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朝阳市人民政府目录第一章总则 (2)一、编制的依据 (2)二、指导思想 (2)三、基本原则 (3)四、规划定位、期限及适用范围 (4)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6)一、朝阳市矿产资源特点及优势矿产 (6)二、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7)三、主要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13)四、社会经济背景 (14)第三章规划目标 (14)一、总体目标 (14)二、2008—2015年规划目标 (15)三、2015—2020展望期目标 (18)第四章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 (18)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矿种 (18)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19)三、矿产资源勘查 (21)四、勘查准入条件和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矿 (24)第五章矿产资源总量调控、开发利用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 (29)一、调控开采总量 (29)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布局 (30)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37)四、新建矿山准入条件和开采规划区块 (39)第六章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42)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向 (42)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重点示范工程研究项目 (44)三、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保证措施 (44)第七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45)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分区 (45)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布局 (47)三、矿山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50)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重点治理工程 (52)第八章规划实施和保证措施 (55)一、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 (55)二、建立和完善《规划》体系 (56)三、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56)四、拓宽投融资渠道 (56)五、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激励机制和产业政策 (56)六、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 (57)七、加强矿产资源法制建设 (58)第九章附则 (58)第一章总则为加强朝阳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调控,合理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保障朝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原料日益增长的需求,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优化矿业结构和矿山布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土资源部《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导意见》、《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法律、法规、文件,结合朝阳市矿产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供需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现有成果,编制《朝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年~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编制的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辽宁省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朝阳市“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辽国土资发[2007]3号)、《辽宁省第二轮市县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要点的通知》(辽国土资办发[2007]28号)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为依据,与《朝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等其它相关规划相衔接。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朝阳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实际,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坚持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线,以重要矿产资源为中心点,强化规划管理为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省和国家矿产资源规划部署和要求,结合朝阳市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勘查开发布局,合理调控开发总量,优化矿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矿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宜人的新型矿业。
三、基本原则根据上述指导思想,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依法制定、服从上级的原则本规划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本规划遵从《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各项布局与指标,并保持一致性和衔接性。
2.矿产资源开发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相适应的原则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要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紧密结合,矿业政策、发展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市情、矿情。
正确分析和把握规划期内朝阳及省内外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各类矿产品的需求量。
3.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突出我市以金、铁、锰、钼、煤炭、石灰石、膨润土、油页岩、珍珠岩、硅石、磷矿、沸石资源为主的发展思路,确定规划重点目标和任务,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积极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
