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洋务运动学案

洋务运动学案

第4课洋务运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自主探究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洋务派主张:利用__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

2.洋务派代表:中央___;地方___、___、___、___。

3.时间:______。

口号:“___”、“___”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

(1)创办军事工业:______、______、______。

(2)为洋务需要:兴办______;设立______;派遣______。

2.19世纪70年代,提出“______”主张。

创办民用企业: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开始组建______,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练兵。

2.19世纪80年代,建成______、______、______三只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

3.全面评价: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进步性:在客观上促进了______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______作用;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______,再加上其内部的______,它没有使中国______。

四合作探究
1. 根据材料及教材内容,归纳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
3.
4. 阅读教材最后一段,结合第22页上的“材料研读”。

探讨: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5.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或谈启示)?
五达标训练
1.“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
2.李丽的叔叔在外贸公司工作,天天和外商打交道,李丽称叔叔为“洋务派”。

其实清末的洋务派在当时也属进步人士,他们的代表人物是()
①奕②张之洞③李鸿章④袁世凯⑤左宗棠⑥曾国藩
A.①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 “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两大口号,下列企业体现了洋务派追求“自强”目标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汉阳铁厂
4.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

”他强调兴办()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出版机构 D.新式学堂
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新式海军④兴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
⑤改革行政机构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6.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7.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

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

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

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

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
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