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整理分享Q/SY 1260—2010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建设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CNG filling station2010—04—02 发布 2010—06—01 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建设分类 (2)5单元划分 (2)6建设要求 (2)7工程施工 (6)8工程验收 (6)前言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设计院、中国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新疆中油油气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竺剑峰、马殿军、张学惠、段新耿、国建伟、张琳琳、邵春宇、马小兵、宋大立、徐高峰、尹朋朋、朱小华、张西川、练金池。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设计、工程施工及工程验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12348 工厂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7820 天然气GB 18047 车用压缩天然气GB 19158 站用压缩天然气钢瓶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U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75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 6355 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SY/T 6535 高压气地下储气井SH 3063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诸气瓶组 group gas storage cylinder加气站内多个储气钢瓶采用立式或卧式排列组合,并用管线将钢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储气设施。
3.2车用压缩天然气瓶组 multiple CNG cylinder installations具有压缩天然气加(卸)气系统和安全防护及安全放散等设施,且固定在瓶筐上的多个压缩天然气储气钢瓶组合。
3.3 压缩天然气气瓶车 CNG cylinders truck transportation由多个压缩天然气瓶组合并固定在汽车挂车底盘上,具有压缩天然气加(卸)气系统和安全防护及安全放散等的设施的运输工具。
4 建设分类加气站依据气源供应方式可划分为母站、标准站、子站。
4.1母站:接收管输天然气并为压缩天然气气瓶车充装压缩天然气的场所。
4.2标准站:接收管输天然气并进行加气作业的场所。
4.3子站:接收压缩天然气并进行加气作业的场所。
5 单元划分5.1建、构筑物单元:站房、着助用房、压缩机房、罩棚(含立柱)、加气岛、卸气岛,其中站房宜含营业室、综合办公室(含财务)、男/女卫生间、仪控室、配电间等,辅助用房宜含办公室、值班室、厨房、餐厅、男/女休息室、盥洗间、男/女卫生间、发电间、锅炉房等功能用房。
5.2加气工艺设施单元:压缩机组、储气瓶(井)、加气机(柱)、卸气柱、缓冲罐、废气罐、排污罐、安全阀、阀门、工艺管道等。
5.3自控、电视监控单元:调压器、流量计、压力表、可燃气体报警器、压缩机控制系统、干燥器控制系统、报警信号传输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信号传输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等。
5.4公用工程单元:电气系统、照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防雷防静电系统、给排水系统、采暖系统(北方地区)、通风系统、空气调节系统、消防、安全设施等。
5.5形象包装单元:罩棚装修、罩棚立柱装修、站房内外装修、标识标牌等。
5.6其他单元:围墙、硬化地坪、挡土墙、护坡、排水沟、化粪池、污水检查井、水封井、消防器材箱、消防沙箱、主标示立牌、出入口指示灯箱,站区绿化等。
6 建设要求6.1站址选择6.1.1加气站的站址选择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
6.1.2加气站站址选择应根据当地地形、工程地质、水文、交通、给排水、供暖、供电、通讯等外部条件进行经济、安全、环保、征地、拆迁、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确定建站地址。
6.1.3加气站站址选择不宜建在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及人口密集的居民小区附近。
6.1.4加气站站址选择宜靠近城市道路或车辆出入方便、车流量较大的地段,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
6.1.5加气母站站址选择宜靠近天然气高压管道、中压管道、分输站或城镇门站等气源地附近。
6. 2总平面布置6.2.1加气站总平面布置应在满足加气工艺设施和辅助设施安全距离的条件下,布置紧凑,节约建设用地。
6.2.2加气站面向道路一侧宜为敞开式,车辆进、出口应分开设置。
6.2.3加气站内压缩天然气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及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应符合GB 50156的有关规定。
