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崇信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电容器的电容学案新人教选修

崇信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电容器的电容学案新人教选修

8 电容器的电容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认识常见的电容器,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2.理解电容概念及其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3.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自主探究1.电容器的作用:电容器就是的容器.2.电容器的构造:由两个、的导体组成.3.电容器的工作过程:充电:使电容器两个极板带上的过程;放电:使电容器两极板上电荷的过程.4.电容的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本领的物理量.5.电容定义式: ,C与电容器是否带电、所装电荷量、两极板间电势差,而是由电容器决定.6.单位: (F),1 F= μF=pF.7.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 ,其中k为,d为,S为,εr为(描述两导体间绝缘介质特性).合作探究【活动一】知道什么是电容器,认识常见的电容器,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1.请仔细阅读教材“电容器”的内容并观察拆开的一个电容器,完成以下问题:构造:两个相距很近的中间夹上一层,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做.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又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2.请观看演示实验,认识充放电过程的特点,完成以下问题:充电: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就分别带上了电荷,这个过程叫充电.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储存在电容器中.放电:用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中和,电容器又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放电.放电后,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活动二】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及其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请仔细阅读教材“电容”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定义:一个电容器所带的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2)定义式:C= .(3)物理意义: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时电容器要带的电荷量,需要电荷量多,表示电容器的电容,电容是表示电容器的物理量.(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常用的单位还有、.如果一个电容器带1C的电量,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是1 V时,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 μF=F;1 pF= F.特别提醒:电容器的电容大小是由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与极板间电势差、电容器带电荷量多少及带不带电荷无关.【活动三】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认识常见的电容器,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1.实验探究决定电容大小的因素:实验1:保持极板上的电荷量Q不变,两极板间的距离d也不变,改变两个极板的正对面积S,观察得知两极板间电势差的变化,判断电容C与正对面积S的关系.实验2:保持Q、S不变,改变距离d,采用实验1的方法,判断C与d的关系.实验3:保持Q、S、d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判断电介质的存在对电容C的影响.电容决定式: .2.请仔细阅读教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表达式C= ,式中各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分别是;真空中的相对介电常数等于,所有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均 1.由静电计的指针偏转可推知两导体间的大小.3.仔细阅读教材“常用电容器”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电容器在我们当今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电脑、电视机、收音机等几乎所有用电器中都有电容器.(1)常用的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分为和两类.(2)常见的固定电容器有和两种,其表示符号分别为和.教材上所给出的可变电容器是利用的改变来改变电容大小的,其表示符号为.(3)击穿电压是指.电容器上标出的额定电压一般(选填“大于”或“小于”)击穿电压.课堂检测1.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的电容正确的理解是( )A.电容与带电量成正比B.电容与电势差成反比C.电容器带电荷量越大时,电容越大D.对确定的电容器,极板带电荷量增加,两板间电势差必增加2.关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多,电容就越大B.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越高,电容就越大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一倍,则两极间的电势差也一定增加一倍D.电容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3.如图所示,是描述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极板上带电量Q、极板间电势差U和电容C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4.下列措施可以使电介质为空气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变大的是( )A.使两极板靠近些B.增大两极板的正对面积C.把两极板的距离拉开些D.在两极板间放入云母5.某电容C=20 pF,那么用国际单位表示,它的电容为 F.6.两个电容器电荷量之比为2∶1,电势差之比为1∶2,则它们的电容之比为.7.如图所示,给电容器充电,静电计指针偏转一个角度.以下情况中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增大还是减小?(1)把两板间的距离减小;(2)把两板间的正对面积减小;(3)在两板间插入相对介电常数较大的电介质.8.拓展应用:电容式传感器是把非电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温度、流量等)转换成易于测量、传输、处理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的一种组件(非电物理量→传感器→电学物理量).电容式传感器是常见的一种,试分析图中的电容式传感器是测量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参考答案自主探究1.存储电荷2.彼此绝缘相距很近3.等量异号电荷中和4.容纳电荷5.C= 无关本身结构6.法拉10610127.C= 静电力常量板间距离两极板正对面积相对介电常数合作探究【活动一】1.金属板绝缘物质平行板电容器靠近绝缘2.等量异号电能导线电场能【活动二】(1)电荷量电势差(2)(3)1 V 大容纳电荷本领(4)法拉法 F μF pF 1F 10-610-12【活动三】1.静电计C=2. k:静电力常量;d:板间距离;S:两极板正对面积;εr:相对介电常数 1 大于电势差3.(1)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2)聚苯乙烯电容器电解电容器铝片正对面积(3)加在电容器两极上的极限电压小于课堂检测1.D 解析:C的大小与Q、U无关,由电容自身决定.2.CD 解析:理解电容公式C=.3.BCD 解析:C的大小与Q、U无关,C一定,Q与U成正比.4.ABD 解析:由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C=,知其与k、d、S、εr都有关系.5.解析:单位制的换算,1 F=10-12 pF答案:2×10-116.解析:根据公式C=代入求解.答案:4∶17.解析:本题利用电容定义式C=和电容决定式C=共同分析.答案:(1)减小(2)增大(3)减小8.压力F 当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时,膜片发生形变,使极板间距离d发生变化,引起电容C 发生变化.知道C的变化,就可以知道F的变化情况.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光滑斜劈A 上表面水平,物体B 叠放在A 上面,斜面光滑,AB 静止释放瞬间,B 的受力图是( )A .B .C .D .2.关于近代物理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内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B .铀核裂变的一种核反应方程为2351419219256360U Ba+Kr+2n → C .2382349290U Th+X →中X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β衰变D .平均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平均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3.如图所示为四分之一圆柱体OAB 的竖直截面,半径为R ,在B 点上方的C 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轨迹恰好在D 点与圆柱体相切,OD 与OB 的夹角为60°,则C 点到B 点的距离为( )A .RB .2RC .34RD .4R 4.冬季奥运会中有自由式滑雪U 型池比赛项目,其赛道横截面如图所示,为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赛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运动员(按质点处理)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赛道。

