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二、腺 垂 体 激 素 ----生长激素(GH) 2.生长激素的调节
二、腺 垂 体 激 素 ----催乳素(PRL)
1. 生理作用
199aa
(1)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引起并维持乳腺分泌
青春期:促进乳房发育主要是雌激素作用, PRL与其他激素起协调作用。 妊娠期:PRL使乳房发育,具备泌乳能力但并不泌乳。
第一节
激素的分类: ㈠ 胺类激素:AA的衍生物 E、NE、TH。


㈡ 多肽和Pro类激素:亲水激素 下丘脑、垂体、甲状旁腺、胰岛、胃肠道 ㈢ 脂类激素:以脂质为原料修饰合成
1、类固醇激素:前体-胆固醇 亲脂激素
2、固醇激素:胆钙化醇(VitD3)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特异作用 信使作用 高效作用
甲低:蛋白质合成减少,粘蛋白增多,粘液性水肿。 甲亢:促进蛋白质分解。 (身体消瘦,肌肉收缩无力)
⑵糖: 促进糖的吸收和糖原分解,
促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甲亢时:血糖↑ 尿糖,后降低


⑶脂肪: 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分解。
加强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的清除,降胆固醇 甲低:体脂比例升高 血液胆固醇水平增高,易至动脉粥样硬化。 甲亢:体脂量降低 血液胆固醇含量低于正常
第一节
激素的作用方式: 远距分泌


旁分泌
自分泌 神经分泌
一、激素的作用方式与分类

远距分泌
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 用的方式。

旁分泌 自分泌 神经分泌
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 于邻近细胞的方式。
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 返回作用于自身的方式。 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轴浆运输至末 梢释放后,入血发挥作用。
2、调节新陈代谢
(3)影响器官系统功能
T4、T3具有促进CN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亢:烦躁,焦虑,多疑,失眠。
甲低:嗜睡,淡漠无情。
T3、T4使心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
甲亢:心动过速-心肌肥大-心力衰竭
T3、T4对内分泌、生殖系统也有影响
第四节 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与维生素D3
四碘甲腺原氨酸(T4) 三碘甲腺原氨酸(T3)

在腺体或血液中T4的含量占绝大多数,但T3的活性比T4强约5倍。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碘:80~90%食物,100~200μ g/d
碘总量20~50mg,甲状腺含碘8~20mg 缺碘:单纯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 摄入过多:甲状腺炎、甲亢
甲状腺球蛋白(TG):前体物质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滤泡细胞合成 催化TH合成
激素与组织细胞是广泛接触 特异作用,关键取决于靶细 协同作用:生长素→[血糖↑]←糖皮质 胞的特异受体。 激素
激素只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调 拮抗作用:胰岛素→↓[血糖]↑←胰高 血糖素 节其固有的生理生化反应。∴将激 素称为“第一信使”。



相互作用
允许作用:某激素(本身不发挥此作用) 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一般 为另外激素发挥作用提供了 都在nm/L甚至 pm/L 数量级。当 必需的条件的现象称为允许 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 作用。 系列酶促放大作用。
(四)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动过速、心输出量↑作功↑甲亢:心衰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
T4、T3具有促进组织分化、 生长与发育成熟的作用, 尤其对脑和长骨。

在胚胎期~出生后的前4个月 内,影响最大。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将患 呆小病(克汀病)。

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运输与代谢
运输: T4 T3 + 血浆蛋白 结合型(几乎全部)
主要以游离型存在
代谢: 肝、肾、骨骼肌 (1)外周组织(大部分) 脱碘酶 T4 T3(rT3) 二碘、一碘及不含碘甲腺氨酸 小肠 (2)肝内降解(15%) 胆汁
粪便排出 四碘甲状腺醋酸
三碘甲状腺醋酸
(3)肝、肾内脱氨基和羧基(5%)
第十三章
内 分 泌
Endocrine
Ernest Henry Starling (1866-1927)

