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3)反应为可逆反应,在温度低于500℃时反应向右进行,温度高于6 00℃时反应向左进行,故在沸腾焙烧过程中焙烧温度均在850℃以上,实际上气相中的三氧化硫是很少的。
反应式(4)表明,当气相中有SO3存在时,氧化锌才生成为硫酸锌,而硫酸锌在高温时又分解为氧化锌和三氧化硫,温度在800℃以上时分解十分剧烈。
硫酸锌生成的条件及数量,取决于焙烧温度及气相成分,即温度低、SO3浓度高时,形成的硫酸锌就多,当温度高、SO3浓度低时,硫酸锌发生分解,趋向于形成氧化锌。
由上述硫酸锌与氧化锌生成的条件可知,氧化焙烧与硫酸化焙烧在操作上的基本区别是:(1)硫酸化焙烧的温度(850℃~900℃)比氧化焙烧的温度(1050℃~l100℃)要低;(2)硫酸化焙烧所产生的炉气中,SO3的浓度要比氧化焙烧时高,所以硫酸化焙烧时要求供给较大的过剩空气量,以强化焙烧过程;(3)硫酸化焙烧要求炉气与炉料接触良好,并要求炉料在炉内停留时间较长。
总之,硫化锌在850℃~900℃的温度下进行焙烧,大部分生成氧化锌(Zn O)和少量的硫酸锌(ZnSO4)、硅酸锌(ZnO·SiO2)、铁酸锌(ZnO·Fe2O3),还有少量的硫化锌未被氧化。
2.3.5.2硫化铅铅在锌精矿中主要以硫化铅(PbS)形态存在,硫化铅又叫方铅矿,它在焙烧时按下列反应式进行反应。
PbS+2O2 ==PbSO43PbSO4+PbS ==4PbO+4SO2PbO+SO3==PbSO4硫化铅在焙烧过程的行为与硫化锌相似,所形成的硫酸铅在800℃以上时大量分解为氧化铅。
硫化铅的熔点约为l 120℃,熔化后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进入炉子的砖缝中。
硫化铅在600℃时开始挥发,800℃时大量挥发,当PbS挥发到炉子上部及炉气管道中时又被氧化成氧化铅。
而氧化铅要在900℃时才大量挥发,所以硫酸化焙烧脱铅率低。
氧化铅是一种很好的助熔剂,它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形成低熔点共晶化合物,如硅酸铅(PbO·SiO2)、铁酸铅(PbO·Fe2O3)、铅酸钙(CaO·PbO6)、铅酸镁(MgPbO6),这些低熔点共晶化合物是极为有害的,它在800℃时就开始熔化,严重时引起炉料在沸腾炉中结块和在烟道中结块的现象,从而使操作恶化,焙烧脱硫不完全,因此要求配料时混合锌精矿含铅不超过2%。
总之,硫化铅在焙烧过程中多数生成氧化铅(PbO),只有极少量生成硫酸铅及低熔点共晶化合物。
2.3.5.3 硫化铜铜在锌精矿中主要以辉铜矿(Cu2S)、黄铜矿(CuFeS2)、铜蓝(CuS)等形态存在。
硫化铜熔点很高(约1805℃~1900℃),在低温下(550℃)按下式进行反应。
2Cu2S+5O2=2CuO+2CuSO44CuFeS2=2Cu2S+4FeS+S2CuS+2O2=CuSO4所形成的硫酸铜,当温度高于700℃时按下式发生分解。
5CuSO4+3CuS=4Cu2O+8SO24CuSO4 = 2CuO·CuSO4+2SO2+O22CuO·CuSO4=4CuO+2SO2十O2硫化铜在焙烧温度下按下式进行氧化反应。
2Cu2S+3O2=Cu2O+SO2Cu2S+2O2=2CuO+SO24CuS+5O2=Cu2O+2SO212CuFeS2+35O2=3Cu2O+2Fe3O4+12SO2由此可见,铜的化合物在焙烧过程中的产物,主要是氧化铜(CuO)和氧化亚铜(Cu2O),还有少量的硫酸铜(CuSO4)、铁酸铜(CuO·Fe2O3)及硅酸铜(CuO·SiO3)。
2.3.5.4硫化镉镉在锌精矿中以硫化镉(CdS)形态存在,并往往与铅、镁共生。
在焙烧时硫化镉按下式进行氧化。
2CdS+3O2=2CdO+SO2或CdS+2O2=CdSO4硫化镉的挥发温度为980℃,高温焙烧时在炉子上部挥发,并在烟道中氧化成氧化镉(CdO),所以在1050℃~l10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氧化焙烧时,95%以上的镉挥发并氧化成氧化镉进人烟气系统,通过收尘净化,镉富集在烟尘中,这种烟尘可作为提镉的原料。
当温度较低时,即在850℃~900℃下进行硫酸化焙烧时,硫化镉氧化生成氧化镉(CdO)和硫酸镉(CdSO4),CdSO4是十分稳定的化合物,只有在高于1000℃时才分解为CdO和SO3,而CdO要在高于1 000℃以上时才能挥发。
所以在硫酸化焙烧过程中,CdO及CdSO4几乎得不到挥发而留在焙砂中,它们在浸出时与ZnO一起进入硫酸溶液,通过溶液净化得到富集的铜镉渣,作为提镉的原料。