运动员滑到赛道最低点N 时,对赛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 表示运动员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赛道摩擦力所做的功(不计空气阻力),则( )A.34W mgR=,运动员没能到达Q点B.14W mgR=,运动员能到达Q点并做斜抛运动C.12W mgR=,运动员恰好能到达Q点D.12W mgR=,运动员能到达Q点并继续竖直上升一段距离5.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

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

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A、B间弹力F N的大小分别是()A.μ=23tanα,F N=13mgsinαB.μ=23tanα,F N=12mgsinαC.μ=tanα,F N=13 mgcosαD.μ=tanα,F N=23 mgsinα6.肩扛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后,喷射气体产生推力F,一段时间内导弹在竖直面内沿下列图中虚线向前运动。

其中导弹飞行姿势可能正确的是()A.B.C.D.7.2018年5月21日5点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四号”任务中继星“鹊桥”发射升空,它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2L点的中继卫星,是为2018年底实施的“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

地月拉格朗日2L点即为卫星相对于地球和月球基本保持静止的一个空间点,卫星永远在月球背面,距月球中心的距离设为r,距地球中心的距离约为7r,月地距离约为6r,则地球质量与月球质量比值最接近()A.80 B.83 C.85 D.868.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

如图所示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在t=5s时追尾C.在t=2s时追尾D.若刹车不失灵不会追尾9.已知天然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

近年来,人们针对电磁波某些频段设计的人工材料,可以使折射率为负值(n<0),称为负折射率介质。

电磁波从正折射率介质入射到负折射介质时,符合折射定律,但折射角为负,即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界面法线同侧,如图1所示。

点波源S发出的电磁波经一负折射率平板介质后,在另一侧成实像。

如图2所示,其中直线SO垂直于介质平板,则图中画出的4条折射线(标号为1、2、3、4)之中,正确的是()A.1 B.2C.3 D.410.地质勘探发现某地区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怀疑地下有空腔区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