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第一章教案2
课时教案用纸
任课教师:学年第学期第周
课题
第一章幼儿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科目
幼儿心理学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 )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 )项目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其它: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Βιβλιοθήκη 1、掌握幼儿心理学的定义。
2、掌握幼儿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3、初步了解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方法。
板书设计研究方法1 2 3 4
教学重点
幼儿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教学难点
研究幼儿心理学的具体方法。
教具准备
工具书多媒体。
教学过程
授课内容
师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课程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对心理现象及心理学概念有了理解,下面我们来谈谈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三、讲授课程
(一)幼儿心理学概念,即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图示讲授法)
定义:幼儿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1-6、7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幼儿心理学的任务(举例讲授法)
揭示幼儿阶段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包括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出现的顺序和发展的趋势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各种心理活动所出现的变化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比如:幼儿的反抗期在什么阶段,有什么特征;幼儿的想像、注意、思维等特征等等。
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说明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幼儿心理的变化,这些因素又如何制约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2、试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的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3、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幼儿心理测验一般采用个别测验,逐个进行,不宜用团体测验。
4、调查法:是通过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幼儿的人,以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
A、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学说
1、第一时期---“是谁起决定作用”(1)遗传决定论(2)环境决定论
2、第二时期—“各起多少作用”(二因素论)
3、第三个时期---“如何起作用”(相互作用论)
遗传和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环境和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简单讲解)
教后感内容较为详实,学生识记良好。
幼儿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对于正常儿童来说,环境和教育更重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四)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讲授法)
1、观察法(是研究幼儿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方法。
5、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幼儿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的心理。但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试验进行。
四、小结
五、练习见PPT
六、下课礼仪
决定性因素,特别是教育,更起着主用。设问:运用观察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项?
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0-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