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方案目录一、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编制依据 (1)2、基本概况 (1)3、工作人员安排 (1)4、设备、人员动员周期、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方法 (2)5、临时设施 (2)6、人员、施工机械、材料进场计划 (2)7、砌体挡土墙 (3)8、波形梁钢护栏 (4)9、标志牌施工 (6)10、会车道施工 (9)11、减速丘施工 (10)12、凸面镜施工 (10)二、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1)1、工期保证体系 (11)2、保证措施 (11)3、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12)4、机械设备措施 (12)5、材料措施 (13)6、工期节点控制的管理 (13)三、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4)1、质量目标 (14)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14)3、质量管理措施 (14)4、材料控制 (14)5、施工过程中控制 (14)6、整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5)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8)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8)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8)3、安全管理措施 (19)五、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21)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21)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21)六、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23)1、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 (23)2、文明施工措施 (24)3、文物保护措施 (24)七、项目风险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26)1、适用范围 (26)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26)3、预防预警机制 (27)4、应急响应 (27)5、应急保障 (28)6、后期处置 (29)八、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30)1、廉政建设措施 (30)2、农民工工资保障措施 (30)3、雨季施工安排 (30)4、交通配合的措施 (31)5、工地车辆交通配合措施 (31)6、交通、安全标志设置 (31)一、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编制依据1.1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施工图纸;1.2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招标文件;1.3本工程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状况、场内的交通及工程特点;1.4公司有关技术人员对本工程施工所需水、电、路及地材资源的调查情况;1.5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各种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1.6根据招标文件,结合我公司的施工管理能力、技术特长、机械装备及以往工程的施工实践和生产经验等情况。

2、基本概况2.1工程名称: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

2.2工程地址:2.3工程概况: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全长 365.35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安装波形梁护栏,标志牌、会车道,减速丘、道口标注、凸面镜以及修建挡土墙等。

2.4工程质量要求: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等级: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等级:合格2.5工期要求:计划工期:12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计划竣工日期:2.6资金来源: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和地方自筹资金。

3、工作人员安排我方结合实际,在施工组织管理上采用综合队形式,发挥多方面作用,工地设一个项目负责人、一个项目技术负责人、二个施工员、一个质检员、一个材料员、三个安全员、一个预算员、二个资料员以及混凝土工、模板工、钢筋工等各专业工种人员若干。

4、设备、人员动员周期、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方法摊铺机、挖掘机等大型施工机械由现有道路到达施工区,现场管理人员在合同签订后3天内进场。

施工人员中,如混凝土工、模板工等技术人员由本单位现有施工队伍人员中调任,普工聘用受过专门培训的工人担任。

5、临时设施5.1在本工程中,根据施工实际需要,临时设施包括:项目部办公室、搅拌场、机械库、原材料存放处等。

员工宿舍将采用自建的方式。

5.2临时用水、临时用电:供水、供电管网已架设至施工场地周边,可由业主指定的接点接入。

5.3临时道路可利用原有道路到达现场。

6、人员、施工机械、材料进场计划6.1人员施工中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开工前落实劳力来源,按计划适时组织进场,是顺利开展施工、按期完成任务、避免停工或窝工浪费的重要条件之一。

根据工作内容,劳动力按专业队伍组建,形成多个工作面进行施工,各工作面相互协调保证施工进度。

每个工作面设基本的专业队伍分班组进行安排施工。

6.2施工机械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其中大、中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更是施工的主力。

根据现有装备的数量、质量情况和周密的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进场,以保证施工的需要。

6.3材料工程施工需要大量材料,在保证材料品质的前提下,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广泛调查料源、价格、运输道路、工具和费用等,做好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同时根据使用计划组织进场,力争节省投资。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7、砌体挡土墙7.1施工准备施工现场要求三通一平,进场的施工机具设备能满足生产要求;操作工人、施工队负责人、技术员已接受过技术交底。

根据图纸要求,已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有坡度要求的砌体,应立好自制的坡度门架。

7.2基础测量放线依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准确放出基础四个角点坐标点位,精确测定出挡土墙基座主(横)轴线和起讫点及沉降缝位置。

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用水准仪测量挡土墙各点的原地面高程,用以确定基坑开挖深度。

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坑底面弹出轴线及墙身线,将轴线及墙身线引出作业段面之外。

7.3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疏通地面排水系统。

采用挖掘机开挖时严禁超挖,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

挖至设计基底应预留20cm采用人工刷底、修整,确保基底平整,几何尺寸及基底高程符合要求。

基底要刷成10%的反坡(即内低外高),防止墙内土的挤压力引起挡土墙向外滑动。

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基底承载能力。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无误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可进行基础施工。

