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课题名称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科目地理年级17级(高一)适用班级平行班
必修 1 1单元(章) 3 课(节)教学时间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及某一地区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2、掌握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某一地区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3、学会计算某地的昼长、夜长以及正午太阳高度
4、知道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图和多媒体演示,总结全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某一地区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2. 通过观察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图和多媒体演示,总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总结某一地区正午太阳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3、阅读教材了解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2、学习致用,把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及昼夜长短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难点昼夜长短和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
称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形式学生活动方式教学设计意图教师反思
环节1 昼夜长短变化1、利用图片展示
晨昏线将所经过的
纬线分成两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
相应的图文资
料和观察多媒
体演示
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和归纳总
结的能力
至——春分,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高纬缩小。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
夜现象。
4、图标归纳总结掌握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及某一地区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5、昼夜长短计算
的方法
环节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图片展示太阳
高度和正午太阳高
度的概念
2、多媒体动态演
培养学生读图
分析然后解决
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