6.2.4母站内压缩天然气气瓶车储气总几何容积大于18m3,且最大储气总容积大于4500m3时,气瓶车固定停车位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及与站内的建、构筑物防火距离应符合GB 50028的有关规定。
6. 2. 5加气站地坪宜高于道路中心线标高。
6.2.6加气站罩棚宜靠近道路,并与道路平行布置。
6.2.7罩棚应以站房长边中心线对称布置。
罩棚宜搭接在站房上,搭接长度可为0.5m或l.0m。
6.2.8站房面向罩棚一侧与加气岛中心线距离不宜小于7.0m。
6.2.9加气配套设施单元、加气工艺设施单元场地及行车道应采用混凝土地面,行车道路基础与路面结构应按行车产生的荷载应力进行设计。
6.2.10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场地地面及房间地坪应采用不发火地面。
6.2.11子站和母站气瓶车停车位应标示出固定车位,每个固定车位宽度不应小于4.5m,长度宜为气瓶车长度,在固定车位场地上应标有车位明显的界线。
固定车位前应留有足够的回车场地。
气瓶车作业中应停靠在固定车位处,并采取固定措施,严禁移动。
6. 2.12母站站内应设置环形消防通道,消防通道宽度不应小 3.5m。
6.3建、构筑物6.3.1罩棚棚体形状宜以矩形平顶为基本型,罩棚边缘与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4.0m。
6.3.2罩棚主体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罩棚结构应采用螺栓球网架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沿海多台风地区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6.3.3罩棚棚顶宜采用有组织排水,棚顶水经天沟集中后出柱侧(或柱内)排水管排出,北方地区也可由两侧天沟直接排出。
6.3.4罩棚支柱根据排布方式可分为单排式、双排式和三排式。
支柱结构可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单排支柱式罩棚应采用双柱式支柱,加气机布置在双柱中间位置。
6.3.5加气岛、卸气岛两端为圆弧形,单柱岛长度4.2m,双柱岛长度4.8m,无柱岛长度2. 6m,岛宽度应为1.2m。
岛附近应设防撞柱(栏),防撞栏的高度不应低于0.6m,宽度宜为l.0m。
6.3.6站房布置原则:站房应能满足作业用房的需要,具有综合功能。
站房的设置宜含有营业室、综合办公室(含财务)、男/女卫生间、仪控室、配电间。
站房门、窗应外开。
营业室宜布置在站房中部,面向罩棚。
发电间、配电间等有防火距离要求的房间应远离加气机布置。
6.3.7辅助用房布置原则:辅助用房应能满足生活用房的需要。
辅助用房的设置宜含有男/女休息室、盥洗间、男/女卫生间、发电间、锅炉间(北方地区)、厨房、餐厅。
6.3.8压缩机房布置原则:压缩机房应能满足生产、检修的需要。
结构型式宜为轻型房屋钢结构或屋面为非燃烧材料的轻型结构。
压缩机房内应一字形布置脱水干燥设备、缓冲罐和压缩机。
6.3.9站房、辅助用房、压缩机房结构型式应根据使用要求及当地抗震设防烈度采用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6.3.10站房、辅助用房、压缩机房的建筑材料应根据当地材料供应及使用要求确定,墙体材料和屋面防水材料应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
.6.3.11站房宜采用一层建筑,结构形式为矩形平顶,有特殊要求时可设二层建筑。
一层站房层高宜为3. 6m,室内吊顶后净空高度不宜小于3.0m。
正面台阶宽为1.2m,高0.15m,房屋周围散水宽为 0. 8m。
6.3.12站房造型应简捷明快。
营业室正立面窗宜采用大玻璃窗(窗台高0.3m)和玻璃弹簧门。
钢化玻璃厚度不小于12mm,北方宜采用中空玻璃,规格为(8+12+8)mm。
6.3.13节能:站房、辅助用房应进行节能设计。
门窗采用节能型密封措施,外墙和屋面采用隔热、保温处理,外墙和屋面隔热、保温层的材料及厚度应符合GB 50189的规定。
6.4加气工艺设施6.4. 1加气站进站天然气的质量应符合GB 17820中的Ⅱ类气质标准,加气站内进人储气设施及出站的压缩天然气的质量应符合GB 18047的规定。
6.4.2加气站内压缩天然气储气设施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25.OMPa (表压)。
车用压缩天然气瓶组的充装压力不应大于20.OMPa (表压)。
燃气汽车气瓶组的充装压力不应大于20.OMPa (表压)。
6.4.3供给加气站的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超过GB 18047的规定时,应进行脱硫处理,脱硫装置应设在室外。
6.4.4加气站内压缩天然气储气设施应选用储气瓶组或储气井,在条件许可时宜优先选用储气井。
6.4.5储气井的设计、施工和检验应符合SY/T 6535的规定。
储气瓶的设计、制造和检验应符合 GB 19158的规定。
6.4.6储气瓶组(井)与站内车行通道相邻一侧,应设防撞柱(栏)。
6.4.7加气机、卸气柱不应设在室内。
进入加气机、卸气柱前的工艺管道上应设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紧急切断阀宜设置在加气机、卸气柱附近。
在紧急切断阀处应设操作井,操作井不应设置在车道下,且井盖应用不发火的轻质材料制作。
6. 4. 8天然气进站管道上应设置自动紧急切断阀,紧急切断阀应带有就地操作功能,只能手动复位。
6.4.9天然气进出站管道上应设置绝缘法兰,出站管道上应设置切断阀门。
6.4.10天然气压缩机的选型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节能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方式(风冷、水冷、混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