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一)研学案研学内容:书48至49页研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研学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研学难点: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学前导入:同学们见过地图吗?中国地图实际上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比例缩小画在地图上的。

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一幅图的()和()的比,叫做比例尺。

即:():()=比例尺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比例尺研学内容一:看课本48页两幅图,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进行互化。

(1)1:100000000是()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厘米,也可以表示图上距离()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千米。

1:100000000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改写成线段比例尺()0 50km是()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单位。

研学内容二:找出书49页的比例尺,并说说它的意义。

1、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

2、比例尺2:1表示图上距离()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厘米。

3、这个比例尺与上面的比例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和()的比。

不同点:一种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另一种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研学内容三:比例尺的书写形式特征看一看:比例尺1:100000000 1:5000000 2:1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写成前项是1的比,什么情况下写成后项是1的比。

思考:比例尺能带单位吗?()比例尺一定的情况下,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比例关系。

研学巩固:1.书49页做一做。

2.书53页第一题。

课堂检测:填空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0,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它还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的()千米。

判断。

1、图上距离一定比实际距离小。

()2、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3、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4、比例尺的前项总是1。

()5、比例尺的用途和直尺一样。

()研学拓展张华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450m;王红家在学校正东方向,距学校400m;李明家在王红家正西方向,距王红家600m。

先确定比例尺,再画出上述地点的平面图。

比例尺(二)研学案研学内容:书50至51例2、例3研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研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研学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学前铺垫选择。

1、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毫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 .115B 5:1C 15:1 2、一个操场的平面比例尺是1:1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 A1100B 100倍C 无法确定 3、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研学内容一:探究如何求实际距离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北京市地铁规划图中,地铁1号线的长度大约是10cm ,它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这道题已知( )和( ),求( ) 根据题意怎样才能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呢? 1、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可以列出算术:2、根据“()()= 比例尺”可以列出方程: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X( ).()()=1500000小结:1、在设未知数时,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所使用的( )不同,因此在设X 时要注意使用长度单位。

2、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这里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有关比例尺的问题可以用( )比例来解。

研学内容二:自主探索如何求图上距离。

北京地铁一号线实际长度是50千米,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规划图上,应画多长?研学内容三:用比例尺计算及画平面图。

(自学课本例3,了解题目的要求。

)(1)讨论:你想怎样画?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即确定()(2)你确定的比例尺是多少?我用图上1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的实际距离。

(3)根据你确定的比例尺,求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

(4)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小结:应用比例尺画图的步骤:1、根据实际距离和纸张的大小,确定平面图的()2、根据比例尺求出()3、根据图上距离画出平面图,并标明名称和所用()研学巩固:书本54页4、5、6题。

(独立做题+小组交流+个别汇报)研学检测原比例尺为1:50000的一幅地图,现在改为用1:20000的比例尺重新绘制,原地图中4.8厘米的距离,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长?研学拓展下图是学校两个游泳池的平面图,比例尺是11000。

观察测量游泳池水面长、宽的数据(测量结果保留整厘米数),计算两个游泳池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你去游泳,看到甲池中已有40人,乙池中有100人时,你准备到哪个池中游泳?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研学案研学内容:P57—58页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九1、2题研学目标1、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研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研学难点: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研学铺垫:看课本图片,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像照像、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大图表、人和影子都是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是怎样放大或缩小的。

研学任务一:学习例4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①审题: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②小组讨论: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总结三角形的画法:按2∶1放大三角形,应先确定()和(),再画()。

⑤观察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研学任务二:观察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之间的关系比一比,再发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组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变了,()没变。

研学应用:书61页1、2题。

研学检测把三角形按4∶1放大;把梯形按1∶4缩小。

学生独立练习,在方格纸上作图。

汇报画法。

研学拓展李师傅把它制作的零件按一定的比画在图纸上,你能帮它标上比例尺吗?你是怎样想的?“用比例解决问题”研学案研学内容:P59——60页例5、例6,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九3——7题研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实际问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研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研学难点:正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研学铺垫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时间和速度。

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1)各有哪三种量?(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研学任务一:1、学习例5(1)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

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2)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3)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是相等的。

(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5)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

研学任务二:探索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未知量变了的情况(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修改题目: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研学任务三:学习例6(1)出示例6:书店运来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

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2)思考:题中已知()和()两个量,()是一定的,已知的两个量成()关系。

(3)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研学应用1、小明买了4枝圆珠笔用了6元。

小刚想买3枝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2、学校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

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4枝单价是1.5元的,如果他想都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枝?研学检测一、填空1、车轮直径一定,所行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成()比例。

2、因为每度电的价格一定,所以电费和用电的度数成()比例。

3、如果苹果的总重量一定,那么箱数和每箱的重量成()比例,也就是说,每箱的重量和箱数的()相等。

二、解决问题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00千米,需要行驶多少小时?2、一个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400m,15天可以修完。

结果12天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