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课件

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课件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基本概念
1、诊断标准:
急性肾损伤AKI (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各种原 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几小时至几天)内迅 速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水、电解质 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
诊断标准
2012年KDIGO发表了新的《AKI临床实践指导》, 根据新标准满足以下标准中一条诊断成立:
临床表现
急性肾小管坏死
是肾性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包 括原发疾病的表现,急性肾衰竭引起的代谢紊乱 及并发症三个方面。
典型病程可分为三期:
1.起始期 2.维持期(少尿期) 3.恢复期
临床表现
1.起始期
指典型肾前性氮质血症至肾小管坏死之前这 一阶段。此期有严重肾缺血,但尚未发生严重肾 实质损伤,经及时治疗可避免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此期历时约数小时至1~2天,主要表现为原发病 的症状和体征。
疾病分类:
病因
1、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血容量减少、 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和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
2、肾后性急性肾衰竭的特征是急性尿路梗阻。
3、肾性急性肾衰竭有肾实质损伤。
发病机制
不同病因、病理类型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有不同 的发病机制。 当前主要有三种解释: 1)肾血流动力学异常 2)肾小管上皮细胞代谢障碍 3)肾小管上皮脱落,管腔中管型形成;肾小管管 型造成管腔堵塞、压力过高、降低了肾小球滤过。
【定义】【诊断依据】【危险因素】 【预期目标】【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维持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以减 轻肾脏的负担,下肢水肿病人抬高下肢,对意识 障碍者加床护栏,昏迷者按昏迷病人常规护理。 当尿量增加、病情好转时,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以病人不感觉劳累为度。
护理措施
临床表现
2.维持期
又称少尿期。典型者为7~14天。病人也可没有少尿,称非 少尿型急性肾衰竭。此期死亡率高。
(1)急性肾衰竭的全身并发症 ①消化系统症状②呼吸系统症状③循环系统症状④神经系统
症状⑤血液系统症状⑥感染⑦多脏器衰竭。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表现为水过多、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
尿与血渗透浓度之比低于1.1,尿钠增高,多在20~60mmol/L。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或X线检查可见双肾正常或增大。
4、其他
处理要点
一的治疗
1.高钾血症的处理 当血钾超过6.5mmol/L,应紧急处理如下: 1)10%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 2)5%NaHCO3100-200ml静滴。 3)50%葡萄糖液50ml加普通胰岛素10U缓慢静脉注射。 4)用钠型离子交换树脂15-30g。 5)透析疗法是治疗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方法。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可有贫血,血肌酐每日升高≥26.4μmol/L,血BUN每日升高 ≥3.6mmol/L,血清钾浓度>5.5mmol/L,pH值<7.35,可有低钠、低钙 及高磷血症。
2.尿液检查
尿液外观多混浊,尿蛋白多为+~++,可见管型尿、少许红细胞和白细 胞等。尿比重降低且固定,多在1.015以下,尿渗透浓度低于350mmol/L,
第2期(损伤期):SCr上升达基础值的2.0~2.9倍;尿量减少至< 0.5ml/(kg ·h),持续≥12小时。
第3期(衰竭期):SCr上升达基础值的3.0倍,或上升达≥4.0mg/dl( ≥353.6umol/L),或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或18岁以下患者估算肾小 球滤过率(eGFR)下降至<30ml/(min ·1.73m²);尿量减少至< 0.3ml/(kg ·h),持续≥24小时,或无尿≥12小时。
四、恢复期治疗
定期复查肾功能
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 与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导致水钠潴留,多饮水或补液
不当等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限制蛋白质摄入、消化功能紊 乱、水电解质紊乱及贫血等因素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功能异常及透析有关。 4.恐惧 5.潜在并发症:高血压脑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及心包炎
处理要点
2.透析疗法: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治疗 方式。尽早开始透析疗法,有脱水、控制心力衰竭,清
除毒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之功能,使患者 安全度过少尿期难关。恢复期注意加强营养、休息及避免 用肾毒性药物均甚重要。
3.其他 预防和治疗感染。
三、多尿期的治疗
治疗重点仍为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 症,防止各种并发症。多尿期严格监测水、电解质平衡, 以防死于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和高磷血症等,其中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
临床表现
3.恢复期
是肾小管细胞再生、修复的过程,肾小管完整 性逐渐恢复,肾小球滤过率逐渐恢复至正常或接 近正常。少尿型病人开始出现利尿,可有多尿表 现,每天尿量可达3000~5000ml,通常持续约 1~3周后逐渐恢复正常。部分病人肾小管浓缩功 能不全持续1年以上,若肾功能持久不恢复,提示 肾脏遗留有永久性损害。
肾衰竭病人的观察及处置
贵阳医学院第三附院 肾内科 黄佑芳
2014-9-17
基本概念
定义:
肾功能衰竭: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 分类:按其发作之 急 缓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肾功能衰竭系因多种疾病致使肾脏在短 时间内丧失排泄功能,简称急性肾衰。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 病发展至晚期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 证。
①在48小时内血清肌酐(SCr)上升≥0.3mg/dl( ≥26.4umol/L);
②在7天内SCr上升达基础值的≥1.5倍(即较基线升 高≥50%);
③尿量减少至<0.5ml/(kg ·h),持续6小时。
疾病分期:
第1期(危险期):SCr上升达基础值的1.5~1.9倍或上升≥0.3mg/dl( ≥26.4mmol/L);尿量减少至<0.5ml/(kg ·h),持续6~12小时。
2.饮食护理 1)糖及热量 2)蛋白质
3.维持水平衡 补液量的计算一般以500ml为基础补液量,加前一
日的出液量 。 少尿时,出入量应严格测量和记录,按照“量出为
相关主题