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史记》

第三章《史记》


在《项羽本纪》中,又以极饱满的热情写项羽的勇 猛直前、摧毁暴秦统治的事迹,热烈歌颂他亡秦的 伟大功绩。
(三)颂扬具有优良品质的中下层社会人物。

《刺客列传》歌颂了刺客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
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与农夫牧童为伴,在饱览故乡 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相关的历史传说
和故事。

乡土文化培育了司马迁的豪迈灵秀之气。
陕 西 韩 城 司 马 迁 祠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前110),曾任太史令, 是一位刻苦勤奋而又博学的学者。司马谈多方求教,
‚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

《魏其武安侯列传》叙写了魏其侯和武安侯两大 贵族间的勾心斗角和争夺权力,揭露了统治集团 内部的尖锐矛盾和斗争。
《酷吏列传》写汉武帝时代张汤、义纵、 杜周、王温舒等一批酷吏的凶狠残暴,深刻 揭露了酷吏的残忍本性和武帝的暴虐统治。

《陈涉世家》写陈涉、吴广起义反秦的事迹。他们 揭竿起义,不过半年就失败了,但司马迁却给予极 高的评价:‚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 秦,由涉首事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司马迁正撰《史记》,为劝慰武帝,给寡不敌 众而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句公道话,背上“诬 上”(李广利为李夫人哥哥)罪名。当时面临 三种选择:死罪、用钱赎罪、受腐刑。
《报任安书》: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 次不辱辞令,其次拙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 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 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复杂内心冲突在《报任安书》做了描述:
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 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 也!……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 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 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发愤著书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 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 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 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前145-?),字
子长,生于夏阳龙门(今陕西 韩城)。司马迁的一生,据王
国维《太史公行年考》推断,
当是‚与武帝相始终‛。

韩城古称少梁,不少著名的战役都发生在那里。 南临黄河,北面是著名的龙门山。长河名山,气势雄 浑,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史记· 太史公自序》 :“耕牧河山之阳。”他的

军队,考察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收集资料,对
后来写列传大有帮助,如《西南夷列传》、《货殖 列传》。回来后父亲病重,赶回洛阳。
前110年,随汉武帝到泰山举行“封禅” 典礼。从武帝“帅师巡边”,“出长城,北
登单于台”,东至碣石、辽西,考察了当时
中国北部、东部许多地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出游大大丰实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 验,所到之处考察了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和物 产,访问了各地的名胜古迹和旧故老,收集了 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物史料,从而扩大了司马 迁的胸襟和眼界。
汉 代 王 侯
人物传记——专传、合传、附传、类传

类传——刺客、循吏、儒林、酷吏、游侠、佞幸、滑稽 国别史传——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 长篇自序——自传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古书凡记事立论及解经者,皆谓 之传,非专记一人事迹也。其专记一人为一传者,则自迁始。
1、伯夷列传 2、管晏列传 3、老子韩非列传 4、司马穰苴 列传 5、孙子吴起列传 6、伍子胥列传 7、仲尼弟子列传 8、商君列传 9、苏秦列传 10、张仪列传 11、樗里子甘茂 列传 12、穰侯列传 13、白起王翦列传 14、孟子荀卿列传 15、孟尝君列传 16、平原君虞卿列传 17、魏公子列传 18、 春申君列传 20、乐毅列传 21、廉颇蔺相如列传 22、田单 列传 23、鲁仲连邹阳列传 24、屈原贾生列传 25、吕不韦 列传 26、刺客列传 27、李斯列传 ……61、儒林列传 62、 酷吏列传 63、大宛列传 64、游侠列传 65、佞幸列传 66、 滑稽列传 67、日者列传 68、龟策列传 69、货殖列传 70、 太史公自序



礼书 第一 乐书 第二 律书 第三(原‚兵书‛篇散佚,后人把原‚律历书‛拆 分成‚律书‛和‚历书‛两篇) 历书 第四 天官书 第五 封禅书 第六 河渠书 第七 平准书 第八
‚世家‛本义——世代显贵的家族。
《太史公自序》: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 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 三十世家。