第一个提出 “hormone” 概念的科学 家
第一节


内分泌 (endocrine) –内分泌C将产生的激素直接分泌到 体液中,并以体液为媒介对靶C产生效应的一种分泌方 式。 内分泌腺—内分泌C集中的腺体。 激素 ( Hormone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细胞所 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 传递的化学媒介。
一、甲状旁腺激素 (Parathyroid Hormone, PTH) PTH的生物学作用(升血钙,降血磷) 1. 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血钙↑ 抑制肾小管重吸收磷→血磷↓ 2. 促进骨钙入血 3. PTH激活肾1α –羟化酶 25-OH–VD3 1,25-(OH)2-VD3(活性) 促进小肠对钙、磷吸收
垂体门脉 (小V) 前叶 腺垂体
后叶 N垂体
(二)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结构联系
视上核 室旁核 主要:血管升压素(VP, ADH) 主要:催产素(OXT) 结构联系
下丘脑-垂体束
轴 运 浆 输
N末梢(N垂体) 入血
释 放
适宜刺激
一、下 丘 脑 调 节 肽
下丘脑分泌的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物质
下丘脑分泌的调节肽有9种
第一节


允许作用--某种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
胞产生生理效应,然而它的存在是另一种激素发挥生 物效应的必要条件。
糖皮质激素存在下
儿茶酚胺类 心血管调节
第一节


激素分泌的调节regulation of hormone secretion
1.生物节律性分泌:褪黑素、性激素
2.体液调节: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调节
反馈:①长反馈;
②短反馈;
③超短反馈; 体液代谢物调节:GS 胰岛素
3.神经调节:迷走N(+) 胃粘膜GC
胃泌素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 以下丘脑为枢纽,把神经调节与 体液调节紧密联系起来。
四、 垂体

一、垂体的形态和位置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 以下丘脑为枢纽,把神经调节与 体液调节紧密联系起来。



甲亢时三大养素分解代谢加强,故产生饥饿、食欲 旺盛 、消瘦。
第三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
(二)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促进组织分化、生长与发育成熟,特别是对脑与骨的发育尤 其重要。 (幼儿T4、 T3不足 : 呆小症 cretinism)
(三)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维持发育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甲亢:多愁善感,喜怒失常,失眠多梦,肌震颤,突眼。 甲低:感觉迟钝、记忆力低下、行动迟缓、思睡。

促进生长 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但对脑的发育无影响。
幼年时期缺乏→侏儒症; 幼年时期过多→巨人症; 成年以后过多→肢端肥大症



2)促进代谢作用 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速蛋白质合成。 糖:抑制葡萄糖利用使血糖升高(升糖作用) 脂肪: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提供能量。
2.生长素分泌的调节
三、神 经 垂 体 激 素
(二) 缩宫素 (Oxytocin,OT) 主要生理作用: ⑴促进乳汁排放 ⑵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妊娠子宫)
四、松果体内分泌


褪黑素:脑白金 作用:镇静、催眠、调节性腺发育、提高免疫 力、条节生物节律、胃肠活动等 调节:光照调节
第三节 甲状腺内分泌

一、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
尿排出
第三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核受体
(一) 对代谢的影响 1. 能量代谢: 提高体内大多数组织耗O2量和产热量
甲亢:喜凉怕热、多汗,BMR增60~80%; 甲低:喜热怕凉、T低,BMR低30~50%;
第三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
2.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⑴蛋白质(和酶): 生理剂量加速生成(过多促分解);
下丘脑 视上核 室旁核 下 丘 脑 垂 体 束 神经垂体 下丘脑 VP、OXT 促垂体区
下丘脑-垂体束
下丘脑调节肽
垂 体 门 脉 腺垂体
一、下丘脑与腺垂体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一)垂体门脉
完成下丘脑-腺垂体之间激素的运送作用的小静脉 视上核 促垂体区 室旁核 功能: 完成下丘脑-腺垂体 之间激素的运送
三、神 经 垂 体 激 素
(一) 血管升压素 (Vasopressin,VP)即利抗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ADH) 主要生理作用: 1. 促进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抗利 尿作用(V2受体)。 2. 在失血、血浆渗透压升高时, VP 分泌增多, 收缩血管(V1), 对维持血压有一定作用。 垂体损伤 多尿
第四节 甲状旁腺的内分泌
二、降钙素 (Calcitonin, CT)
CT的生物学作用(降血钙,血磷) 1. 对骨的作用: 抑制破骨细胞活动 骨溶解↓ 骨钙、磷释放↓ 血钙、磷↓ 2. 对肾的作用: 抑制肾小管对钙、磷、Na+、Cl-重吸收,尿中排 出钙、磷↑ 血钙、磷↓
2、调节新陈代谢
(2)调节物质代谢
3)蛋白质代谢
生理剂量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大剂量但粘液蛋白↑(粘液性水肿)。
第三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

为什么要积极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 一代肿二代傻三代断根芽
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二)腺垂体激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