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付行业研究报告1、行业分类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下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行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下的“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行业(I6520)”。
2、行业主管部门和主要法律法规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公司所属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承担研究拟定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等职能。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协会对公司所处行业实施自律管理,其职能主要包括宣传、贯彻国家鼓励软件产业的政策;开展“双软认定”工作;开展中国软件服务业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举办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等。
同时,作为电子支付 IT 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所提供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电子支付业务,受中国人民银行监管。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目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如下表所示:3、行业发展概况(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俗称“软件”业。
其业务形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咨询、信息技术系统集成、软硬件开发、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等。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根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数据统计,“十一五”(2006-2010)期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达28.3%,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图: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数据来源:工信部网站《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
据工信部统计,2014年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速快于电子信息制造业10多个百分点,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达到26.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末提高9.1个百分点,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数据来源:工信部《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
(2)我国电子支付IT系统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公司主要提供金融支付相关电子设备销售与技术支持服务,所处细分行业为电子支付IT系统服务行业。
支付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债权转移的过程,可分为交易、清算、结算。
一个完整的支付体系包括了支付系统、支付工具、支付服务组织、支付体系监管。
从支付技术角度看,我国支付行业的发展经历了手工操作、单机操作到联机联网三个阶段。
2002年,中国银联的成立,标志着银行卡系统联网通用的初步实现。
我国支付行业的简要发展历程如下: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纵观我国支付行业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邮路传输到电子传输,从各银行独立的收单网络、发卡和商户拓展到银行间系统的联网通用,支付技术和行业政策的进步扮演了核心推动力的角色,标准、连接与共享成为该产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支付行业的产业链分工包括:基础硬件、软件系统建设、支付基础服务、支付增值服务,详情如下:环节基础硬件软件系统建设支付基础服务支付增值服务具体业务支付读取设备制造(POS机、扫码枪)收单系统建设、预收卡系统建设、TSM平银行支付服务(银行)第三方支付服互联网金融服务、数据营销服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公司业务主要覆盖支付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基础硬件、软件系统建设和支付增值服务,未来还将进一步延伸。
支付行业按照支付工具划分还可以分为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两类,其中银行卡是我国个人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是电子支付的主要形式。
银行卡收单业务是收单机构与特约商户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在特约商户按约定受理银行卡并与持卡人达成交易后,为特约商户提供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的行为。
银行卡收单包括线上收单和线下收单两种,线上收单即网络收单,而线下收单根据受理终端的不同分为POS收单、ATM收单等,其中,POS收单占据银行卡收单的市场份额最大。
根据央行发布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3》统计,2013年全国银行卡跨行业务稳步增长。
中国银联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全年累计实现成功交易1笔数151.40亿笔,交易金额32.3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0%和48.40%。
其中,ATM成功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为66.40亿笔和3.6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0%、28.00%;POS成功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为78.10亿笔和23.80万亿元,同比增1包括通过ATM、POS终端、移动POS终端等传统渠道和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新兴渠道进行的银行卡存款、取现、消费、转账和查询等交易。
长24.80%和44.50%。
图:2013年中国银联银行卡跨行交易金额统计(万亿元)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公司作为银联等收单机构的IT系统解决方案外部供应商,主要服务于收单机构及其签约商户,由收单机构向其支付费用,公司积极配合收单机构拓展商户。
银行卡发行和收单市场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电子支付IT系统供应商的发展变化。
据央行统计,截至2014年末,全国累计发放银行卡49.36亿张,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1203.40万户,联网POS机具1593.50万台,ATM机61.49万台。
因此,相比我国庞大的银行卡用户数量,POS机普及率仍然相对较低。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四国银行卡市场中,大约每万人拥有 170 台 POS 终端,以此估算,我国 POS 机市场容量约为170*14 亿/1 万=2380万台。
日本人口密度更大,且消费文化与我国类似,在NFC等近场支付发展成熟之后,每万人拥有POS机数量或将是欧美地区的2倍,整体上,扣除老少边穷等地方无法全部覆盖我国POS机市场容量约2000-4000万台2。
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银行卡发行和收单市场将持续增长,银行卡消费数据的快速增长意味着POS机、网控器等相关设备的采购量及维保业务量也将保持增长。
所以,公司所处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行业发展趋势①银行卡产业监管政策将以鼓励创新和安全规范并重为保障支付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预计未来监管机构继续在创新发展与安全规范间权衡,从技术安全、消费者保护、反洗钱、金融实名制等方面完善监管体系,从促进产业升级、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等角度优化定价机制,加强对非金融支付机构的监管,确保行业整体风险可控。
②金融IC卡的加速普及将带来传统银行卡市场的升级换代从2015年1月1日起,IC卡得到全面普及,其卡片介质的行业多应用特性有助于扩大行业合作范围,进一步拓宽金融IC卡在医疗、教育、便民支付、公共交通、停车缴费等与民生休戚相关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应用,由此推动银行卡产品设计与体系的创新。
同时,随着金2华创证券研报: 微信支付引爆二维码POS机市场融IC卡使用率的提高,以及NFC手机的普及,金融IC卡的受理环境也会升级换代,进而促使金融IC卡从面对面的交易应用场景向非面对面交易应用场景转化。
尤其是在监管部门要求自 2016年起移动金融服务应以基于金融IC卡芯片的有卡交易方式为主的背景下,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有可能迎来更佳发展机遇。
③行业参与主体或将分化式发展支付业务所积累的大量交易数据成为发展互联网金融和为企业客户移动商务服务的重要突破口,预计未来几年还会有银行卡硬件设备生产商、移动智能终端生产商、B2B电商平台、互联网软件服务提供商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向支付领域拓展。
但受违规、套现等行业风险案件的影响,预计2015年人民银行对非金融机构支付牌照的发放会较审慎。
4、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支持与鼓励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为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国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为加快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升金融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国家金融相关监管部门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对行业信息化提出要求。
如2009年12月29日,保监会发布《关于印发<保险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指引(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09]133号)、2010年4月20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114号)、2011年4月15日,证监会公布金融行业推荐性标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系统备份能力标准》等文件,对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建设要求、风险管理、灾难恢复等方面工作作出相关规定,为金融行业的IT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2)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国家各项鼓励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将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社会资源的投入,这对行业整体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随着金融、电力、社保、卫生、交通等国家重要信息化领域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电子支付IT服务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银行卡发行和收单市场将保持增长,银行卡消费数据的快速增长带动支付涉及相关设备的需求量及维保服务等业务量。
5、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市场竞争加剧近年,上游厂商和下游用户挤压以及系统集成商之间的竞争导致行业硬件毛利明显下降,迫使企业升级转型。
而国际企业加紧对国内市场的争夺,竞争将进一步升级。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外行业巨头纷纷开始部署国内市场。
IBM等跨国巨头具有强大的技术、资金实力和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他们的进入势必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
(2)人才资源短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
由于行业发展迅速,本行业各服务提供商需要积极引进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优秀人才,以保证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储备,这就导致了各IT服务提供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