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CD-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诊断变化要点(郭中孟)

ICD-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诊断变化要点(郭中孟)


• 4.使用范围:分类修订首先要考虑临床运用, CDDG 适用于精神卫生机构,PCV 适用于初级 保健,两者同时修订。 • 还要特别考虑需要对精神障碍个体进行评估或 做出决策的临床情境,如司法评估和教育决策。 • 研究用的DCR版本修订工作将在CDDG 修订完 成后进行。
• 另外,分类需适用于医学、教育和司法等领域 的培训和教学。
• 分类修订与精神卫生服务工作者息息相关。在 低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十万人仅分 别有1名和2.7名精神科医师,相当部分的精神 卫生服务工作由初级保健医师承担。 • 因此,ICD-11MBD 保留《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 (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 CDDG),《研究用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search,DCR)和《初级保健版》 (primary care version,PCV)3个版本以适应 不同的需求。
(一)MBD修订原则和目标
• 1. 精神障碍的定义: • ICD-11 沿用ICD-10 中有关精神障碍的定义: “临床上可辨认的症状或行为,多数情况 下伴有痛苦和个体功能受损”。 • 2.修订的利益相关者:WHO成员国均采用 ICD系统来递交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统计报 告,有些国家使用ICD确立卫生服务的准入 资格,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因此WHO 成员国政府是修订工作的最大利益相关者。
• 2. Beta阶段:2012年5月14日进入Beta阶段, 2013年11月20日发布第1版冻结版本,MBD 位于该版本的第5 章。 • 该版本发布后接受各方审阅WHO 根据建议 维持更新,陆续发布2014 年8 月13 日、 2014 年10 月1 日和2015 年5 月31 日3 个草 案。
• WHO根据评审意见对Beta版进行持续更新, 最新的冻结版本(frozen releases)为2017 年4月发布的版本。
• 1.Alpha阶段:本阶段的任务为建立疾病模 型,ICD-11 中采用13 个参数(parameters) 来描述每个分类单元,包括:实体名称、 分类、文本定义、术语、躯体系统/结构、 时间、亚目严重程度、临床表现、病因、 特定情况、治疗和诊断标准。
ICD-11《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 诊断分类变化要点
(ICD-11 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mental,behavioural or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 郭中孟
• 3.分类的普遍适用性:修订工作从3个方面 提高ICD的临床实用性和跨文化适用性。首 先,在修订过程中接受多国家、多地区、 多文化背景的审核。其次,将ICD分类与各 国本土分类系统进行比对以核查其适用性。 • 另外,WHO与世界精神病协会(WPA)合 作发起全球精神科医师针对ICD分类的态度 调查,研究结果呈递至WHO,为修订工作 提供依据。
• 7.MBD修订目标: • 首要考虑提高临床实用性; • 旨在为WHO成员国提供更好的诊断工具, 使精神卫生工作者更好地识别有精神健康 服务需求的目标人群,最终达到减少WHO 成员国MBD疾病负担的目的。
(二)修订过程和进展
• WHO自2000年开始筹备ICD修订,2007年正 • 式部署,2012年完成基本模型建立后进入 Beta 阶段,Beta版本向公众公开,公众可以 对此进行评论、提出意见、参与相关试验 或者协助进行翻译。
• 5.分类的描述:ICD关于精神障碍的定义容 易误解为该类疾病为功能性损伤的疾病, 而功能性损伤的分类是WHO分类中《国际 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的功能所在,为避免混淆,需在诊 断的描述方式上进行改进以免被误认为是 功能性损伤。
பைடு நூலகம்
• 精神与行为障碍(mental and behavior • disorders,MBD)章节的修订以提高疾病分 类的临床实用性(clinical utility)为重点目 标,同时兼顾20年来精神医学领域基础和 临床研究的发展,充分平衡分类的科学性、 综合性与临床实用性。
一、修订原则、目标及过程
2018.02.02
讲座提纲
• ICD-11的修订原则、目标及进程简介 • ICD-11第6章“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 修订的主要内容 • ICD-11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分类的主 要变化 • 小结
概述
• ICD是WHO疾病分类家族的核心成员,其现行 的版本为1992年发布的第10版(ICD-10),目 前WHO正在对其进行修订; • 修订原则:“建立和修订必要的疾病、死亡原 因和公共卫生国际术语”及“规范必要的诊断 程序”。 • 修订过程:建立内容模型的Alpha阶段和接受 公开评审的Beta阶段后,预计于2017年全面完 成修订,待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发表, 预计于2018年正式使用。
• MBD修订工作小组根据统一的结构建立本章节 的疾病模型,并相应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 • 与WPA合作发起44个国家4 887名精神科医师的 调查表明,尽管国家、收入水平、所使用的诊 断标准各有不同,但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对于精 神疾病诊断分类的构建和内在结构的看法一致 且稳定。 • ICD与CCMD-3的比较分析显示,CCMD-3中的绝 大多数障碍(90.9%)与ICD术语一致或概念相 同。
• 另外,ICD关注疾病的分类,而非疾病的全 面评估和治疗,因此不描述实验室检查、 躯体检查、医疗状况、病程和家族史等信 息,除非该信息为诊断所必需。 • 疾病的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也不在此描述。
• 6.与DSM-5的关系: • 本次修订过程中,ICD-11MBD修订工作组与 DSM-5修订工作组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学术 上达成高度一致,使得这两个精神医学领 域最重要的诊断工具在诊断单元上基本保 持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