适当放宽利率浮动幅度。

重建大额存单市场,最初对其利率可以加以限制,适当提高大额存单利率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在推进大额存单市场的发展中,逐步放宽利率浮动幅度,最终实现在科学界定面额和期限上,取消法定利率,实现大额存单利率完全开放的目标4.积极创造条件,培育二级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