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第10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松果体 垂体 甲状腺 胸腺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 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 细胞组成。其主要功能 是调节代谢与生殖,促 进发育与生长,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态。

肾上腺 肾 髓质 皮质 胰
卵巢
睾丸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概 述 一、激素的概念 内分泌系统是通过内 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来发挥 作用的。 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 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 性物质,称为激素。
(1)糖代谢:
甲状腺 激素 促进糖的吸收 增强糖的分解 抑制糖原合成
血糖升高
(2)脂肪代谢:
甲状腺 激素 促进脂肪酸氧化 加速胆固醇降解
甲亢 蛋白质、糖和脂肪的分解代谢
患者常感饥饿,食欲 旺盛,且有明显消瘦
(3)蛋白质代谢: 生理情况下:促进蛋白质合成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蛋白质合成 肌肉收缩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 (二)类固醇(甾体)激素作用机 制——基因表达学说 第二步,复合物与核内受体结 合,成为激素-核受体复合物。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 (二)类固醇(甾体)激素作用 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激素-核受体复合物结合在染 色质非组蛋白的特异位点上,从 而激发DNA的转录过程,生成新的 信使RNA(mRNA),诱导蛋白质合成, 从而引发靶细胞的生理效应。这 类激素靠启动基因而发挥作用, 故称为基因表达学说。
甲状腺 肾上腺皮质
全身组织细胞
(三)高效性 血中 纳摩尔(n mol/L)10 –9 –12 皮摩尔( p mol/L ) 10 浓度
甲状腺激素(1mg) 机体产热量 (4200,000 J)
(四)相互作用
生长素 肾上腺素
(+) 协同作用
血糖
糖皮质激素 胰高血糖素
( –)
胰岛素
拮抗作用
3.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第三节 甲 状 腺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储存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为碘和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球蛋白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碘则由食物 中摄取。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第三节 甲 状 腺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储存 甲状腺首先通过主动转运方式将小肠吸收入血液的 碘摄入滤泡上皮细胞,摄入细胞的碘先经氧化作用转变 为活化碘。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一、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二)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在下丘脑基底部“促垂体区”能合成多种具有生物 活性的多肽,通过垂体门脉系统抵达腺垂体,作用于腺 垂体的内分泌活动,目前已明确的有9种。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二、腺垂体激素 (一)生长素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及物质代谢。 1.促进生长发育 生长素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促 进软骨和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 在幼年时期,生长素分泌不足将引起生长发育迟缓, 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临床上称为侏儒症;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与运输 进入血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 只有一小部分呈游离状态,两者在血中保持动态平衡。 游离型的激素虽然很少,但只有游离型的激素才能进入 组织细胞发挥作用。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与运输 T3主要以游离型存在,而且其生物活性较高,因此, 甲状腺释放的T3,数量虽少,但其作用是很重要的。 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碘( PBI)有90%—95%为甲状腺激 素的碘,测定血浆PBI的含量,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的功能 状态。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 上述两类激素的作用原理,并不是绝对的。甲状腺 激素虽属于含氮类,但其作用原理却与类固醇激素相似, 可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受体结合通过基因表达发挥作用。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能分泌激素,具有内分泌功能。 垂体包括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在形态和功能上,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可将它们看做一个 功能单位。
(一)生长素 2.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生长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并能促进体内脂肪分解, 使血中游离的脂肪酸增多,同时加强脂肪酸的氧化,产 生酮体增多,导致血中脂肪酸和酮体浓度增高。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一)生长素 2.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生长素对糖代谢的影响随剂量不同而异,生理水平 的生长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加强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 血糖,但大剂量的生长素则抑制糖的氧化利用,使血糖 升高,可出现尿糖,形成垂体性糖尿病。
