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专题之怀古诗
六、小试牛刀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 (今安徽宜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沉 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范蠡,春秋时曾 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 于五湖一带。 (1)结合诗句分析在颈联中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 的。(5分) (2)请你谈谈对这首诗中“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 烟树五湖东”一联的理解。(6分)
四、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㈢理性反思 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 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 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 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 烈个人意识。 ⒈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 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 如:桂枝香 王安石 2.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 启迪世人。 如:赤壁 杜牧
六、小试牛刀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1)这首诗以“台城”为题,其中蕴涵着诗人怎样的 历史反思? 诗人反思了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原因,感慨:奢侈 豪华,荒淫误国。 (2)结句“只缘一曲后庭花”显示了这首怀古诗高超 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诗人借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用听觉形象来代 替抽象的议论。无边野草的凄凉中,《玉树后庭花》 的乐曲在空中回荡,使人联想到当年轻歌曼舞的场 面,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
⑵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 分析。
表现了作者对自身迁谪命运的无限感伤和对强加于身的 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诗歌前四句借感慨贾谊悲凉的 命运和对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描写,寄寓了诗人对 迁谪命运的悲叹;后四句表面上写贾谊的见疏实际将暗 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借对贾谊命运的悲慨、 哀怜表达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哀惋叹喟和对现实的讽刺。
六、小试牛刀
(1)结合诗句分析在颈联中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 的。(5分) 颈联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两 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有声有色(2 分),以略显悲凉的意象,勾画出秋天特有的情韵, 隐隐透露出惆怅、悲凉之情(3 分)。 (2)请你谈谈对这首诗中“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 烟树五湖东”一联的理解。(6分) 第四联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出 仕途失落的惆怅(3分);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 加重了惆怅之感(3分)。(也可以理解为因为仕途失 落而产生归隐之念,故对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 之美的范蠡产生了追慕之情;以“五湖烟树”似烟 如雾的景语作结,更表现出作者的向往之情。)
二、 怀古诗特点: 3.写法上,怀古诗常常运 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 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 含蓄等等。 4.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 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 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 过,抒发感慨;
三、解题指导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历史人物和 典故 2、透过史实,揣摩诗人所吟咏之情 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 常、类比对比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借古讽今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3)、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 的主题决定的 借古讽今、用典、直接抒情、借景抒情、 对比、反衬……
四、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忆昔 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 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 见水东流。 [注][1]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 在此夜宴文士。 [2]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 [3]莫愁: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乐府诗《莫愁乐》云: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 (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 例,就其中一种手法做简要分析。(3分) (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3分)
二、 怀古诗特点:
⒈形式上: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如《乌江亭》;或在古迹、 古人前冠以“咏”,如《咏荆轲》;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 “咏怀”等,如《金陵怀古》。 2.结构上: 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 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 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 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 后蜀等。 思古人:项羽、诸葛亮、周瑜、西施、王昭君、岳飞 忆其事:国事兴衰、战事成败、人事悲喜 抒己志:仰慕、怨愤、讽刺、警戒、勉励
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
整体把握章节知识点
咏史怀古诗 边塞征战诗
咏物言志诗
羁旅思乡诗 送别怀人诗
山水田园诗
爱情闺怨诗
回顾一下,我们学过哪些 怀古诗?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乌衣巷》、《赤壁》、 《桂枝香 金陵怀古》、 《扬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 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 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 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 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 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 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⑵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 分析。
六、小试牛刀
(1)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简要赏析。
独,独自,在萧条冷落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 表现出其对贾谊的景仰向慕和难掩的孤独落寞。空,形 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的黯然气氛,表现了诗人伤斯人已 去的痛苦、怅惘之情。两字共同创造出悲凉感伤的意境 氛围。
四、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2.物是人非型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 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 如: 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 过女墙来。 如: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 笼十里堤。
四、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 例,就其中一种手法做简要分析。(3分) 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 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 说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 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 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 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 也是双关。 (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3分) 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唐王朝颓势难挽,行将覆灭的 悲伤。(从作者个人角度回答,抒发了身世沧桑之痛,亦可。)
四、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㈠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 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 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 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 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 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 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种怀人有时不仅仅伤己,还伤同时代的人。 2.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 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怀古伤己)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 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 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再如杜甫《蜀相》。
六、小试牛刀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 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1)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简要赏析。
四、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㈡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 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 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 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 古最有理由的时候。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 1.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 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 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 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 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尤其 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 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 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 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 世事沧桑之感。如: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六、小试牛刀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 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座楼阁。 (1)这首诗以“台城”为题,其中蕴涵着诗人怎样的 历史反思?
(2)结句“只缘一曲后庭花”显示了这首怀古诗高超 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五、真题回放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 析(5分)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 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 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 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 的?(6分)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