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管理学原理讲义

最新管理学原理讲义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学导论●第一节管理的定义与特性●第二节管理的目标与职能●第三节环境变动与管理模式选择学习内容要求●理解管理的概念,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掌握管理的目的,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职能;●了解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解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管理的定义与特性●一、管理的定义●二、管理的特性●三、管理的作用一、管理的定义(1)●有关管理概念的多种说法强调管理者个人作用:管理就是领导。

(穆尼)强调管理作用:管理就是谋取取剩余。

强调管理工作: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完成任务。

(孔茨)强调管理过程: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强调决策作用: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一、管理的定义(2)●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概念包含五重含义:1.管理是为一定组织目标服务的。

(实质是手段)2.管理活动强调以人为中心。

(内容是协调)3.管理工作强调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

(有效性)4.管理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

5.管理要与环境相适应。

组织的资源●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知识)、时间、关系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人力资源资金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技术(知识)时间关系二、管理的特性管理有5个特性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经济性管理是动态的组织的外部环境、组织的资源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管理使用的方法手段也应是适应上述变化的管理工作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目标科学: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艺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决窍。

管理的创造性在动态的管理环境中,管理必须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而社会环境不断呈现新的状况,管理也就必须适应新的环境状况,管理具有创造性管理的经济性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有效的就是强调管理追求的是效率和效果三、管理的作用管理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的存在管理和技术是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只车轮在中国加强管理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节管理的目标与职能一、管理的目标二、管理的职能一、管理的目标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组织的目标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作为一项具体的管理活动或管理工作,一定存在一个于达成的具体目标。

组织的目标(1)功利性: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2)非功利性:功利性目标实现的其他价值管理的目的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在这一体系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去实现他们既定的目标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与组织目标间的关系(1)组织的续存目的决定了组织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既定目标—组织目标决定了每项具体活动的管理目标。

(2)组织既定目标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由具体的管理活动反映出来。

二、管理的职能1、西方学者关于管理职能划分的主要观点2、本书关于管理职能的观点1、西方管理学者关于管理职能划分的主要观点2、本书关于管理职能的观点(1)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对组织预期目标和行动方案所做出的选择和具体安排。

(2)组织——从事管理活动的载体,包括对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的分析和研究。

(3)领导——组织确立之后,各级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影响力,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的过程与艺术。

(4)控制——为了确保系统按预期目标运作,对其发展过程不断地调整和施加影响的过程。

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管理者的角色(The role of the manager)管理一个组织(Executive or top manager)管理管理者(Administrator or middle manager)管理工人和工作(Supervisor or first line manager)三、管理的基本问题资源的配置问题管理者环境变动与管理模式选择资源的配置问题(1)资源的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认识能力与创造力的有限性资源的有限性对组织的目标有很大影响组织应学会调动更多其他的资源支撑组织目标资源的配置问题(2)组织应充分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作用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存在机会成本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管理者管理者的概念就是:从事全部或部分管理活动的人,即:负责对人力、资金、物质和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人员。

管理者的类型TOP-MANAGER;MIDDLE-MANAGER;FIRST-LINE-MANAGER(SUPERVISOR)管理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人和工作三类人员的工作内容、性质有很大不同,但他们所起的作用和所需的技能大体相同。

管理者的作用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①作为组织的官方代表对外进行人际交往②作为组织领导人,负责招聘、培养和激励员工③联络作用信息方面的作用①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的信息,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神经中枢②传递信息③发布信息决策方面的作用①寻求机会,主动提出决策②驾驭混乱,承担责任、排除障碍、解决问题③分配资源④进行谈判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形成技能第三节环境变动与管理模式选择一、外部环境二、内部环境三、管理模式及其选择一、外部环境1.组织的一般环境(1)组织的政治环境(2)组织的经济环境(3)组织的技术环境(4)组织的社会文化环境(5)组织的自然环境2.组织的特殊环境(1)用户(2)竞争对手(3)供应商二、内部环境组织的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及各项管理手段完善与协调的程度等。