7.4浆砌基础(1)砌筑前应将石料表面清洗干净,用水湿润,在基坑内外两侧立杆挂线,外侧面线应顺直平整、逐层收坡。

(2)砌筑基础时应先坐浆后砌石。

(3)基础沉降缝设置要求同墙身。

7.5砂浆拌合砌筑砂浆标号为M7.5,为了保证砂浆的实际配置强度,应按不小于8.7Mpa 的强度要求配料。

施工配合比以重量计进行配料,采用小型搅拌机械拌合。

若采用P.O32.5水泥,砂浆的设计配合比宜为水泥1:砂5.1,掺水量依据砂的含水率适当调整。

7.6浆砌墙身砌石前应按设计放出实样,为了控制好墙身内外侧的坡度,砌筑前,还需用松木板钉好坡度架并立于砌筑段的两端,挂横线采用坐浆法分段分层砌筑。

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

片石在砌筑前浇水湿润,石料表面有污垢应冲洗干净。

分层砌筑以2-3层石块组成一工作层,每工作层的水平缝大致找平,不同层位的竖缝应相应错开,不能贯通。

8、波形梁钢护栏8.1施工准备施工开始前,施工技术人员熟悉、理解设计图纸以及相关的施工规范,并与施工人员一起到施工现场与设计图纸一一核对,找出所施工路段桩号、各类构造物及各结构护栏设置地点,同时做好施工设备及材料的进场工作。

(1)钢护栏立柱放样①立柱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并以桥梁、通道、涵洞、立交、平交等为控制点,进行测距定位,可利用调整段调节间距,并利用分配方法处理间距零头数。

②为准确放样和保证护栏的线形,隔段进行桩号复核和闭合。

③立柱放样后,应调查每根立柱位置的地表状态,如遇地下通讯管线、泄水等,或涵洞顶部埋置深度不足时,应调整某些立柱的位置,改变立柱固定方式。

(2)钢护栏立柱安装①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立柱钻孔,并检查使之与道路线形相协调。

②如路肩基本情况允许,采用打入法设置立桩,施工时应精确定位,立柱打入土中应至设计深度,当打入过深时,不得只将立柱部拔出加以矫正,而须将其全部拔出,待基础压实后重新打入。

③立柱打入困难时,可采用钻孔法或开挖法安装立柱。

采用钻孔法安装,立柱定位后应与路基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分层夯填密实;采用开挖法埋设立柱,回填土应采用良好的材料并分层夯实(每层厚不超过15cm),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应小于相邻原状土。

④设置于构造物中的护栏立柱,施工一般在结构物施工时已做好砼基础。

采用预留孔基础时,应先清除孔内杂物,吸干孔内积水,将化好的沥青在孔底涂一遍,然后放入立柱,控制好标高。

即可在立柱周围注砂。

在灌砂时一定要保持立柱的正确位置和垂直度。

把砂振实后,即可用沥青封口,防止雨水漏入孔内。

⑤沥青路面段的立柱施工时,柱坑从路基到面层下5cm采用与路基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分层夯实,余下部分采用与路面相同材料回填并夯实。

⑥立柱安装就位后,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形成平顺的线形。

⑦渐变段的端部护栏施工时,应按设计规定的坐标严格控制其立柱位置,注意抛物线形。

(3)波形梁安装①波形梁安装时,通过拼接螺栓相互拼接,并由连接螺栓固定于立柱或横梁上。

波形梁拼接方向是安装的关键,施工时保证搭接方向应与行车方向一致。

②波形梁在安装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调整,因此连接螺栓及拼接螺栓不宜过早拧紧,以便在安装过程中利用波形梁的长圆孔及时进行调整,使其形成平顺的线形,避免局部凹凸。

③安装时波形梁顶面应与道路竖曲线相协调。

并检查护栏的线形,当确定线形比较直顺和流畅时,方可最后拧紧螺栓。

(4)防阻块安装防阻块能防止立柱阻拌车轮,避免护栏局部受力和碰撞时车辆减速,因此,应保证使其准确就位,在安装调整之前,即可安装防阻块,防阻块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立柱之间,最后把波形梁装上并进行统一调整。

(5)波形梁钢护栏起、终端头安装路侧护栏开口处应安装端头梁并进行锚固。

端头锚固主要包括钢丝绳锚固件及混凝土基础。

在端部基础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50%以后,方可拧紧螺栓或固定缆索。

8.2注意事项(1)施工准备应充分,施工路段桩号位置找准确。

放样应精确,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2)立柱施工应严格认真,其垂直度、间距、螺栓孔位置及其它尺寸均应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需立即返工。

8.3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的措施为了确保本次工程质量,项目部专门成立了质检部门,下设两个质检小组,建立质量责任制,把握原材料、加工与施工安装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保证措施如下:(1)工程开工前,必须按分部、分项编写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要求。

施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和操作规程,施工大样图,质量要求及标准,人员、材料和设备使用计划等。

(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以施工组织设计为纲领,以施工工艺设计和施工要点为指导,操作规程和工序交接检查为保证,严格各施工工序的控制与管理。

对易产生问题或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要加大技术投入和管理力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施工工艺流程。

(3)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吃透设计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要求。

(4)严把施工质量关,设专门人员检查控制基础放样、施工、安装等全过程的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