大江东去 礼贤下士 文武双雄 功成不居 旷世奇才 官场显形 戎马一生 汉匈和亲 商道货殖 史公记史
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英风伟概——《廉颇蔺相茹列传》 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更为重要的是,他接触了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体会 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述《史记》 和他的政治见解,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 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 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 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 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八日, 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 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其兵尽没,余亡散得归汉者四百余人。

周 初 所 封 诸 侯

赵世家 第十三 代春 魏世家 第十四 秋 立 韩世家 第十五 末 田敬仲完世家 第十六
孔子世家 第十七 陈涉世家 第十八 外戚世家 第十九 楚元王世家 第二十 荆燕世家 第二十一 齐悼惠王世家 第二十二 萧相国世家 第二十三 曹相国世家 第二十四 留侯世家 第二十五 陈丞相世家 第二十六 绛侯周勃世家 第二十七 梁孝王世家 第二十八 五宗世家 第二十九 三王世家 第三十
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
二本纪。‛





五帝本纪第一: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夏本纪第二:夏禹至桀十七王 殷本纪第三:始祖契至主癸十三世;成汤至纣三十帝 周本纪第四:始祖弃(后稷)至姬昌十五世;武王至敬王二十五帝 秦本纪第五:始祖女修、大业至庄襄王数十世;始皇至子婴三帝 秦始皇本纪第六 项羽本纪第七 高祖本纪第八 吕后本纪第九 孝文本纪第十(原篇己阙,从《汉书》补) 孝景本纪第十一(原篇己阙,从《汉书》补) 孝武本纪第十二(原篇名为‘今上本纪’,原文己阙,褚少孙据《封 禅书》补并改篇名)
《史记》被列为中国第一部“正史”。自此以后, 历代“正史”的修撰从未断绝,汇成一条文字 记载的历史长河,堪称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
探究自然现象和政治社会的关系,通 晓古今历史变革的进程,成就自己的 一家学说。


本纪——序帝王
表——系时事
书——详制度
世家——记侯国 列传——志人物
原 始 察总 终原 ,则 见: 盛 观 衰

1、二十壮游之旅
前126年,二十岁左右。漫游长江中、下游和山东、
河南等地;庐山、九嶷、会稽;北上淮阴;山东曲阜; 过徐州;到魏都大梁。 《五帝本纪》《夏本纪》《屈原列传》《淮阴侯列 传》《越王勾践列传》《魏公子列传》

司马迁入仕后,奉武帝之命,奉使随征巴蜀以 南,抵达邛(四川邛崃)、笮(四川汉源)、昆明。 这一带属少数民族居住区,司马迁随着出征的
——《报任安书》
《左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人生是短暂的,穷达是相对的。但文章可以跨 越时空、指向永恒。古人很早就识破了这个玄 机,所以孔子视富贵如浮云,司马迁忍辱而偷 生。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会流动在文章里,千
古奔涌。魏文帝曹丕一语中的:‚文章,经国
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攻读、游历、遗命、蒙辱,这种特殊的生活遭 际和人生道路,成就了司马迁的史才、史德、
子。‛(《太史公自序》)

司马谈著《论六家要旨》,在学术观点上兼容并
包而又崇尚道家,对司马迁有直接影响。 司马迁还转益多师,向儒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 《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

受父遗命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 也。……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 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 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 也。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 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 焉,尔其念哉!‛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 旧闻,不敢阙。‛ (《汉书•司马迁传》)
基本要求:王侯相承或某种事业后继有人(如孔子、 陈涉)

更高目的:对历史演进、国家盛衰有重要影响的人 物、侯国



吴太伯世家 第一 齐太公世家 第二 鲁周公世家 第三 燕召公世家 第四 管蔡世家 第五 陈杞世家 第六 卫康叔世家 第七 宋微子世家 第八 晋世家 第九 楚世家 第十 越王勾践世家 第十一 郑世家 第十二
为言者讳”的教条,大胆揭露了吕后心狠毒辣的狰狞面孔。
汉武帝刘彻:
《大宛列传》中,写武帝为了得到大宛的汗 血马,特封宠姬李夫人之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 万里而伐宛"。为满足一己之欲,竟劳民伤财,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汲郑列传》里,司马迁还借汲黯的话指责 汉武帝:‚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对汉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