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佛山一模语文试卷(答案)-试卷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佛山一模语文试卷(答案)-试卷

广东省佛山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说明:①本试卷满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②设附加题10分,学生可做可不做,得分计入总分,总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口口口口口口,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1分)(2)口口口口口,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1分)(3)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分)(4)《陋室铭》一文的主旨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把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默写出来。

(4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 这也真够huájī(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2)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xuān nào( ),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3) 花香鸟语,cǎo zhǎnɡyīnɡfēi(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yǐn jīng jùdiǎn()。

的一项是( ) (3分)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A.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的一句是()(3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A.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B.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C.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D.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

5.下面两个句子都写到“时间”,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进行对比,形象生动。

请在“金钱”、“苦难”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4分)时间是个常数,也是个变数。

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串串果实,懒惰者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二、阅读(4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8题。

(一)(10分)《出师表》选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6.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臣本布衣..( ) ②由是感激..( ) ③深入不毛.( ) ④夙夜..忧叹( ) 7.翻译句子。

(4分)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4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9.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3分)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10.翻译句子。

(4分)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②惟读书是务。

译文:11.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2分)(三)(10分)①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

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

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

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生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作高科技垃圾。

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

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②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简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

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等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

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③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

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

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

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吨左右..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

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

④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物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

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tīng),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近十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0分之一。

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12.下面说明对象的特点不包括()(3分)A.防治难度大B.影响科技进步C.对人类危害大D.种类多,分布范围广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第①段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什么是高科技污染。

B. 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阐述了高科技垃圾激增的原因。

C. 第③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垃圾的巨大危害。

D. 第④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阐述了高科技垃圾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

14.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加点词“左右”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4分)..(四)(17分) 家是地球的中心(谭延桐)“回家多好呵!”这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临终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1907年,威廉辞去了哈佛大学的教职,开始了他计划中的欧洲之旅。

所到之处,都会有“欢迎伟大的威廉•詹姆斯教授”的欢呼声暴雨似的淋到他智慧的头上。

可是,再了不起的荣誉也替代不了家。

他太想家了。

当他3年后终于乘上回美国的轮船时,已是疲惫不堪了。

就在轮船快要接近终点时,他一下子瘫倒在了座椅中,瘫倒在了一个越来越明亮的梦想中,从此就再也没有起来。

他终于算是把自己给领到接近家的地方了。

家,终于定格在他最后的时光里了。

家,这个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的地方,谁又不魂牵梦绕呢?我似乎又一次听到那位阔人的哭泣了。

他在野外徘徊,泪水涟涟,风怎么也抹不去他脸上的斑斑泪痕……有一位打那里走过的人问他:你这位先生呵,你怎么就不知道回家呢?他感慨万端地说:家?我有家吗?我的家在哪里呢?我虽然有漂亮的房子,可房子是家吗?……那位路人怔住了。

同样,我也怔住了。

是呵,荣誉再多,财富再多,可又有什么用呢?当家是“1”的时候,荣誉越多,财富越多,后面的零无疑也就越多了;可是,当家是“0”的时候呢?……真是无法想象,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家,他的幸福又将存放在哪里。

没有家的灵魂,是孤独的,凄凉的,甚至是悲哀的,无望的……难道不是吗?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春节期间火车站和汽车站的热闹场面:长长的从售票大厅一直蜿蜒到车站广场或其他地方的一眼望不到头的购票队伍……他们等啊等啊,等了一整天甚至几天终于算是轮到他们了……票终于拿到手了!似乎一个家终于攥在了他们的手里一样!他们笑了……他们怀着无比迫切的心情,急匆匆地踏上了回家的路--车上再挤,也挤不掉他们的结实的渴望。

哪怕是单腿站着……对,只要车上能够容下一只脚,就能容下他们对于家的拥抱……在外打工,钱是赚了一些,可钱再多,也不能作为足够的邮费,把整个的家从远方邮到自己身边来的啊!钱终究买不来家所给予的一切啊!回到家里去!只有一种声音在他们的心间反复地播放着: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我理解了他们!我理解了……家。

啊,家……究竟又是什么呢?1995年,台湾举办了一项“公车欣赏,快乐上路”活动,即把一些精短诗作制成海报,张贴在公车厢内,让诗歌伴随着人们或长或短的旅途,其中就有这么一首题为《家》的小诗……我的家就像铅笔盒。

爸爸是铅笔,出外帮人写字赚钱。

妈妈是橡皮擦,功课不对就帮我们擦掉。

爷爷是2B铅笔,画个小鸭给我看。

奶奶每天买菜花好多钱,就像自动铅笔每天都要吃笔芯。

我呢?是铅笔爸爸、橡皮妈妈的小铅笔……这是一位11岁的叫做苏幸的女孩子写的。

在这位女孩的眼中,家就像一个铅笔盒。

哦,铅笔盒,里面装着她的童话,她的一切。

多美好的事情啊。

如果拿走了这样一个“铅笔盒”,也便拿走了她心中的诗了。

由她心中的诗外化成的这首小诗,我们也就再也读不到了……在你的眼中,他的眼中,家又是什么呢?也许,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家是你最重要的行囊;也许,家是你梦想中的梦想,牵挂中的牵挂;也许……你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呢?15.这篇散文开篇就引用美国哲学家詹姆斯临终时说的“回家多好啊!”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16.第四段中,那位拥有漂亮房子的阔人为什么发出了“我的家在哪里”的慨叹呢?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17.联系全文看,请你概括对“家”的认识。

(5分)1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这是一篇以“家”为话题的叙事散文,所选事例范围广泛。

另外,本文由于在结构上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过渡语段,显得很严谨。

B.本文语言通俗活泼又朴实平易,在这看似不经意的叙述中,深刻而又形象地阐述了“家”的含义,可谓言近而旨远。

C.本文用例似乎是信手拈来,但实际上每个例子都经过了严格筛选,在从不同角度阐明主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本文举詹姆斯的例子,意在说明叶落归根的思想观念不仅中国人有,美国人也有,因而叶落归根是超越国界和种族的人类共有的情感。

E.本文引台湾小女孩那首充满童趣、题为《家》的小诗,其作用在于表明台湾回归祖国大家庭是包括儿童在内的台湾同胞的渴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