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课程纲要

九年级历史课程纲要

九年级,历史,课程,纲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九年级上学期历史《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
日期
2011、8
适用年级
九年级
总课时
48课时
学校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经过两年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对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及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熟悉。

因而可以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活化历史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

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能动性较好,探究学习的欲望较强,能够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

此外,所有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电脑水平,能在网上收集数据,描述信息,并能在小组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放松,以浏览识记基础知识为主,不知去进一步作探讨,仍旧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层次,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两极分化明显。

而世界历史学生相对接触较少,较长、拗口的人名地名对学生而言又有些让他们望而生畏。

对此,一定要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如影视片、纪录片、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等,注重把知识点落实到位、帮助学生
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目标
1、知道世界史上如拿破仑、达尔文等重要的历史人物,知道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等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

2、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3、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国际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了解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4、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历史地图的变化,了解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概况,学习判读历史地图的方法;通过比较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决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作用;用表格的形式列出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学会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

5、开展适合九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绘制西欧封建等级制示意图、举办“我最崇拜的科学家”主题故事会等,活动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也可放在课外进行,以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加强德育目标的实现。

同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综合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等。

6、在复习中,加深学生对该阶段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推动学生对每个历史阶段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世界历史发展脉络形成一个基本清晰的线索,进一步提升学生获得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及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
学习主题:(1)人类文明的开端;(2)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3)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4)步入近代;(5)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6)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7)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8)璀璨的近代文化;(9)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0)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1) 第二次世界大战;(12)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1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演变;(14)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15)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6)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课程内容
人类文明的开端
2课时左右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2课时左右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2课时左右
步入近代
5课时左右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2课时左右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3课时左右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2课时左右
璀璨的近代文化
1课时左右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课时左右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3课时左右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2课时左右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演变
2课时左右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4课时左右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3课时左右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2课时左右
期中、期末复习
8课时左右
课程实施
1、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加强对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正确方法和途径的引导与渗透;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重组,提高教学的效率;
4、以辩论赛、故事会等形式,排演重大历史事件,表现重要历史人物,发展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查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等,写出调查报告,学习从事社会调查的方法;
6、收集欣赏近现代代名画名曲,提高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的介绍,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7、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8、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温网博客/S0l_Z)R_S)p+G
9、开展有效复习;
10、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提优补差;强化知识点落实和能力训练并检查到位,如每节课3分钟进行提问、听写。

课程评价
1、每节课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点评以鼓励为主;
2、进行一次历史故事竞赛,对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把握情况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考查;
3、在复习中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归纳整理所学历史知识,检测其归纳综合能力和复习整理能力;
4、进行一次作业展评,对作业的格式、规范化书写、历史语言的运用等进行点评,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5、卷面测试:平时单元测试和期中、期末测试;
6、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课堂纪律情况、参与练习情况、团结协作情况等,同时与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