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制与调节。

同时它也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简介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system)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1]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它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

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称激素(hormone),大多数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的特定细胞,少部分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称此为旁分泌(paracrine)。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是: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泡状,不具排送分泌物的导管,毛细血管丰富。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按其化学性质分为含氮激素(包括氨基酸衍生物、胺类、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大类。

分泌含氨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胞质内含有与合成激素有关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以及有膜包被的分泌颗粒等。

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胞质内含有与合成类固醇激素有关的丰富的滑面内质网,但不形成分泌颗粒;线粒体较多,其嵴多呈管状;胞质内还有较多的脂滴,其中的胆固醇等为合成激素的原料。

每种激素作用于一定器官或器官内的某类细胞,称为激素的靶器官(targetorgan)或靶细胞(targetcell)。

靶细胞具有与相应激素相结合的受体,受体与相应激素结合后产生效应。

含氮激素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质膜上,而类固醇激素受体一般位于靶细胞的胞质内。

许多器官虽非内分泌腺体。

但含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或细胞,例如脑(内腓肽、胃泌素,释放因子等),肝(血管紧素原,25羟化成骨固醇等),肾脏(肾素,前列腺素,1,25羟成骨固醇等)等。

同一种激素可以在不同组织或器官合成,如生长抑素(下丘脑、胰岛、胃肠等),多肽性生长因子(神经系统、内皮细胞、血小板等)。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生理学方面关系密切,例如下丘脑中部即为神经内分泌组织,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催产素等,沿轴突贮存于垂体后叶。

鸦片多肽既作用于神经系统(属神经递质性质),又作用于垂体(属激素性质)。

二者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又互相影响和协调,例如保持血糖稳定的机制中,即有内分泌方面的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作用,也有神经系统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参与。

所以只有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正常时,才能使机体内环境维持最佳状态。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胰岛、胸腺和性腺等。

内分泌激素的调节
为了保持机体内主要激素间的平衡,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下,有一套复杂系统。

激素一般以相对恒定速度(如甲状腺素)或一定节律(如皮质醇,性激素)释放,生理或病理因素可影响激素的基础性分泌,也由传感器监测和调节激素水平。

反馈调节系统是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自我调节机制,图6-1-1显示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经过下丘脑,垂体到达外周腺体,由靶细胞发挥生理效应,其中任何一段均受正或负反馈调节的控制。

激素的传输
肽类激素在循环中主要呈游离形式,固醇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除醛固醇酮外)均与高亲和力的特异血浆蛋白结合,仅少量(约1-10%)呈有生物活笥的游离状态。

这种对结合与
游离比例控制可以辅助性地调节腺体功能,既可以调节生物活性,又可以调节半衰期。

激素与受体
激素需与特异的受体结合以启动其生理活性。

不同激素可有不同的过程;多肽激素和儿茶酚胺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通过对基因的影响发挥其生物效应;胰岛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共同进入细胞内形成胰体素-受体复合物,再与第二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为特异性的,并且是可逆性的,符合质量与作用定律。

甲状腺
甲状腺状腺位于气管上端的两侧,呈蝴蝶形。

分左右两叶,中间以峡部相连,峡部横跨第二、三气管软骨的前方,正常人在吞咽时甲状腺随喉上下移动。

甲状腺的前面仅有少数肌肉和筋膜覆盖,故稍肿大时可在体表摸到。

甲状腺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滤泡组成。

滤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它们是腺体的分泌细胞。

泡腔有胶状物,为腺体细胞分泌的贮存物。

滤泡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产热效应
甲状腺激素可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增加产热效应。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增高35%左右;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降低15%左右。

②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特别是使骨、骨骼肌、肝等蛋白质合成明显增加。

然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而使蛋白质,特别是骨骼肌的蛋白质大量分解,因而消瘦无力。

在糖代谢方面,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糖的吸收,肝糖原分解的作用。

同时它还能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总之,它加速了糖和脂肪代谢,特别是促进许多组织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分解氧化过程,从而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和产热量。

促进生长发育
主要是促进代谢过程,而使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特别对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所以,如儿童在生长时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发育不全,智力迟钝,身体矮小,临床上称为呆小症。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素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最为明显,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所以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常表现为容易激动、失眠、心动过速和多汗。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有四颗,位于甲状腺两侧的后缘内,左右各两个,总重量约100毫克。

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素起调节机体钙磷代谢的作用,它一方面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另一方面促进骨细胞放出磷和钙进入血液,这样提高血液中钙的含量,所以甲状旁腺的正常分泌使血液中的钙不致过低,血磷不致过高,因而使血液中钙与磷保持适宜的比例。

脑垂体
脑垂体是一个椭圆形的小体,重不足1克。

位于颅底垂体窝内,借垂体柄与丘脑下部相连,分腺体部和神经部。

它分泌多种激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