2.3.5.5砷、锑硫化物砷在锌精矿中以毒砂(FeAsS)或硫化砷(AS2S3)形态存在,锑以辉锑矿(Sb2S3)形态存在,砷、锑化合物在600℃时显著离解,在氧化气氛中极易氧化,其反应式为:2As2S3+9O2=2As2O3+6SO22Sb2S3+9O2=2Sb2O3+6SO22FeAsS+5O2=Fe2O3+As2O3+2SO2砷、锑的三氧化物是极易挥发的化合物,但在温度高、过剩空气量充足的情况下氧化成五氧化物,其反应式为:As2O3+O2一As2O5As2O3+2SO3=2As2O5+2SO22As2O3+2Fe2O3=2As2O5+2FeOSb2O3+O2 =Sb2O52Sb2O3+2SO2=2Sb2O5+2SO22Sb2O3+Fe2O3=2Sb2O5+4FeO砷、锑的五氧化物是很难挥发的物质,在有氧化铅、氧化铁存在的情况下易生成砷、锑酸盐。
3PbO+As2O5 = Pb3(AsO4)23FeO+ As2O5=Fe3(AsO4)23PbO+Sb2O5 = Pb3(SbO4)23FeO+ Sb2O5=Fe3(SbO4)2形成砷、锑酸盐后,砷、锑在焙烧过程中就很难除去。
湿法炼锌过程中当原料含As,Sb过高时,As,Sb进入电积液中使电积过程产生“烧板”。
故在焙烧时要求控制较低的温度和较少的过剩空气量,尽可能使As、Sb以挥发性氧化物进入烟气。
在烟气收尘中,这些砷、锑氧化物大部分被收集在烟尘中。
2.3.5.6硫化银银在锌精矿中以辉银矿(Ag2S)形态存在。
它在605℃时着火,按下列反应氧化。
Ag2S+2O2=Ag2SO42Ag2S+3O2=2Ag2O十2SO2在锌焙烧温度下,硫化银被氧化时与别的金属硫化物不一样,生成的氧化银(Ag2O)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化合物,易发生分解。
2Ag2O=4Ag+O2硫化银在焙烧时,当有大量SO3存在的条件下生成硫酸银(Ag2SO4),其反应式如下。
Ag2S+4SO3=Ag2SO4+4SO2生成的硫酸银在650℃左右时是稳定的,但在锌焙烧温度(850~900℃)时按下式进行分解。
Ag2SO4=2Ag+SO2+O2总之,硫化银在焙烧过程中,大部分生成金属银和硫酸银,同时由于氧化不完全,焙砂中仍有少部分的硫化银存在。
2.3.5.7铟和锗铟、锗在锌精矿中以硫化物或复合物形态存在。
当焙烧温度在800~1 100℃时变为氧化物,因为它难于被稀硫酸溶解,所以大部分留在浸出渣中,在处理浸出渣的过程中加以回收。
2.3.5.8硫化铁铁在锌精矿中一般以黄铁矿(FeS2)、磁黄铁矿(Fe2S)或铁闪锌矿(n ZnS·m FeS)形态存在。
铁的硫化物在焙烧温度800~l 100℃时进行氧化,其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3FeS+5O2=Fe3O4+3SO2硫化铁在焙烧时也能被SO2和SO3所氧化。
FeS+3SO3=FeO+4SO23FeO+SO3=Fe3O4+SO23FeS+5O2= Fe3O4+3SO2高价氧化铁也能与硫化铁作用。
16Fe2O3+FeS2=11Fe3O4+2SO210Fe2O3+FeS=7Fe3O4+SO2综上所述,硫化铁焙烧得到大部分的三氧化二铁(Fe2O3)和少部分的四氧化三铁(Fe3O4)。
由于氧化亚铁易于氧化成高价铁,同时硫酸铁Fe2(SO)3也极易分解,所以FeO及Fe2(SO4)3在焙烧产物中是少量的。
另外在焙砂中还有少量未氧化的FeS及FeS2存在。
当焙烧温度高于650℃时,特别是在高温焙烧时氧化锌与氧化铁生成铁酸锌,其反应式为:ZnO+Fe2O3=ZnO·Fe2O3铁酸锌是一种很难溶于稀硫酸的物质,在锌焙砂浸出过程中进入到浸出渣中,使锌的浸出率降低,并且导致锌的总回收率降低。
所以锌精矿配料时,要求铁的含量不能太高,一般不超过8%。
为了减少铁酸锌的生成,在焙烧中可以采取加速焙烧作业,以减少在焙烧温度下氧化锌与氧化铁的接触时间。
另外在焙烧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增大炉料的颗粒,缩小其接触面积,也可以减少铁酸锌的生成。
2.3.5.9二氧化硅在锌精矿中常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SiO2),有时高达6%以上。
在焙烧过程中它们与金属氧化物(ZnO,FeO,PbO,CaO)接触时生成低熔点硅酸锌及其他硅酸盐,其反应为:ZnO+SiO2==ZnO·SiO2PbO+SiO2==PbO·SiO2所形成的硅酸盐,特别是硅酸铅(PbO·SiO2,熔点726℃),能使炉料软化点降低,促使焙砂结块,阻碍焙烧的正常进行。
硅酸锌及其他硅酸盐虽然能溶解于稀硫酸中,但此时生成的二氧化硅呈胶体状态进人溶液,造成浸出、澄清、过滤困难,所以在混合锌精矿中严格控制SiO2的含量不超过5%。
2.3.5.10硫化汞锌精矿中一般含汞量很少,主要以辰砂的形态存在,与其他硫化物不同,在焙烧条件下HgS直接生成金属Hg,而不是氧化物和硫酸盐。
其反应为:HgS+O2=Hg+SO2汞蒸气将进入到焙烧烟气中,在烟气净化中加以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