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 水巷 商业街 原型
平江路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
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全长1606米。
“水陆并行,河街相邻”。
风格疏朗淡雅。
苏州宋元时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800多年前南宋《平江图》上,平江路是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
经历史文化街巷保护改造,现在的平江路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商业街。
一、水岸关系
1、建筑——街道——河道
多层次的铺地将较宽的街道限定出不同层次:
绿化(休憩)——慢行停留——主街——慢行停留——店前区
2、街道——建筑——河道
二、线性空间
沿街界面连贯,多有小超市、饮食摊或中低定位的小店。
稍微的退进形成店前区,多为露天茶座和餐饮,消费档次不一。
建筑间距离拉开成为小巷,气氛立刻由闹转静。
里面有很多小旅馆,过渡商业街和本地居民的生活区。
间隙中的美景,里外隔巷相望。
里面感觉大隐于市,世外高人。
三、空间节点
沿河一侧的小型空地,是适宜人们三两聊天的休憩场所。
尺度较大的广场有大量的种植,与对岸产生视线交流,适宜小群体在户外吃饭喝咖啡。
观光游船码头,白天接待大量游客,位于街口,位置和外形易于识别。
拱桥衔接两岸处产生缓冲空间,适当结合亲水景观,可达性与亲水性提高了周边商业的品质。
四、不足之处…
1、沿河东侧商业发达,但西侧商业零散。
两岸连系需要加强。
东岸河道西岸
2、河边沿街面商业发达,小巷方向人烟稀少。
街区纵深方向发展不足。
沿街巷口
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