激素本身不能引起某个生理效应, 但它的存在却是其它激素产生这一生理 效应的必需条件。
糖皮质 激素
儿茶酚胺
心肌 收缩 血管平滑肌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 (一)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 二信使学说 含氮激素作为第一信使与靶细 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激活了 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在 Mg2+的参与下,腺苷酸环化酶促使 胞浆内ATP(三磷酸腺苷)转变为 cAMP(环磷酸腺苷)。
第三节 甲 状 腺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储存 甲状腺摄取和浓缩碘的能力很强,临床上常采用测 定甲状腺摄取放射性碘131I的能力来检测甲状腺功能。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与运输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在促甲状腺素作用下,先是滤 泡腔内的甲状腺球蛋白进入滤泡上皮细胞内,与溶酶体 溶合形成吞噬体。然后在溶酶体蛋白水解酶作用下,T3、 T4由甲状腺球蛋白分子中分离出来,释放入血。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第三节 甲 状 腺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储存 活化碘将甲状腺球蛋白转化为单碘酪氨酸(MIT)和双 碘酪氨酸(DIT)。随后,1分子MIT与1分子DIT缩合成1分 子T3,或者两分子的DIT缩合成1分子的T4,它们仍在酪氨 酸的分子上,储存在滤泡腔中。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二)催乳素 催乳素能促进乳腺发育,并引起和维持泌乳。 女性青春期乳腺发育主要受雌激素的影响,但生长 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及甲状腺激素也起协同作用。 妊娠期间,催乳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促进乳腺组 织进一步发育,使乳腺具有分泌乳汁的能力,但并不泌 乳,因妊娠期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过高,与乳 腺竞争乳腺细胞受体,故催乳素不能发挥泌乳作用。
如:NE, Dopamine, secretin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 (一)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 二信使学说 cAMP作为第二信使,它能使细 胞内无活性的蛋白激酶(PKA)激活, 活化的蛋白激酶又激活磷酸化酶, 后者使蛋白质磷酸化,从而引发靶 细胞的生理效应。cAMP是大多数含 氮激素的第二信使,cGMP(环磷酸鸟 苷)、瞵酸肌醇、前列腺素、Ca2+等 也可作为第二信使。
如:NE, Dopamine, secretin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 (二)类固醇(甾体)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分子量较小,它到达靶细胞后, 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然后经过两个步骤影响基因 表达而发挥作用。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 (二)类固醇(甾体)激素作用 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第一步,激素进入细胞后, 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 受体复合物,使受体蛋白发生构 型变化,从而使激素-胞浆受体复 合物获得透过核膜的能力,故可 进入细胞核内。
粘液性水肿
粘液性水肿 (myxedema)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骨骼肌蛋白质分解 骨的蛋白质分解
肌肉收缩无力
血钙 骨质疏松
尿钙排出量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2.能量代谢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大多数组织细胞内的物质氧化, 提高机体耗氧量及产热量,使基础代谢率增高。故临床 上甲亢患者出现怕热多汗、食欲增强、体温偏高等表现; 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病人的产热量减少,表现为皮肤 苍白湿冷,体温偏低,基础代谢率降低等症状。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一)生长素 1.促进生长发育 生长期分泌过多则可导致生 长发育过度,引起身材异常高大, 称为巨人症; 成年期若分泌过多,因为长 骨骨骺已融合,长骨不能再生长, 刺激胺端骨和面骨等增生,以致 形成手大、脚大、指粗、鼻高、 下颌突出等体征,称为肢端肥大 症。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一、激素的概念 第一节概 述 一、激素的概念 被激素所作用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别称为该激 素的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一、激素的概念 第一节概 述 一、激素的概念 激素运送的方式包 括:血液循环途径(远 距离分泌);局部体液 途径(旁分泌或自分泌) 及神经纤维轴浆运送 (神经分泌)。
A P
激素的分类
{
含氮激素
{
肽类和蛋白质激素
胺类激素
类固醇(甾体)激素
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一)信使传递作用
H
( +) ( – )
A
内分泌细胞
B
靶细胞
(二)特异性
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
激素 + 受体 生理效应
细胞膜
胞浆
(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 (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 生长素 甲状腺激素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二)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人体的 生长发育,特别是对骨骼和中 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影响尤 为显著。因此,幼年时期甲状 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骨骼 生长迟缓,脑发育障碍,表现 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临床 上称为呆小症(也称克汀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