组织文化三、管理模式及其选择(1)组织的管理模式是指组织拥有的对某一特定类型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特点的概括性描述---------组织资源的配置方式管理模式简单的管理模式(直线型,集权式)在决策因素中不确定性的程度在决策因素中复杂性的程度低 高 高 功能性管理模式(职能型,授权式) 网络管理模式(虚拟型,分权式) 管理模式的选择决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组织的成熟度三、管理模式及其选择(2)直线管理系统在外部环境中,因为很少有技术创新发生,因此,企业的产品或生产过程的设计部门任务较小。

由于影响未来的因素基本是已知的,并且可以预测,所以计划部门也相对简单。

在直线管理系统中,需要执行什么样的任务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工作就可以高度的结构化。

如果组织的规模很大,就可以发展出高度理性化的任务结构,机器、程序和手段的标准化都有利于把资源集中到内部效率中去。

科层系统复杂性要求管理系统必须有能力指明这些变量,评价他们的影响,根据效率要求设计任务和工作,并且在所设计的岗位上安排专家。

对整个组织而言,环境的确定性越高,在整个系统中科层因素的比例就越大在科层系统中,有时许多部门也像简单――确定性的系统那样运作,这是因为参谋部门已经发展了规则、程序和任务安排,使得各部门在较少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下运作。

直线――参谋系统参谋团体的职能就是研究外部环境中的变动。

(在科层系统中,参谋团体的职能则是使组织内部的主要活动程序化。

)在直线――参谋系统中,组织所面临的任务是不确定的,组织首要的任务是适应而不是理性化。

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组织不仅需要预测,而且长期计划也有价值。

对控制的要求也就越高。

矩阵系统由于对系统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上述系统中处理复杂性的程序和惯例已不适合。

通过项目团队这种临时组织,处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管理模式的选择决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组织的成熟度第二章 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对人类管理的影响与贡献 第二节 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第三节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第四节 人际关系理论 第五节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学习内容要求了解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 掌握各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观点; 掌握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一、中国古代的管理实践二、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及贡献三、对中国古代传统管理思想的认识和评价一、中国古代的管理实践长城(宋朝重修宫殿)等 中央集权统治 科举制 优质产品二、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及贡献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的内核(治国学与治生学)1、民本思想(重人)2、中庸3、人和4、义利5、教育6、顺道7、守信 8、利器 9、求实10、对策 11、节俭 12、法治以兵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孙武和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三、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认识和评价认识:民族虚无论儒学复兴论中西合璧论优点: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缺点:1.缺乏完善的科学管理理论。

2.没有形成人们所公认的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

3.有些观点带有一定落后保守成份,应予否定。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西方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过四个阶段一.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萌芽阶段,十九世纪末以前)二.古典的管理理论(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韦伯三.中期管理理论(二十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代表人物:梅奥,巴纳德四.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二十世纪50年代后)第二节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早期的管理实践与思想产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美国“管理运动”的三次高潮早期的管理实践与思想古埃及的金字塔建造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古罗马帝国分权统治罗马天主教会《圣经》中的记载古希腊瑟诺芬分工理论15世纪意大利思想家、历史学家尼古拉·马基埃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提出领导四原则:群众认可;内聚力;领导能力;居安思危。

产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工厂化欧洲成为世界中心亚当·斯密罗伯特·欧文查尔斯·巴贝奇[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1776)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哲学家劳动价值理论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英]罗伯特·欧文R o b e r t O w e n1771-1885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行为学派的先驱者之一重视人重视对人的教育[英]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数学家、科学家、作家《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劳动分工使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对经理人员的建议台式手摇计算机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其主要内容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3、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4、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主要内容[美]弗里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1911《计件工资制》1895《车间管理》1903泰勒的试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对泰勒科学管理的分析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泰勒的试验米德瓦尔钢铁厂(Midvale Steel Works)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m Steel Company)(1)搬运生铁块试验75名工人,30米,80多斤重12.5T/天·人——47 .5T/天·人$1.15/天·人——$1.85/天·人(2)铁锹试验21磅铲铁16T/天·人——59T/天·人400~600人——140人 $1.15/天·人——$1.85/天·人(3)金属切削试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操作方法标准化,即动作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