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前心态调整课件ppt课件_544.ppt
高考前心态调整课件ppt课件_544.ppt
高考,让他想起勾践
我们的先圣孔子在《论语》中说:“临 事而惧,好谋而成”。大意是说,面对 重要的决策时一定要有危机意识,要好 好研究谋划才能成功。历史已反复证明, 如果一个民族缺乏危机意识,民族会遭 遇真正的危机;如果一个人没有危机意 识,失败的几率则远远大于那些“未雨 绸缪”的智者。
现就读于浙江大学的林强讲了一个现代版“卧薪尝胆” 的故事:高三上期,成绩排名一直未冲到年级前十的林 强却自信满满将来一定能考上浙江大学,但是却有一股 “看准就不撒手”的狠劲,在他看来,高考是一场很艰 苦的战役,他庆幸自己有着清晰目标,而且随时都懂得 提醒自己不要轻言放弃。最倒霉的一次月考,林强向来 擅长的英语只得了个及格分数,物理居然没及格!难过 三分钟后,他又笑着对镜中的自己说:这次考试没什么 大不了,而辉煌的高考就在眼前,我应该像尝苦胆的勾 践一样,一刻都不可以放松警惕!在努力学习的同时, 林强也积极了解近几年来浙江大学的情况,这些资料激 励着自己,让他的高考之路充满了危机感与战斗力。最 终,林强如愿行走在浙大美丽校园,用他的话说:只有 时刻将神经绷紧,才能真正适应竞争的现代社会。
第三,整合归纳意识。
根据不同需要,按照一定主题或线索,归纳整 合各科知识,将各科知识体系结构重新改造与 建构,形成专题知识或专题材料,不能让课本 中的知识“原生态”地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中。 要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将各知识点或材 料有机串联整合在一起。
危机意识—每个人都可能是“苦胆英雄”
成功,是每人的渴望。也许古人对此的认识更 加清醒,所以,在“赢”得每场胜利之前,就 先有危机意识——亡,并以此来警醒和激励自 己。亡,总是不经意就让人想起了金戈铁马、 哀鸿遍野,是激昂之后的惨痛,是热血洒尽的 沉默……但是,两军交战,若有着清醒通透的 “危机意识”,会因这破釜沉舟的勇气,这准 确估算后的自信,催人以更加成熟的姿态,来 面对狭路相逢的高考。“亡”,不是怯懦,而 是“头顶悬剑、心中坦然”的大丈夫真君子之 风,也是“哀兵必胜”的一种现代注解。推测 未来胜算,较之对“战争”一无所晓的空洞盲 目,自然是有着“亡意”的“军人”要更胜一
“危机”令我起死回生
四川考生张非,今年在高考中取得了677分的好成绩,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了。从2003年开始,他就参
加高考,先后进入中国最好的学府清华、北大就读,但
是因为他过于沉迷网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被两次退学。这样聪明的孩子 竟然浪费了数年青春在大学与高中间来来回回地徘徊!
张非自己也沉痛分析自我总结道,这一切都是因为
高三学生有三种学习意识和能力是应该明确培 养的。一是温故知新意识,二是线索纲要意识, 三是整合归纳意识。
第一,温故知新意识。殊不知,“重复是学习之 母”,有意义的重复,是对过去知识技能、经验 策略的有效唤醒和激活,能够打通已有知识技能、 经验策略与当下解题方法之间的通道。而且老师 所讲,有理线串纲,有归纳概括,有提炼加工, 有拓展延伸,能够巩固、完善、丰富、发展和更 新同学们已获得的知识结构及已形成的经验结构。 有名考生,将老师复习所讲的内容与自己过去的 听课笔记及学习心得有机结合,分析后发现,老 师复习所讲的,自己有三分之一过去不懂,三分 之一现已模糊,能够直接用来做题的所剩不多, 他说:“通过老师复习讲解,无论知识还是思路, 都比过去明晰多了。”
第二,线索纲要意识。
经常听到同学说:“不知老师怎么了,听他讲 复习课,容量又大,速度又快,甚至一节课要 拉好几个章节。”有的老师又说:“这节课是 不是讲得太细太慢?如此下去,进度成问题!” 出现这种矛盾,主要是同学们把复习课与新课 混为一谈,缺乏线索纲要意识。所以,同学们 要明确:无论听老师讲,还是自己看,都要以 考纲为纲,以课本为本,梳理知识,理清脉络, 寻找规律,用一根红线串起知识的珍珠,形成 知识纲要或网络,纲举才能目张,防止陷入杂 乱无章的知识荒草中。
高考前心态调整课件ppt课件
被 丢 失 的 时 光
有 一 种 等 待 就 期 望
有一种快乐叫风雨同行
哈佛大学凌晨四点
2008,来了,高考开始倒计时!
赢取战役,大胜而归,应该是我们心中目前最 迫切、最闪亮的奋斗目标。谁不想在08年把得 高分、上好大学等好事一揽怀中?但是,我们 要想赢得高考的胜利,就像“赢”字本身构成 的复杂性一样,并非简单。
关于课本,有的认为过去学过,复习意义不大, 结果“葬身”课外资料与习题汇编而浑然不觉。 某省理科状元说得好:“课本是复习之本,无本 复习如无土栽培,什么收获也没有。”其实,知 识点在课本里,高考,只是整合课本知识,通过 新的试题材料设计试题情境,所以解答试题需要 运用课本上的相关知识。高三复习,首先要扎进 课本,激活、唤醒和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经验策 略,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复习搞懂过去未曾搞懂 的地方,形成过去未曾形成的经验技能,扫除知 识盲点。其次要走出课本,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 林,重在整理归纳课本中的知识原理,重新生成 或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能灵活熟练地运用相关知 识解答试题。
如何赢得08年万马齐驱的高考之战?方法可能 数不胜数。我们不妨从“赢”入手,对其构造 一一解剖,放在高三特殊的环境下来解读,并 按赋予的现代高三意义身体力行,赢2008,就变 得清晰而简单起来。
复习中遇到的问题:
一些同学进入高三,特别是第一轮考点(或知 识点)专题复习,听老师讲课,认为是“炒冷 饭”,收获不多。
上大学后,缺乏了危机意识,没有责任感,所以才会因
今后几年毕业生人数
毕业生数(万人)
250
250 232
200 175
150
115
123
100
50
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高考报考人数上涨迅猛,而高校扩招 幅度在放缓,一些高水平大学已经不 扩招了,这就意味着未来竞争更加激 烈,如果同学们心中没有树立一个良 好的“危机意识”,恐怕就面临着 “被人挤下马”的危险,很可能会与 大学,特别是自己心目中的“好大学” 失之交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