4.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资源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改善矿业生态环境,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运行规律,以市场调节为导向,以宏观调控为杠杆,建立有效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体系。
创造平等竞争和公开、有序、健全、统一的市场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宏观调控的引导约束作用。
6.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原则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矿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利用当今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坚持培育矿产品需求市场,由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创新转变;支持矿山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矿业知名品牌。
7.坚持适度超前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区域重要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程度的研究与规划,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的超前意识。
本《规划》的重大问题除遵循上级规划外,还应广泛采纳相关部门、地方、专家和公众的意见,使《规划》制定合理、切实可行、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四、规划期限及适用范围《规划》是省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指导本市矿产资源勘查、保护与开发利用、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市所属县(市、区)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的依据,各县(市、区)可结合地区实际分解细化市级规划指标。
规划基准年:2007年。
规划期限:2008年~2015年,展望至2020年。
规划适用范围:朝阳市所辖行政区域。
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一、朝阳市矿产资源特点及优势矿产朝阳市成矿、赋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齐全。
截止2007年,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53种,占辽宁省发现矿产119种的45%。
其中能源矿产有煤、油页岩、地下热水等3种;金属矿产有铁、锰、钼、铜、金等21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硅灰石、硅石、膨润土、珍珠岩、磷矿等29种。
探明储量并列入省储量表的有煤炭、油页岩、铁矿、锰矿、铜矿、镍矿、钨矿、钼矿、金矿、硫铁矿、硅灰石、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玻璃用白云岩、含钾页岩、高岭土、耐火粘土、玻璃用石英岩、膨润土、珍珠岩、磷矿等22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地65处。
基本形成了包括能源、黑色金属和冶金辅助原料、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化工、建材种类较全,配套性较强的矿产资源体系。
1.基本特点朝阳市矿产资源具有以下基本特点:金铁矿床(点)多、分布广、大小并存不仅有规模较大储量亿吨的宝国老大型铁矿,储量丰富的柏杖子、二道沟大中型金矿,也有规模较小、零星分布的大量小型金、铁矿。
矿产地相对集中,便于成片开发各矿种相对集中分布。
煤矿主要集中在北票煤田;金矿除凌源南部柏杖子~毛家店地区外,主要分布在建平~北票金矿带上;铁矿亦主要分布在这一矿带上,具有大矿少、小矿多的特点;锰矿集中在朝阳县瓦房子地区;钼矿产于喀左中三家;硅灰石矿产于建平富山;石灰石矿集中产于凌源三家子、喀左丛元号、朝阳长宝营子矿区;膨润土主要分布在凌源热水汤~建平沙海一带;硅石集中在建平张家营子和凌源魏杖子;磷矿产于建平青峰山、深井。
矿(床)赋存条件好主要矿种及大、中型矿床如铁、锰、膨润土、石灰石、硅石、硅灰石、磷矿等矿产,赋存的构造条件简单,大部分矿种埋藏浅,矿石成分单一,矿石质量好、易采、易选、便于集中开发利用。
非金属矿产资源在省内占有优势地位膨润土、硅灰石、沸石、磷矿矿产资源储量保有程度高、规模大,具备建设规模型矿山的资源优势,开发潜力巨大,可作为我市矿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接替资源。
2.优势矿产朝阳市优势矿产为铁、金、锰、煤、钼、膨润土、石灰石、硅石、硅灰石、磷等十余种,其中锰、膨润土、硅石、硅灰石、磷矿储量居全省首位;金、铁、钼、石灰石居全省前列。
二、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1.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取得的成就基础地质工作覆盖面广,工作程度高基础性地质工作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朝阳地区目前已完成了全市范围内的1:20万第一代区域化探测量,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20万区域重力调查,1:20万地质测量,1:50万地质调查、1:20万航磁测量及部分地区的1:5万航磁测量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并在朝阳市中、东部地区(建平幅、锦州幅)开展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并进行了重点矿床的专题研究及中生代古生物化石的专题研究。
较全面系统的基础地质工作,使朝阳市地质研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建立了完整的地层系统,总结了不同时代地层含矿性及古生物群组合特征,许多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得以解决,如层序地层研究、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的建立、太古宙变质深成岩的解体,为朝阳市的矿产勘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地质科学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地质科研工作,与全省一起先后完成了地质矿产总结,编制了《辽宁省区域矿产总结》及1:50万辽宁省地质矿产图和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图、辽宁省1:50万构造体系图、1:50万侵入岩分布图、辽宁西部变质岩图等。
同时还开展了辽宁省岩石地层清理、辽宁省侵入岩与矿产、辽西中生代火山岩与矿产及金、铅锌典型矿床等专题研究工作,并出版了专题研究报告;1979~1990年,完成全省重点矿种(金、铜、铅锌、硫铁矿、硼、金刚石等14个矿种)的第一轮成矿远景区划工作;1992年针对辽宁省重点矿种开展了第二轮成矿远景区划工作,并完成金、铜、铅锌、银等矿产的资源总量预测工作。
一些地学科研单位、地勘单位针对朝阳地区矿产资源特征,进行了典型矿床研究、成矿区带划分,内蒙地轴与燕山台褶带成矿规律研究等专题性质的科研工作。
近年来,针对铁矿、钼矿、金矿,进行了深部找矿信息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