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学概论(管理是最常见、最为重要的人类活动之一。
)第一节管理学的基本框架第二节管理一、管理的概念1、管理的含义管理就是对组织和信息等资源,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活动,来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和责任的过程。
泰勒: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康纳利:管理就是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H.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良好环境,使集体工作的人们能够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2、管理的内涵: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需的活动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开展的其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主体是管理者对象是所拥有的人、财、物和信息等全部资源其目的是高效地过到组织的目标和责任(管理的基本问题)管理是一个过程二、管理的基本职能1、基本职能➢计划Planning(首要职能):通过对组织内外条件的分析和预测,确定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将要实现的目标,然后制定若干个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方案,经评价后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并制定出实施计划所需的政策。
➢组织 Organizing➢人事 Staffing(人员配备)➢领导 Leading➢控制 Controlling2、对管理职能的不同认识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管理必须具备的功能,或者说管理者在执行其职务时应该做些什么。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古利克: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
孔茨: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徐国华: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
张今声:计划、组织、控制。
不管是三分法还是七分法,它们所包含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分法不同,对此不必拘泥于某种具体的分法。
通过管理职能的划分,为研究管理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有关管理的概念、理论、方法和程序都可以按照不同的管理职能而加以分类归纳并予以系统论述,从而为研究与学习提供便利。
把管理职能按一定的顺序论述,绝不意味着在实际工作中也必须按这样的顺序执行管理职能,恰恰相反,管理者在某一时间处理某个问题,则可能同时执行几项甚至全部职能。
三、管理的基本性质➢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人本性➢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效率性四、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是生产力中的结合要素、是形成生产力的条件是创造生产力的源泉是提高组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第三节管理者及其技能一、管理者的类型➢高层管理者:CEO、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中层管理者:经理或总监➢低层管理者:主管(生产主管、领班、小组长)二、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人、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调解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三、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概念技能:综观全局、洞察事物、驾驭全局的能力。
➢人际技能: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能力,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沟通和共事的能力。
➢专业技术技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去完成专业任务的能力。
第四节管理学的概念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类管理活动中的共性: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管理过程、职能及内在联系➢管理者素质、工作内容➢组织等二、管理学的特点➢综合性➢不精确性➢软科学性➢发展性➢实践性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方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管理理论发展过程19世纪末以前:早期的管理理论20世纪初—1930年古典管理理论1930年—1950年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1950年—1960年管理理论丛林20世纪60年代后战略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后全面质量管理20世纪90年代后学习型组织理论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其人(F、W.Taylor 1856-1915)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刻在他的墓碑上)。
出身于费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年幼时就喜欢科学研究和实验。
考上哈佛大学法学院,但因眼疾而辍学,于1874年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学徒,1878年进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当工人,先后当过车间管理员、技师、工长,1884年升为总工程师。
他认为:科学管理并不一定是什么大发明,也不是什么新鲜或惊人的事,而是把老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条例。
代表作:《计件工资制》(1895)、《工场管理》(1903)《科管理原理》(1911)从1880年起,他开始试验和研究逐步形成被称为:“科学管理”或“泰罗制”的管理理论和制度。
2、泰罗制的主要内容➢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工时定额:高的作业定额➢工作标准化:标准的作业条件、方法(9.53kg)及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刺激性的工资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即对同一种工作设有不同的工资率,如>125%,<80%。
