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1《薪酬管理》(2002版)(本科)考试大纲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6091《薪酬管理》课程考试大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课程性质与考核目的《薪酬管理》是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它不仅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薪酬以及薪酬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论上的阐述,而且注重对薪酬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深入的探讨。
本课程统一考试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检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生对薪酬管理的基础知识与相关基础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促其学会运用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解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一般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指定教材全省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学考试统一命题所使用的教材为:李严锋、麦凯编著的《薪酬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三)复习方法考生必须根据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认真阅读和仔细钻研指定的教材,尽可能较全面、系统、完整的了解和掌握薪酬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专业教师应在考生系统自学的基础上,对重点和难点章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辅导。
(四)内容分析从自学考试的基本目的和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大纲将各章节内容划分为重点把握、基本领会、一般了解和不作要求四个层次。
考核内容不超出本大纲所列的基本范围。
1、重点把握:能熟练掌握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含义,并能正确的识记和表述。
2、基本领会:初步熟悉本课程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间的区别和联系,基本掌握薪酬管理的一般操作技能。
考核目标的重要程度仅次于重点把握。
3、一般了解:内容一般性了解,起系统性学习作用。
4、不作要求:难度过大或于其他课程有所重复,不符合自考助学考生实际情况的均不作要求。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薪酬管理基础理论1.1主要薪酬理论概述1.1.1早期的薪酬理论(一般了解)1.1.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一般了解)1.1.3维持生存薪酬理论(重点把握)1.1.4人力资本理论(不作要求)1.1.5薪酬基金理论(不作要求)1.1.6边际生产率薪酬理论(不作要求)1.1.7供求均衡薪酬论(不作要求)1.1.8集体谈判薪酬理论(不作要求)1.1.9效率薪酬理论(不作要求)1.2绩效薪酬的激励理论1.2.1需要层次理论(一般了解)1.2.2人性假设理论(不作要求)1.2.3期望理论(基本领会)1.2.4双因素理论(重点把握)1.2.5公平理论(重点把握)1.3传统薪酬理论存在的问题(不作要求)1.4薪酬理论的新发展(不作要求)第二章国内外的薪酬制度本文章内容涉及面广、难度大,不大适合本课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故原则上不作要求。
第三章工资等级制度3.1工资等级制度的概念、作用和特点3.1.1工资等级制度的概念及其作用(重点把握)3.1.2工资等级制度的特点(重点把握)3.2工资等级制度的制定3.2.1制定工资等级制度的基本原则(重点把握)3.2.2工资等级制度的主要内容(基本领会)3.3工资等级制度的类型3.3.1能力工资制(基本领会)其中分析比较法、分析记分法、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比较法的相关内容不作要求。
3.3.2工作工资制(基本领会)其中职务评价的四种方法,即序列法、分类法、评分法和因素比较法不作要求。
3.3.3组合工资制(基本领会)3.3.4年功工资制(一般了解)第四章薪酬管理的职能4.1薪酬职能4.1.1薪酬职能的主要表现(基本领会)4.1.2薪酬职能的实现(一般了解)4.2薪酬构成4.2.1薪酬构成的内容(重点把握)4.2.2薪酬构成中各个成分的比例关系(基本领会)4.3薪酬管理体系4.3.1计时薪酬制(重点把握)4.3.2计效薪酬制(重点把握)4.3.3业绩挂钩薪酬(基本领会)4.3.4福利性报酬体系(不作要求)4.4年薪制4.4.1年薪制的必行与慎行(一般了解)4.4.2如何为企业家定价(不作要求4.4.3年薪制的五种模式(不作要求)4.4.4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范围(一般了解)4.5股权激励(不作要求)4.6股票期权制(不作要求)第五章薪酬管理的原则5.1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5.1.1按劳付酬(重点把握)5.1.2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增加薪酬(重点把握)5.1.3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结合(重点把握)5.1.4薪酬制度的制定准则(基本领会)5.1.5薪酬支付准则(重点把握)5.2薪酬分配的基础5.2.1决定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一般了解)其中测算生活费用(生活薪酬)的三种方法(P151)和衡量薪酬总额支付能力的方法(P154)不作要求。
