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语文《狐假虎威》说课稿

《狐假虎威》说课稿
一.说教材:
《狐假虎威》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

寓言往往用虚构的简短的
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或教训。

课文共九个自然段,讲的是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
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
有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狐狸借
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文的特点、新课标的要求及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3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三.说学生:
二年级是属于低年级,学生课堂注意的时间不会太长,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主要是通过“读”来获得,二年级的学生对寓言故事非常感兴趣,所
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难,难的是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
课文。

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五. 说教学准备及教学安排:
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在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我还准备了如挂图、生字卡片、头饰、小黑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用具。

六.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
学生曾经学过一篇课文《狐狸和乌鸦》,对狐狸的本性有了一些认识,我就让学生
从回忆这篇课文入手,认识狐狸狡猾的本性,利用旧知与新课产生联系。

2.观察图画
在学生回想了《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之后,紧接着以谈话设问的形式过渡到这篇
课文的学习。

今天,这只狡猾的狐狸出来玩,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请小朋友们看
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看图后简单地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第一幅图狐狸被老
虎逮住了;第二幅图老虎又把狐狸放了,其他动物都被吓跑了。

这样既让学生在自己编
的故事中饶有兴致地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大致的了解,又培养了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和能力。

3.导入新课
学生看图后我再直接导入课题:这两幅图上画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这样导课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课文和生动的实物挂
图连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插图中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4.解题
让学生齐读课题,加深印象,对应插图初步理解课题中的“狐”指狐狸,“虎”指
老虎,“威”是威风。

这些学生很容易理解,对于“假”暂时设疑在下面打上红点,并
设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学完寓言后再回答。

这样让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是“有的放矢”,不仅仅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同桌互读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养成了预习新课的习惯,所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读
通课文并不难,但对于少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听,不会读的互相教一教,这样就照顾到了所有学生,好的学生读得更好,差
的学生在好生的带动下至少能够读通。

2.检查读书情况
①开火车读生字卡片,②指名读去拼音的生字词,③组词读让学生对生字能够读准字音,达到会读的目的。

④引导学习多音字“朝”。

这样多形式的读书,既活跃了课
堂气氛,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生字更加熟悉。

3.初步识记,描红部分生字。

让学生自由记忆生字字形并描红,认为难写、难记的生字打上着重号。

这样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4.学生交流反馈,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学习记忆生字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
互相学习,加强生字的学习记忆。

5.结合学生的交流反馈重点指导“派”和“威”的写法。

达到初步识记会写一部分生字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