➢劳资双方应变对立为合作;➢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管理的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即一个工长负责一方面的职能管理工作,细化生产过程管理(同其他7个工长相配合),(8个职能工长:工作命令、工时和成本、工作程序、纪律、工作分派、速度、修理、检验,其中前4个为计划职能,后4个为执行职能);➢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管理的原则,即高级管理人员把日常事务授权部下负责,自己只对例外事项(重大事项)保留处置权。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意义➢促进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普遍改革在运用科学管理的工厂中,生产效率成倍增长,工人工资大幅度提高,工作时间缩短了,工人在体力和脑力上的紧张程度减轻了。
与些同时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上升了,产品价格下降了。
➢为作业方法和作业定额提供了客观依据;➢增加了劳资协调的可能性;➢促进了公众对提高效率的关心;➢提高了企业管理和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其一些基本概念为现化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解决管理问题开阔了眼界。
4、存在的局限性:➢据于“经济人”假设:➢以机械模式看待职工:把工人看作仅仅是接受监督人员命令、从事作业的被动生产工具,就象机器那样,他没有对人的因素进行充分的研究。
➢忽视工人参与决策的能力;5、泰罗同时代的合作者和追随者享利·甘特(Hery. L. Gantt 1861――1919)弗兰克·吉尔布雷斯(1868――1924)Frank. Gilbreth莉莲·吉尔布雷斯: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妇女(同时获得哲学博士),她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对人的工作行为进行研究。
吉尔布雷斯夫妇俩的结论是:引起工人不满意的并不是工作单调乏味,而是主管部门对工人的不关心。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亨利·法约尔其人(Henri. Fayol 1841-1925)是和泰罗并驾齐驱的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采矿工程师,一生在德卡维尔采矿冶金联合公司度过的,先担任一个矿厂的厂长,不久就提拔为该公司的总经理长达30年。
他具有长期从事高层管理工作的经验,对全面管理工作具有深刻的体会和了解。
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预测、组织、命令、协调、控制》(1916)是经典管理文献之一。
《管理的一般原则》(1908)。
《国家管理理论》(1926)2、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1)企业的六种基本的活动:➢技术:生产、制造、加工活动,➢商业:采购、销售和交换活动➢财务:资本筹集、控制和使用活动➢安全:保护企业资产、保障企业人员人身安全活动➢会计:记帐、算帐、成本核算和统计活动➢管理:计划、组织、命令、协调、控制(2)管理的职能(或管理活动的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管理的14条原则➢劳动分工:目的是用同样的努力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权力与责任:权力是和要求别人服从的权利和力量。
权力和责任是互为因果的。
➢纪律:实际是企业同员工之间在服从、勤勉、积极、规矩和尊重方面所达成的协议;➢统一指挥:无论对哪一个工作,一个下属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
这一点与泰罗的职能工长制相反;➢统一领导:对于目标相同的一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和项计划。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要克服愚味、野心、怎么自私、懒惰、软弱和一切企图把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置于组织整体利益之上而导致冲突的个人情绪;➢合理的报酬:目的是使职工更有价值,并激起热情;➢适当的集权和分权:➢等级系列(跳板原则):显示出权力执行的路线和信息传递的渠道;➢秩序:每件东西和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每件东西和每个人都在恰当的位置上;➢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1、马克斯·韦伯其人(Max Weber, 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对社会学、宗教、经济学和政治学都有广泛的兴趣。
是与泰罗、法约尔同时代的另一位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所谓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代表作:《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1905)、《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2、权威和组织形态➢人崇拜式权威:“神密化的组织”:➢传统式权威:“ 传统的组织” :➢理性--合法的权威:“ 合理化----法律化组织”3、理想的组织形态----行政性组织Bureaucracy(官僚组织、科层组织)的主要特征:➢实行职责分工: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明文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并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正式职责而使之合法化;➢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职位按权力大小形成有序的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人员的任用:明确规定各职位的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应有能力的要求,并据此通过正式考核、教育和培训来选任人员;➢职业管理人员: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外,其他都是通过任命产生的职业管理人员,这些职业管理人员有固定的报酬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严格遵守规则和纪律:所有的人包括管理人员都应服从制度规定制度而不是服从于某个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循理性准则,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4、行政性组织的优越性➢使个人与权力相分离➢摆脱了传统组织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更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高效性➢体现理性和合理性原则本节小结:古典理论的主要贡献:给后来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它对管理的主要过程、管理的职能和技能的论述仍被今天所公认。
人类第一次把管理作为一个科学领域来研究。
古典理论的局限性:只局限在对静态的和简单的组织进行研究,对处于变动和复杂环境中的组织研究很少。
研究范围始终没有超出劳动作业的技术过程,没有超出车间管理的范围。
对人的因素虽然也有所注意,但是,这个学派中的大多数人都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工具。
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一、人际关系学和行为科学理论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 180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