5.2.2影响薪酬水平的参考因素(不作要求)5.3最低薪酬的确定(重点把握)第六章薪酬管理制度设计6.1薪酬管理制度概述6.1.1薪酬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一般了解)6.1.2薪酬观与薪酬基础(不作要求)6.1.3报酬策略与目标(一般了解)6.2基本薪酬制度设计6.2.1设计原则和考虑因素(重点把握)6.2.2基本薪酬制度的设计程序和方法(重点把握)6.3薪酬体系设计6.3.1薪酬体系及其选择(基本领会)6.3.2职务工资制度操作规程(一般了解)其中职务编制的三种方法(P195)和职务评价的四种方法(P197)不作要求。
6.3.3职能工资制度操作规程(一般了解)6.4奖金管理制度设计6.4.1现行奖金方式及其评价(一般了解)6.4.2绩效奖金制度设计(一般了解)6.5红利管理制度设计(一般了解)6.6福利制度设计6.6.1福利形式和福利制度的设计原则(基本领会)6.6.2退休制度和养老金计划(不作要求)6.6.3企业保险制度设计决策(不作要求)第七章绩效评估本章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绩效管理》的课程内容有所重复,故不作要求。
第八章薪酬控制与支付8.1薪酬控制8.1.1薪酬预算(一般了解)8.1.2薪酬衡量(一般了解)8.1.3确定薪酬总额(基本领会)8.1.4成本估计(重点把握)8.1.5抑制成本(一般了解)8.1.6薪酬调整(一般了解)8.2薪酬支付艺术8.2.1增加薪酬透明度(一般了解)8.2.2把握支付的时机(一般了解)8.2.3合理的支付方式(重点把握)8.2.4争取员工的信任(一般了解)8.2.5加薪和发奖金的选择(一般了解)8.2.6青年员工薪酬支付的艺术(一般了解)8.2.7留住最好的员工,只有高薪是不够的(一般了解)第九章计算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鉴于参加此次《薪酬管理》自学考试的多数考生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故不作要求。
三、命题原则与试卷题型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命题原则(1)命题范围以本考试大纲为依据。
(2)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不出偏题和难题。
(3)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考助学考生的特点和目前的整体基础水平相适应。
3、试卷题型与答题要求试卷一般设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四大类。
(1)选择题(占40%)选则题包括单项选择(简称单选题)和多项选择(简称多选题)。
选择题是标准化考试中最基本的题型,应重点把握复习。
选择题覆盖面广,主要考察考生的记忆、理解、判断和推广能力。
答题时,考生应认真审题,可采用正选法,也可以适当的运用排除法,即先把错误的答案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2)简答题(占30%)简答题即简要回答问题,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具体程序等,都可以形成简要回答的问题。
其要求简明、准确、有层次,不在于进行过多的论述,而在于能准确的回答出试题所要求的要点。
(3)论述题(占20%)论述题,一般是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联系管理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加以分析和说明。
回答论述题,首先要求观点正确,要点突出,层次分明,论述全面;其次,要注重联系实际具体分析,做到恰如其分,不能牵强附会,或光写空洞口号。
(4)计算题(占10%)计算机主要检验考生从事薪酬管理工作所应具有的基本计算能力和程度,以及对各种数据处理和运用水平的高低。
相对来说,计算题所考察的知识面比案例分析题要简单一些。
其答题的基本要求是:计算结果要正确,而且要求考生写出必要的步骤。
4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一分,共30分)1、最低工资制度不仅是一项工资制度,还是一项()制度。
A、管理B、行政C、法律D、战略……..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薪酬调查是要调查()A、被调查企业的情况B、被调查岗位的情况C、被调查岗位的薪酬状况 D 、调查人的情况E、被调查企业的薪酬调查状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薪酬的含义及其基本构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最低薪酬制度基本内涵的理解。
……..五、计算题某化工公司员工刘华月标准工资为1300元(月应工作天数为21.16天)。
2003年10月请事假5天,病假6天,事假和病假中各有法定节假日1天。
刘华参加工作已有10年,按该公司有关规定,刘华病假期间工资按月标准工资的70%支付。
问:2003年10月刘华的实得计时工资应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